白朵
我的讀書生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
當時,鄉(xiāng)下的父母們沒有起跑線的概念,我們這些小孩子自我感覺是平等和愉快地在家門口上小學,再去鎮(zhèn)上上中學,去縣城上高中,直到進了大學才知道,原來我們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到今天依然能夠感受到剛上大學的自卑和無助:只能選擇最便宜的宿舍,為一份貧困資助金一遍一遍對著光亮的老師敘述自己的不幸,怎么打扮都覺得土氣的自己。
2018年春天,我的孩子出生了,做足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功課后,一直想著去了解我們這個縣的基礎(chǔ)教育。
秋季開學,我走訪和了解了同村的魏平根家和縣城的幼兒園。
在我們甘肅通渭馬營鎮(zhèn)李川村,孩子上學最難的要數(shù)魏平根家。他家也是村里最貧困的一戶。
魏平根今年44歲,三個孩子的爸爸。女兒霞霞今年5歲,兒子偉偉3歲,最小的兒子才6個月。按過去的思維,孩子還小,沒到上學年齡,還可以四處瘋玩,但現(xiàn)在,再貧困也不能不為孩子的未來做點什么。
在放開二胎的今天,農(nóng)村家庭有兒有女,一般不會生三個以上孩子。但魏平根家特殊,他妻子是個殘疾人。用村民的話說“殘疾人國家不給計劃”。第三個孩子出生后,魏平根著急了,苦口婆心終于說動醫(yī)生給妻子做了絕育手術(shù)。
三個幼小的孩子,殘疾的妻子,蒼老的母親,這份家庭重擔都落在沒讀過書的莊稼漢魏平根一人身上。而魏平根本人,因嬰兒時期父母忙碌疏于照顧,尿液不慎入眼將眼睛損傷,現(xiàn)在眼睛散光特別厲害,視物不清,殘疾證上定為四級殘疾。
我們村原來有小學的,但幾年前已經(jīng)撤并,魏平根選擇送兩個大一點的孩子去距家最近的中林村中林學校。這幾年,村小也都開了幼兒班,但中林學校離我們村有10公里,每天沒法接送,魏平根決定為了兩個孩子受教育而離家租房。留下妻子和母親在家里照顧莊稼和最小的嬰兒。
我們村總共有5個孩子是上幼兒園的年齡,一個在縣城,其他兩個隨父母,分別在銀川和上海上學,只有魏平根的兩個孩子上村級幼兒班。反正終歸都是要離家要租房,人總是想往高處走。但是魏平根不能不考慮到租金和學費的支出。
根據(jù)甘肅關(guān)于學前教育的政策:普通幼兒,每學期保教費不足500元的,按照保教費實際應收取金額直接免收,保教費超過500元的,直接免收500元;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幼兒,每學期保教費不足1000元,按照保教費實際應收取金額直接免收,保教費超過1000元的,直接免收1000元。中林學校的幼兒班老師說,所有學生的學費全免。魏平根家屬于貧困戶,自然也是全免的。所以,上中林學校是魏平根目前最正確也最經(jīng)濟的選擇。
那天去縣城辦事,我順道看了看魏平根新租的房子。
這是一戶人家的老莊(方言,為四圍用墻圈起來的庭院),房租一年200元。
縣城幼兒園的房租和學費都高,在縣城租最差的房子,一年也要2000元左右。租下這個房子,魏平根很滿意,他告訴我:“住這老莊,孩子能像在家里一樣大吵大鬧,我不擔心會吵到別人,還可以自己種點菜,又能省下一大筆費用?!?/p>
掃視這傳統(tǒng)的老房子,破洞的炕,破損的炕箱,滿是裂縫的瓷磚地,曾經(jīng)刷白又被爐火煤煙熏黃了的墻壁,老得快垮的沙發(fā)配個咯吱搖晃的茶幾,這就是兩個孩子將來認字的地方了。
我跟著魏平根和兩個孩子一起去學校。正是秋季新開學的前幾天,兩個孩子對學校很生疏,很不愿意去,魏平根一手牽一個,一直送他們進教室。
教室門口,迎面遇見幼兒班唯一的老師,她開口就責怪魏平根說,兩個孩子家教差。沒讀過書的魏平根不知道家教是個什么,只是連連謙卑地說:“孩子小不懂啥,老師想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我都聽你的。”
姐弟兩個一進去就擠擠挨挨坐一起,眼看著爸爸離開,兩個的眼淚像小溪水流,但膽怯讓他們不敢放聲哭,只是一動不動緊挨著哭。
兩個孩子自小在山野里跑著成長,家里雖窮,但世界明亮廣闊,花香鳥語,養(yǎng)得他們十分調(diào)皮活潑。來到陌生地,和一群陌生的小朋友坐在一起上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林學校的幼兒班,只有一個老師,19個孩子,從3歲到6歲不分班,不分年齡的孩子一起玩耍。老師會給孩子教唱歌跳舞。教室環(huán)境也干凈整潔,有一臺多媒體電腦,孩子們可以跟著屏幕上的孩子唱歌跳舞。
我看眼前的十幾個孩子,都胖胖的可愛,衣服干凈,笑容明亮,而魏平根的兩個孩子顯得不夠整潔和面容委屈,他們的求學生涯就是這樣開始的。
而魏平根哪里顧得那么多,沒讓孩子凍著餓著還能租房給他們上學,已經(jīng)使他有點得意。剛一離開學校,他就說:“種莊稼是耽誤不得的?!彼麨樽约耗芎⒆雍蜕媰刹徽`的周到安排感到滿意。
魏平根花4900元錢新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周末會載著兩個孩子趕10公里山路,回到深山里的老家,抓緊時間干田地里的農(nóng)活。眼見著這個農(nóng)民已經(jīng)為孩子付出了這么多,雖然他完全不懂得古人信奉的耕讀持家。
秋色漸深,偶爾在村里,見到魏平根開著車載妻子去醫(yī)院,載兩個小孩子回家,車一經(jīng)過,放出大聲且高亢明亮的秦腔或歌曲,有時候嘴里還叼根煙,看上去很快樂很勤勞。
大人自有大人的精神勝利法,但是,孩子們呢,孩子們的未來呢?
縣城里有5所公立幼兒園,但是鄉(xiāng)村的孩子不符合條件。政策已經(jīng)先將鄉(xiāng)村和城里的孩子分出了差距。
《通渭縣幼兒園2018年秋季小班招生簡章》里明確規(guī)定:堅持“劃片招生、相對就近”的原則,以戶籍和住房為準,低齡幼兒在通渭縣幼兒園片區(qū)內(nèi)有戶籍(不含集體戶、掛靠戶)和固定房產(chǎn),房產(chǎn)主是父母或祖父母,且與父母或祖父母為同一戶籍的,可報名入園。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適齡幼兒,如有空缺學位可報名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