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琳
摘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這句話的原意是指美并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它是一種伴隨審美客體的心境起伏不斷變化的意境,審美主體依附于審美客體,而客體的差異性造就了審美的差異性。因此對美的定義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客體受到歷史、民族、階級等因素影響,一方面會由于相似的文化認同產生審美的群體共性,另一方面會因為個體經歷的不同而產生差異性。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藝術特點的分析,找到美學理論與當代藝術的關系與共通點。
關鍵詞:審美主體;審美客體;當代藝術;審美社會性
中圖分類號:B8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4-0140-02
“美”是什么?這是一個長久以來人們在不斷探索討論的課題。對于“美的本質是什么”這一命題,美學界不止一次進行過熱烈爭辯,而爭論的焦點也一直圍繞著“審美與美的關系”。其中一種觀點認為,美是物的自然屬性,自然之物存在即具有審美價值,不應被劃分等級區(qū)別美丑。但一千年前的唐代詩人柳宗元就曾經說過:“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于空山矣?!边@表明美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它需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來發(fā)掘,審美者為客觀存在的自然物注入人文情懷,如同后世提到蘭亭會聯(lián)想到王曦之的風流雅韻,美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事物,它是審美者對審美對象綜合考量后的整體認知,因而才有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學認知。
一、如何理解“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對于美,我們一定都知道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觀念。朱光潛曾經說過,“美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美在意象”,而意象則是物的形象,它不是物的本體,只是美的本體。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在這里,美應該是由主觀與客觀共同構建而成的,兩者是缺一不可的。而從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美”不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實體,“美”依附于人的審美活動而存在。在這里,更強調的是人的主觀性。對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觀點,可以分解為如下的三個層次來進行解讀:
第一,“美”并不是天然存在的,“美”依附于審美者的欣賞,欣賞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第二,“美”對于不同的人存在差異性。一個相同的外在實體在不同的審美者面前會形成不同的意象、體現(xiàn)不同的寓意。
第三,“美”具有顯著的歷史性。一方面,同一歷史背景下,群體審美具有一定的共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歷史時代、民族和階級,又會造成審美的差異性。
二、審美的社會性
在繪畫史中,以印象派的誕生為分界線,在印象派之前,藝術家們接受雇主的訂單,完成雇主的要求,極盡華美的描繪人體的豐腴姿態(tài)和金光燦燦的宗教傳說,將顏料一層層涂抹在畫布上、墻壁上,以消減筆觸的紋理;印象派誕生之后,藝術家們將目光轉向并不宏大的生活細節(jié),轉向觀察光影的細微變化,用筆觸表達個人情緒。藝術家由一種對雇主負責的訂件生產狀態(tài)轉變?yōu)閷ψ约贺撠煹淖杂蓜?chuàng)作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傳統(tǒng)的千篇一律的構圖模式和表現(xiàn)題材被前衛(wèi)的藝術家所摒棄,如今我們看印象派時期的畫作,會為他們的靈動色彩和構圖所打動,但在當時,前衛(wèi)藝術家并不為社會所接受,沙龍畫展不會允許他們參展,認為這是野蠻人的創(chuàng)作,報紙刊物評論印象派的的風格是未完成的畫,是沒有章法的構圖造型。可見,美,不是事物的自身屬性,美具有社會性。同樣,在當下正在發(fā)生著的當代藝術中,美的社會性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許多人難以理解當代藝術中為何總是出現(xiàn)血腥、扭曲,甚至讓人覺得惡心的意象,不斷質疑美在當今藝術中的存在價值。人們不禁發(fā)問,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當代藝術,究竟是商業(yè)社會博眼球的噱頭,還是藝術家對自身境遇的深入探討。美與丑的界限到底是什么。超越時代審美規(guī)矩的并非當代藝術的專利。中世紀由于宗教思想的禁錮藝術作品出奇的一致,而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獯罄乃噺团d三杰的創(chuàng)作在當時一半是追捧而另一半是不被接受。且不說基督開始有了確切的形象令教眾無法接受,畫里的神和凡人開始裸露身體更無法讓人接受,在當時就是粗俗而惡心的,教皇甚至下令修改遮蓋或銷毀那些裸露的作品。拉斐爾的圣母居然是個村姑這更讓教宗震怒,然而今天我們在審視人體藝術并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時,卻不曾意識就在當年這些理所應當卻恰恰相反。
三、當代藝術中的美學理論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里,“藝術”這個概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功能都在于“教化”;而當代藝術,在后現(xiàn)代解構主義背景里。筆者認為其功能主要在于“反思”。
所以在浩瀚的藝術史里,有美好圖景,也有描摹死亡、受難、瘟疫等畫面的藝術作品,因為它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于教化民眾,宣揚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處世的規(guī)則。當代藝術的發(fā)生是在杜尚之后,是在尼采高喊“上帝已死”的時代。
當代藝術是藝術中心從歐洲的巴黎轉移到美國的紐約之后的時代。是一個資本主義的,信仰危機的,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背景。在這種背景下,藝術創(chuàng)作作為一種藝術家自我表達的方式,那么他們的創(chuàng)作主題也是時代背景、個人情緒、絕望等黑暗情緒的作品。那么這些作品用讓人感到惡心、不適的視覺方式來表達,應該是情理之中的。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概念藝術家Joseph·Kosuth曾經展出過這樣一件不合常理的怪異作品:作品由三把椅子構成,第一把是真實的木頭椅子;第二把是打印出來的木頭椅照片;第三把是詞典中對于“椅子”這一詞條的文字闡述。作者將三把椅子放置在同一空間內,以此引發(fā)人們對于藝術本體究竟為何的深入討論。《一把和三把椅子》問世后,被奉為經典之作,因為這是人們運用藝術品對藝術內在本質探討的開端,自此之后越來越多藝術家開始向藝術內部鉆研,尋找“何為藝術本體”的答案。哲學之后的藝術正是對柏拉圖“撇開物的本真仍是關于物”理念的另一種表達形式,藝術不再依附于實物,如同模仿和闡釋的椅子一般,藝術可以僅以觀念性而存在。
我們可以欣賞古典藝術,因為它帶給我們的是非常直觀的美麗。這種美麗不僅是完美的人體比例,或者幻想中的天堂圣經,還是栩栩如生的好像照片一樣的自然??傊嬲忈屃恕霸从谏?,高于生活”的美感。因為我們在現(xiàn)實中有類似觀感,所以我們可以快速“移情”,進而贊許這種直觀體驗。而現(xiàn)代藝術,非常重視思想的表達。筆者認為有三點原因:第一,古典藝術家都需要富豪贊助,所以他們不能表達自己思想;而現(xiàn)代藝術家,都“窮”骨氣,要有表達的自由,所以藝術多元化。第二,隨著照相技術的發(fā)展,藝術不再需要“重現(xiàn)”,而是更重視“重塑”。藝術家要發(fā)掘出現(xiàn)象背后的東西,才算是創(chuàng)作。第三,文化交流中多元化的碰撞與融合。古典藝術,可以非常容易分辨出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但是現(xiàn)在這個界限模糊了。因為人類的距離彼此拉近,藝術也在尋求融合。然而碰撞永遠是伴隨火花。在尋覓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遺失了一些又可能創(chuàng)造了一些,這種探索,必然帶著人們的不適。所以筆者認為現(xiàn)代藝術不是來求大眾欣賞的,而是在尋求理解和共識。歷史上偉大的作品,很少有描繪幸福的,就算有,看了也未必能感染到那種幸福;但描繪苦難的景象,會被真切的感受到。
貢布里希曾說過:“美感是需要引導和學習的。”審美是一個學習汲取的過程,但對藝術家來說,頂要緊的,不是知識,不是熟練,不是所謂的文化教養(yǎng),而是那種最新鮮的感受力,是一種可貴的無知。
其實,當我們翻開美史就看出來,藝術的推進恰恰是這些看似離經判道的作品在堅持著人的本性,不斷推進藝術的演化,巴洛克,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印象派,立體派,粗鄙簡漏這些形容詞都用慣了,今天反而覺得美的經典成了標桿。它們之所以成為經典值得在美史書一筆不是因為這才是美,而是他們擴展了藝術的邊界,讓人們在被忽視的、反感的事物中獲得全新的體驗,打開世界的另一扇門。因此,當我們置身時代之中時,并不能看清它的本真之美,只有隨著歷史的洪流向前走,當有一天我們回身觀望時,才會發(fā)現(xiàn)被遺失的美與真。
參考文獻:
[1]葉郎.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55-159.
[2]章貴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D].安徽舒城中學,2007.
[3]艾雷爾.觀念之殤:當代藝術的美學嬗變[EB/OL]http://blog.artintern.net,2014-05-16.
[4]了不起的蘇小姐.為什么當代藝術作品中常會出現(xiàn)惡心的,讓人不舒服的意象[EB/OL].http://www.zhihu.com,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