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一、活動背景
降落傘的游戲最近風靡全班,大家制作的降落傘也是花樣百出、形態(tài)各異。
剛開始擺玩降落傘,孩子們總是為自己的降落傘落地的一瞬間感到興奮。但漸漸地孩子們開始對降落傘在空中緩緩降落的姿態(tài)更感興趣了。為了讓自己的降落傘能夠在空中飄地更久,孩子們不停地探索著各種方法。很快孩子們就找到了讓降落傘飄得久的首選方法,就是站到高處降落,滑梯、高木箱、臺階、梯子、疊加的輪胎等也因此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起降點。通過游戲計劃書、游戲故事、挑戰(zhàn)書等的記錄和分享,孩子們發(fā)現(xiàn)好多人的小降落傘都比大降落傘先落地,我知道這只是一種情況,我期待著孩子們能在游戲中遇到問題,慢慢探索和發(fā)現(xiàn)改變降落傘下降速度的新方法。
孩子們又在滑梯上玩起了降落傘,一場“比比誰能飄更久”的游戲,引發(fā)了一場降落傘的探秘之旅。
二、活動內(nèi)容與過程實錄(主要介紹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和過程,包括幼兒與環(huán)境材料互動、探究和交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典型行為,以及教師的支持與回應等。)
第一次:為什么大降落傘比小降落傘先落地?
孩子們正在各自玩游戲。
“耶!耶!我贏了!
蒙蒙大喊的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見天天和蒙蒙正在滑梯上,對應的地面上有兩個降落傘。
我:蒙蒙,你們在玩什么游戲呀?
天天:我們在比誰的降落傘飄更久。
蒙蒙:但是他輸啦!因為我的比他的大,所以我的能飄更久。
在一旁的小雨聽見了,也拿出自己的降落傘。
我看了一下小雨的降落傘,我猜想我期待了許久的“問題”這次可能會出現(xiàn),于是我開始給他們的游戲做視頻記錄。
小雨:你看!我的降落傘很大的,比你的還大!我跟你比!
小雨和蒙蒙將降落傘扔了出去,兩人趴在欄桿上緊盯著兩個降落傘看!
結果小雨的大降落傘先落地了。
小雨提議再比試一次,這回兩人都使勁往高處扔,最終小雨的依舊先落地了。
幾番嘗試下,小雨都是以失敗告終。他拿著降落傘晃蕩了幾下,走開了,走幾步又將降落傘扔高了,接住。
在一旁觀察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學習的點,于是,我決定抓住契機,激發(fā)孩子們的探究欲望。
游戲結束后,我特意請?zhí)焯?、小雨和蒙蒙分享他們的游戲故事?/p>
天天:今天我們在比賽“誰的降落傘飄更久”。
蒙蒙:但是他輸啦,我的贏了。因為我的比他的大。
小雨:我的比你的大。
蒙蒙:那你還是輸了呀!
我請小雨和蒙蒙把降落傘拿出來給小朋友們看看。
我:小雨的降落傘比蒙蒙的大,為什么他的卻先落地呢?
晨晨:可能他的傘太大、太重了!
我:嗯,有可能。
妙怡:我知道!我知道!因為他掛著的東西太重啦!換一個輕點的就可以啦!
我:可以試一試。
寶兒:我看是小雨的降落傘腳太長啦!
我理解寶兒的意思,她指的是降落傘的繩子懸掛長度,但我想讓她在同伴面前能夠?qū)⑦@一觀點表達地更清晰一些,讓她的同伴交流能更好一些,同時也讓其他孩子更好地理解這一猜測。
我:寶兒,你說的腳是什么意思?
寶兒著急地跑上前來,指了指降落傘的繩子。
寶兒:就是這個繩子太長啦,它的腳太長了,很快就碰到地面了。
我:“有這個可能哦,可以試一試!”
第二次:懸掛物變輕了,為什么大降落傘還會先落地?
在妙怡的幫助下,小雨把自己的懸掛玩具換成了一個塑料玩具。
從中班開始,我們班孩子就有了寫“挑戰(zhàn)書”的經(jīng)驗,這一天小雨的游戲計劃,就是一份“挑戰(zhàn)書”。
小雨拿著改裝后的降落傘向蒙蒙發(fā)起了挑戰(zhàn)。
小雨喊1、2、3,然后使勁地將降落傘扔向空中。
這一回,蒙蒙的降落傘飄飄然地先落地了,緊跟著小雨的才落地。
小雨和妙怡興奮的跳起來。
蒙蒙喊道:哼!你扔太高了,不算數(shù)的,我們要從一個地方掉下去才算的。
妙怡:那好吧!我來給你們當裁判,我喊開始,你們就一起放。
妙怡跑到下面做裁判,蒙蒙指手畫腳地教小雨怎么跟他一樣高度。
妙怡:1,2,3,放!兩人的傘緩緩飄下,只見小雨的傘和蒙蒙的傘越來越遠了,小雨的傘再一次先落地了,緊跟著蒙蒙的傘也落地了。
妙怡對自己的改裝很有信心,可結果卻令她有些驚訝!
妙怡喊道:“小雨你下來,讓我來,你來當裁判?!?/p>
蒙蒙和妙怡的比賽結果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在一旁觀察的我其實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些變化。雖然這兩次小雨的降落傘都先落地,但第一次小雨的降落傘和蒙蒙的降落傘距離相差很大,這次卻變小了??梢姡∮甑慕德鋫阆陆档乃俣仍跍p慢,只是沒有那么明顯,他們似乎沒有發(fā)現(xiàn)。
為了給孩子們留出更多思考和觀察的空間,我沒有立即將我所觀察到的變化告訴他們。我想看看在游戲故事分享中,他們會不會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
游戲結束后,我讓他們?nèi)齻€把今天的比賽過程和結果分享給了大家,并提出了他們的困惑點。
我:為什么妙怡和小雨的降落傘懸掛物變輕了,卻還是先落地了呢?
這一提問好像把大家都難倒了。
只有小俊喊道:可能他的是怪獸降落傘,被奧特曼打敗了。
大家聽了哄堂大笑,過了一會兒安靜了下來,卻沒有人想出新點子。
于是我給孩子們播放出了兩張照片。
我:這是小雨的降落傘改裝前和改裝后的視頻截圖。你們看到了什么?
晨晨大喊:老師,我知道了,這次他們的傘很近,就在旁邊。上次他們的傘很遠。
浩澤:是的,他的傘也變慢了。
我:哦!那我們怎么才能讓小雨的降落傘變得更慢呢?
妙怡:奧!我可以掛更輕的東西!
我:沒準是個好辦法!
妙怡指著美工區(qū)的毛絨球,喊道:老師,這個球就很輕的。
大家四處張望,紛紛指點著教室里各種看著很輕的物體。見孩子們有些迫不及待想要驗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就讓小雨和妙怡很快地改裝好了降落傘,邀請大家一起觀看這一場比賽。
妙怡很有儀式感地站在滑梯下,指揮著兩個“選手”各就各位。
妙怡:1,2,3,放!
兩個降落傘飄飄然地降落下來,大家給各自支持的降落傘喊著“加油!加油!”只見,蒙蒙的降落傘先觸及地面,緊接著小雨的也很快落了地。
妙怡喊道:“小雨勝利!”
小雨興奮極了。
在蒙蒙的要求下,他們又嘗試了幾番,但還是蒙蒙的先落地。
第三次:我的繩子變短了,為什么還是先落地?
小雨和妙怡的比賽成功了,孩子們對降落傘比賽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寶兒和晨晨也玩起了“比比誰的飄更久”的游戲。但是,寶兒在和晨晨的降落傘比賽中輸了,她開始改裝自己的降落傘。
寶兒折騰了很久,嘗試把降落傘的繩子改短一些,可是沒有成功??磥磉@次改裝有點小難度。在七手八腳、各種別扭的捆綁下,降落傘總是一扔起來就散開了。
過了一會兒,浩澤過來了。
浩澤:我有辦法,你把這個繩子剪斷就可以啦!
繩子剪短了,卻很難把懸掛物再掛上去。這時候?qū)殐和蝗慌荛_,邀請來了她的好朋友小溪加入改裝隊伍。她請小溪給降落傘打結。
再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終于把繩子變短,并且固定了下來。
然而這場比賽寶兒還是輸了。
游戲故事分享時間到了。
我:寶兒,你今天的比賽如何?
寶兒:我們幾個把降落傘的繩子改短了,但是還是先落地了。
我:這是為什么呢?
小雨:可能她掛著的東西也太重了吧!
我讓小雨上來掂掂看。
他掂量了幾下?lián)u搖頭說:好像差不多重。
妙妙:可能她扔得太矮了!
晨晨:不是的,我們是拿著不動一起放手的。
于是,我請晨晨把他的降落傘也拿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我:這兩個降落傘有什么不一樣嗎?
小溪:寶兒的是布做的,晨晨的是塑料袋做的。
笑笑興奮地喊:塑料袋很輕的,會飄起來的。
玥玥:是的,應該是布的重降得快,塑料的傘輕,能飄很久!
雖然我知道,除了傘體的輕重因素外,透風性也是其中很大的原因,但是孩子們似乎對透風性的認識還沒有相關的經(jīng)驗。我沒有再繼續(xù)深入地推進,相信他們在未來的某一天,在遇到某個問題時會恍悟這一緣由。但我覺得,讓孩子們嘗試探究一下不同材質(zhì)的降落速度倒是一個值得學習的點。于是我追問是否還有其他材質(zhì)的傘,孩子們想出了紙傘、樹葉傘、木頭傘等等。期待我的問題能推進孩子們的新游戲。
在這幾場比賽里,其實還有很多影響因素存在,比如繩子數(shù)量、降落傘的形狀、降落傘體本身的重量等等,但由于懸掛物重量改變的幅度比較大,所以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實驗結果,所以對其他影響因素大家沒有再深入思考,雖然在討論過程中有孩子發(fā)現(xiàn)了其中一些因素,但是他們沒有去嘗試。也許他們在接下來持續(xù)的游戲中,會慢慢發(fā)現(xiàn)這許多的影響因素。我不能直接把這些告訴他們,我期待他們能遇到各種新的認知沖突,持續(xù)探索下去。
第四次:還有什么辦法讓降落傘飄更久?
比賽風波過后,更多的孩子擺玩起了降落傘,于此同時,更多花樣的降落傘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游戲中。讓降落傘飄地更久依舊是大家的“追求”。游戲故事記錄這一幕幕。
希希:這都是我設計的降落傘,有布傘、三角形傘、愛心傘、格子傘、塑料傘……
等等:我的降落傘是變速降落傘,扣子多幾個就很快掉下去了,扣子少一點就會很慢掉下去。
優(yōu)優(yōu):你看我的降落傘,我拉著跑就會飛很久很久,永遠都掉不下來!不過有一次我扔得很高得時候,我的玩具掉到傘里面進去了,傘就直接掉了下來。
小卡:今天風很大很大,像龍卷風一樣,我和睿睿站在木箱上丟出去,他的木箱比我矮,但是我們的都飛地很遠很遠呢!我們追了好久才追回來。
澤寶則有了許多的奇思妙想。
澤寶:我從直升機上把降落傘放下了,沒準就掛到樹上下不來了。要另一架飛機來解救。你看,我還可以在降落傘下面放一個蒸鍋,里面的蒸汽會把降落傘越弄越高,要是降落傘里面沒氣了,就會癟掉,掉下里,又要直升飛機去救啦!
看來,孩子們對降落傘的熱情還沒有減退,探究還在繼續(xù)……
期待你們和“問號”的不期而遇。
三、活動的特點及價值所在
孩子們的降落傘游戲,引發(fā)了我對孩子們深入探究和學習的一些思考:
(一)孩子們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更值得解決”
在一旁觀察的我,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和經(jīng)驗,其實早就知道寶兒的傘改裝后并不會比晨晨的傘飄更久,但我沒有直接告訴她。當寶兒嘗試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猜測是錯誤的時,她探究其中秘密的欲望就更加強烈了。
當孩子在游戲中常會遇到新的“認知沖突”,這時他們會有強烈的解決困惑的欲望,這樣的問題更具時效性,也更有解決的必要和價值。
(二)游戲的視頻、照片、圖畫記錄與分享,能促進孩子們的深入探究和學習
在妙怡改裝降落傘后,孩子們沒有發(fā)現(xiàn)第一次比賽和第二次比賽其中存在的微妙變化。這時候,我存留的照片就是非常好的教育資源,通過讓孩子們觀察前后的對比照片,孩子們果真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變化,從而推進了他們的這一場游戲。
另外,游戲故事的記錄能讓孩子們分享自己問題和經(jīng)驗的同時,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探究游戲中,從而促進更多的合作和發(fā)展。
(三)老師的“留白式”支持,給了孩子的探究能力提升的空間
語言上的“留白”:留白式提問、不否認式回應、不完全肯定式回應。
在提問時,我盡量把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孩子們,我常會用“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還有什么辦法?”。以往對孩子們的猜測我會直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判斷,發(fā)出“正確”或“錯誤”的答復信號。但如今,我更多的是用“有這種可能”“可以試一試”“這也是個辦法”等較為中性的語言進行回應,從而留出更多思考空間。
行為上的“留白”:不直接主動幫孩子處理、不直接把方法教給孩子。
當我發(fā)現(xiàn)寶兒半天改裝不好時,我沒有立即加入,而是持續(xù)關注。結果,寶兒果真叫來了自己的后援團,解決了問題??梢妴栴}的發(fā)生也能給孩子們增加更多的交往機會。
以往,遇到這一的游戲情景,我可能會直接提醒孩子,要保持其他變量不動,只改變一個變量,才能夠讓實驗結果更精準,但是在意識到探究性主題的意義后,我開始學會給孩子們的游戲活動留白。
留白,就是把主動探究的機會留給孩子。
(四)“結果”誠可貴,“過程”價更高
在孩子們玩降落傘游戲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知識預估到結果,也知道其中的緣由,但是我并沒有立即告訴孩子。
直接告訴孩子們一個新的知識點只需要幾分鐘,但這樣孩子們僅僅時獲得了一個新知識,其中的原因卻不得而知。在探究性活動中,孩子們不僅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緣由,還會慢慢習得發(fā)現(xiàn)問題、猜測問題、細致觀察、合作協(xié)商、操作探究、總結反思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探究出來的“結果”是可貴的,但探究的“過程”才是最精彩、收獲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