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稻盛和夫
小王子:能記住知識,這是人的優(yōu)秀能力的一個方面,卻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將吸收的大量知識靈活運用,加以創(chuàng)造。因為歸根結(jié)底,社會實際需要的是基于知識及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
我在讀小學時,有兩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一件是上社會課時,一位老師提問:“鹿兒島收獲的大米為什么要運到九州去?你們認為這是為什么?”
老師的話我一般都當耳邊風,聽不進去。但這次,我忽然將注意力轉(zhuǎn)向老師,聽清了老師的提問。我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就舉了手。我平時很少主動回答問題,老師有點吃驚。我站起來回答說:“那是因為鹿兒島的大米過剩了。”
“是傻瓜??!你!”老師訓斥道。我不過說了我認為理所當然的原因,老師為什么要發(fā)火呢?老師接著就對鹿兒島出產(chǎn)的大米運到其他縣去的理由做了許多說明,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本地大米過剩才賣到別的縣去。我本來就不喜歡學習,這件事更讓我感到學習沒勁。
還有一件忘不了的事情。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布置暑期作業(yè):“大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手工作業(yè)?!卑嗬锏耐瑢W有的采集昆蟲標本,有的做其他手工品。我因為在學校極不用功,所以壓根兒沒考慮運用課堂上教的知識來做些什么。平時常和小朋友們到后面的山上、河里玩耍,那時常想,如果能有測量樹木、山崖高度的簡單方法該多好??!因此我就想做一個測量物體高度的儀器。
“這是一種可以測量任何物體高度的重大發(fā)明?!蔽野阉玫綄W校,在教室里把它同大家的作品陳列在一起。乍一看,這只是一個內(nèi)部打穿的竹筒糊在三腳架上,毫不起眼。老師一看就問:“這是個什么東西?。俊蔽掖鸬溃骸斑@是什么高度都能測量的儀器?!崩蠋熅蛦枺骸霸撛趺礈y量?”“將它放在離被測物體一定距離的地方,從筒中觀測就行?!本驮谖覟樽灾频臏y量器做說明時,用米制的糨糊粘在三腳架上的竹筒掉落在地,同學們一陣爆笑。這時老師像追打落水狗似的訓斥道:“你是傻瓜啊,這樣的東西能測高度嗎?”我自以為的得意之作,就這樣不容分說地讓老師一言否定。我頗感委屈。
然而,老師當時應該有更好的說教。如果老師說:“要制作測量高度的儀器,要用中學教的函數(shù)進行計算。不過,你現(xiàn)在就能考慮到這一步,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比绻蠋煯敃r能這樣鼓勵我,我想我一定會在他的指導下努力學習。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對小孩難得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潑冷水,簡單粗暴地予以否定,不僅無法培育孩子的才能,而且會扼殺孩子剛剛冒頭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嫩芽。
我想對大家說的是,希望大家珍視創(chuàng)造性。同學們在學校學習的內(nèi)容大部分是知識,這本身沒有錯。但學校用考試成績評價學生,這就往往帶來一種傾向——僅用“學過的知識記住了多少”來做判斷。那么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人,他們的人生就能保證一帆風順嗎?我認為,比學習成績優(yōu)劣更重要的是,在此后的人生中,你能否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有效運用,也就是有無創(chuàng)造性這一點更為重要。
回顧我自己,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時代,這期間所受的教育,學生競爭的內(nèi)容就是看自己所學的知識記住了多少,由此來評價學習的成績和學生的能力。然而,在現(xiàn)今這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僅僅重復前人或參照前例,將無法在競爭中取勝。我認為,不能再以學過的知識記住了多少來評價優(yōu)劣,而必須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如何更好地運用知識這個方面。
若子摘自《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