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林風(fēng)
聽,清脆的駝鈴聲回蕩在天際,一隊人馬浩浩向西,穿越長河落日冰山雪,叩醒了大漠萬丈狐煙村。絲綢路,千萬里,書寫了連接?xùn)|西的傳奇。今天,咱們就去看看絲綢之路上的蔗糖和織錦吧。
中國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歷史十分悠久,其發(fā)展歷程同陸上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甘蔗原產(chǎn)熱帶,公元前傳播、種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區(qū)。先秦時期中國南方就已開始種植及食用甘蔗,常見的食用方法為生啖(dan)或榨取蔗漿直接飲用。
后來,人們也嘗試對蔗漿粗加工,即以曝曬、煎、煮,去掉蔗漿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濃度較高的“蔗餳(tang)”。“蔗餳”乃是一種稠厚的糖漿,若是進一步冷凝,可以固結(jié)為赤褐色的糖塊,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
不過,這種粗制糖塊水分含量大,極易溶解,不易運輸。而在不產(chǎn)甘蔗的北方,人們要想品嘗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絲綢之路遠道而來的外國使團和西域胡商。他們帶來的“西極石蜜”產(chǎn)于西域,因經(jīng)過高超的脫水處理而呈干燥的餅塊狀,不但易攜帶,易儲存,而且滋味品質(zhì)都優(yōu)于南方粗制的“蔗餳”。
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從印度請來10位制糖專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eng)法”制出了顏色較淺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華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術(shù)也在新的環(huán)境、新的理念下獲得富有想象力的改進與完善,為中國在世界蔗糖文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礎(chǔ)。
北宋時期,四川一帶的匠人憑借“窨(xun)制法”,造出了一種異常細膩、凈白、美味的結(jié)晶糖霜。蘇軾有詩云“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黃庭堅也以“我舌猶能及鼻尖”的俏皮詩句,極言糖霜的美味。到了南宋紹興年問,隨著甘蔗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制作技術(shù)的推廣,糖霜在滿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時尚有富余。于是,產(chǎn)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過海,向南銷往占城、真臘、三佛齊、單馬令等南洋國
家,甚至到達波斯、羅馬等地?!爸袊恰庇纱碎_始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
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達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來到中國,將他們較為先進的“樹灰煉糖法”傳授給了福州糖工,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白糖的質(zhì)量?!恶R可·波羅游記》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煉制“非常白的糖”。這種大規(guī)模、高效率的白糖生產(chǎn),對于提升中國糖的國際競爭力,激發(fā)進一步技術(shù)革新,是很有幫助的。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人在以往制糖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精益求精,發(fā)明出“黃泥水淋脫色法”,生產(chǎn)出潔白如雪、顆粒晶瑩的精制蔗糖,其中最為雪白細膩的被稱為“西洋糖”。此時中國人已憑借手工脫色技術(shù),在世界蔗糖生產(chǎn)領(lǐng)域占據(jù)了領(lǐng)先地位,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角色是輸出而非輸入?!拔餮筇恰背隹诘哪康牡匾草^以往更多,航線距離更長,不僅包含占城、暹(xian)羅等“老主顧”,還覆蓋了日本、波斯灣及歐洲多個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制造的白糖與脫色技術(shù)在明代傳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語、孟加拉語等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糖均被稱為“繼(ci)尼(ni)”,意為“中國的”。“繼尼”與唐代的“西極石蜜”“煞割令”遙相呼應(yīng),分別在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上,見證了千百年來中外各國因蔗糖結(jié)下的緣分,以及彼此問互通有無、愿結(jié)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見證了中國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中國古人于蔗糖制造歷程中展現(xiàn)出的開闊胸懷與精進精神,在古老絲路重?zé)ㄐ律慕裉欤钥沙蔀闋T照文化傳承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