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她用真誠打動學生的心靈,用睿智啟迪學生的靈感,用奉獻成就學生的夢想,4年前,她來到丹江口庫區(qū)一所偏遠的鄉(xiāng)村學校,堅守大山播撒希望。
她就是丹江口市龍山鎮(zhèn)彭家溝小學教師蔡明鏡。2018年,這名90后女孩憑借自己的堅持與努力,榮獲2018“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
第一次走進彭家溝小學時,蔡明鏡感覺自己“仿佛走進了深山老林”。初到學校時,從小在城市生活的她,因為環(huán)境的陡然變化讓她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在心理防線幾近崩潰時,她發(fā)現(xiàn)抽屜里的一張紙條:試著接納這里,如果還不行,我們再商量。
蔡明鏡開始思考:那么多同我一樣的教師都能留在鄉(xiāng)村,并且很快嶄露頭角,我為何不能?她決定,要干就要干出個名堂來。
為留守兒童鋪就成長之路
彭家溝小學僅有46名學生,6名教師,一個門衛(wèi)和一個廚師。蔡明鏡的班上只有5個孩子,她擔任班主任。
這些孩子要么是留守兒童,要么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膽怯、封閉,在課堂上悶悶不樂。性格活潑的她,面對死氣沉沉的孩子們很是郁悶。但蔡明鏡想,埋怨不如改變。
于是,她將課堂游戲化。課文成了情景劇的劇本,識字成了摘蘋果大賽,回答問題變成了正字闖關(guān),課后作業(yè)變成了繪畫或朗誦(詩配畫)……蔡明鏡把課堂變成了舞臺、樂園。有時,她們班表演課本劇,教室被“觀眾”圍滿。
工作之余,她變成了“孩子王”,經(jīng)常陪孩子們做各種游戲?!斑@里的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父母外出打工,缺少家人的關(guān)懷,容易給他們的心理造成陰影?!庇辛恕昂⒆油酢保⒆觽円哺裢忾_心。而蔡明鏡覺得,在陪孩子們玩耍的過程中,自己也同樣收獲著快樂。
和孩子們處久了,心自然也近了,與他們亦師亦友,相互陪伴。他們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看書,一起晨跑……她很享受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時光。
為了“不落一人”,蔡明鏡為所有留守兒童建立了詳細的檔案,并實時跟進,組織每個老師認領(lǐng)學生,老師們走進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對留守孩子關(guān)注和呵護更精準,加上蔡明鏡經(jīng)常帶孩子們散步談心、組織一些留守兒童活動,現(xiàn)在孩子們樂觀開朗多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來,蔡明鏡帶的課竟然比鎮(zhèn)中心??嫉眠€好。
蔡明鏡說,四年來,她總共教了58個孩子。在教學過程中,她和孩子們共同成長,更明白鄉(xiāng)村教師堅守的意義。
用閱讀點亮知識的燈
通過網(wǎng)絡(luò),蔡明鏡發(fā)現(xiàn)閱讀對學生的學習至關(guān)重要。但是學校沒有像樣的圖書室,更沒有多少適合的書?!俺跎俨慌禄ⅰ钡乃龥Q定把學生閱讀實實在在地開展起來:十一長假,生來膽小的她孤身一人待在學校整理圖書室;學生沒書讀,她自己買了一部分,四處找內(nèi)容拍下來做成PPT、組織學生手抄小冊子等;堅持每天課外時間與孩子們共讀半小時。他們一起為故事續(xù)寫,做讀書打卡,給故事配畫等。她還利用家訪、QQ家長群動員家長陪讀,慢慢地孩子對讀書產(chǎn)生了興趣。
好景不長,由于人事調(diào)動,學校的教師又減少了,工作量增加,蔡明鏡沒有那么多時間陪孩子讀書?!叭绻⒆幽茏灾髯x書就好了”。于是,她嘗試用學樂幣積分兌獎的辦法來激勵學生讀書。比如:讀一本書獎5分、10分獎一本作業(yè)本……
孩子能自覺閱讀了,書卻不夠了。自掏腰包買書的力量太微弱。蔡明鏡把學校的困難制成圖文并茂的美篇,發(fā)到網(wǎng)上。她又找到了擔當者行動中國民間公益助學組織,為學校建圖書角。隨著活動深入,蔡明鏡感覺自己力不從心,她自費報名親近母語的閱讀教學線上培訓,為自己充電。
運用所學,她在學校開設(shè)了網(wǎng)絡(luò)閱讀課:親近母語、閱讀巴學園,彩虹花和閱匯的整本閱讀。
看著學生們對學樂幣積分兌獎的熱情高漲,蔡明鏡因勢利導又把學樂幣推廣到學生日常管理中。如尋找 “彎彎腰小明星(主動撿白色垃圾)”“助人為樂好少年”“小小書法家”“兩操小老師”“守紀乖寶寶”等校園小明星,定期進行學樂幣兌換評獎。
蔡明鏡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農(nóng)村孩子不一樣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用自己的所學,努力改變大家對農(nóng)村學校、老師的看法。”
用舞臺揚起自信的風帆
“彭家溝的學生上不了臺面”,這在鎮(zhèn)中心校是個公開的秘密。作為學校老師,蔡明鏡對這個“標簽”很不舒服。她打算舉辦文藝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能力。可她剛把想法說出來,就有老師說: “你省省力氣吧,一個村小,把成績搞好就行了?!彪m然老師們不支持,但蔡明鏡仍堅持實行下去。每天起早貪黑做策劃、找劇本、編舞蹈,自己不會就上網(wǎng)邊學邊教。就這樣,她一連四周都沒走出學校大門。
2016年12月29日,學校第一場元旦晚會如期舉行。那天蔡明鏡為全校46名小演員化舞臺妝,孩子們表演了8個節(jié)目,很多家長也陪著孩子們共度節(jié)日,這些讓她滿足感爆棚。后來,學校陸續(xù)又舉辦了六一匯演,春、秋季趣味運動會,書法大賽,元旦匯演等活動。活動開展得一次比一次成功,學生課余生活越來越豐富。之后,學校老師還成立了朗誦社團、舞蹈社團、情景劇社團和大合唱社團。
她還在網(wǎng)上找公益組織,與他們?nèi)〉寐?lián)系。“一校一夢想”公益為學校建設(shè)澡堂、捐贈校服,“擔當者行動”為學校建設(shè)圖書角,“幕天”為學校捐贈圖書,“中國娃”為學校建起了愛心微機室,“麥田公益”為學校捐贈彩虹口袋、圖書,上海愛心人士資助貧困學生文具、校服、床單被罩,等等。她工作以來為學校帶來了將近10萬元的物資。
在她的帶動下,全校師生開始建設(shè)校園文化。校園的墻壁會說話了,教室外的走廊有了學生的精彩瞬間,校園變得有生機了。
“學生的進步、公益的支持、同事的協(xié)作,讓我收獲了幸福。我會繼續(xù)在這片成就我的地方,奉獻我的青春!”
學校老師少,學科不配套。作為教導主任的她很著急。一次上網(wǎng),她無意看到了甘肅李家堡小學的報道,他們實行“互+”計劃,每周要上“彩虹花晨讀”,“夏加兒美術(shù)”,“韻律舞蹈”等7門課程10節(jié)課。這樣,學生能夠隨時“走”進全國的課堂,共享優(yōu)質(zhì)的課程。
在蔡明鏡的推動下,老師們都加入了“互+”青椒計劃(鄉(xiāng)村青年教師成長公益課程),進行網(wǎng)上培訓學習。老師們比著學習,勁頭十足。網(wǎng)課的開設(shè),孩子們變得活潑自信了。學校通過“互+”課程打破圍墻,走向外面的世界。
網(wǎng)絡(luò)打開了蔡明鏡的視野,讓她也愛上了公益。由于她的推動,學校被“互+”計劃評為“2017互+種子學校”。
“中國的未來在教育,教育的未來在農(nóng)村。山村教師,看似平凡,但必須得有人來做,不然孩子的明天會在哪里呢?”在中國的大地上,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蔡明鏡一樣堅守大山給孩子們播撒希望的老師,孩子的明天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