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桂茂 編輯/蘇二
王桂茂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入選海派中醫(yī)流派傳承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丁氏推拿);上海市中醫(yī)藥學會推拿分會委員、亞健康分會委員、針刀醫(yī)學分會委員。擅長頸椎、腰椎等脊柱相關疾病以及慢性筋骨病的推拿治療。
門診中,經(jīng)常有患者會問:“我的病什么時候能好?”期盼疾病早日康復,當然是醫(yī)患共同的目標,但作為醫(yī)生,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卻不能一概而論。即便是相同的疾病,癥狀相似的病情,不同患者康復時間也不盡相同。癥狀“平平”,不一定很快痊愈;癥狀看似“嚴重”,有時卻不一定需要很長時間痊愈。接下來,我們以臨床中常見的頸肩痛為例,來談談影響其康復時長的幾個問題。
有時,患者就診交流還沒兩句話,就問幾天能好。問其病程,答“四五年”。兩者對比之下,這樣的提問就顯得有些幼稚了?;疾∷奈迥?,如何能在幾天時間內(nèi),通過推拿治好呢?雖然有的患者自訴頸痛一周,但再仔細追問,慢性頸肩痛間斷發(fā)作已有2年,所謂一周,只是本次癥狀明顯加重的時間。有句古話叫“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還是有些道理的。
病理變化的嚴重程度是影響保守治療康復時長的重要因素。而且頸椎間盤突出嚴重、脊髓壓迫明顯者需要手術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癥狀看似不太嚴重的慢性頸肩痛患者,頸椎間盤突出的程度不一定輕,且這部分患者往往對疾病不夠重視。如果未經(jīng)正規(guī)診治,頸椎間盤突出總體上是慢慢加重的,但到能夠明顯感覺病情加重,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如頸椎突然劇烈屈伸轉動、一次長時間的半臥位看電視等,突然加重。再行影像學檢查,突出物已經(jīng)非常明顯。
患者或者因為輕視病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接受了太長時間的保健按摩;或者因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而延誤了疾病的診治。
保健按摩可以做,但是按摩并非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身體不適首要的選擇是先到醫(yī)院就診檢查、明確診斷,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嚴重情況,特別是可以避免一些不適宜進行扳法等操作的情況發(fā)生。“隨便捏捏”的心態(tài)要不得。
疾病的康復受到內(nèi)、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及時正規(guī)的診療是外在因素,只是為康復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而患者自身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勢習慣往往是造成慢性頸肩痛的成因,是內(nèi)在因素。
因此,這個致病因素如果長期存在,頸肩痛就很難痊愈。以臨床上常見的頸椎曲度變直為例,即使經(jīng)過手法治療后曲度得到明顯改善,但是由于屈頸位工作的習慣仍然存在,頸曲還是會再次變直。
自我鍛煉是改善生活習慣的良好方式,特別是對于需要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每天抽出3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鍛煉就很有必要。我們既然不能放棄使用電腦、手機,不能完全改變久坐等環(huán)境氛圍,那么只能通過加強鍛煉,盡量減少生活習慣對身體的影響。
這里講的是科學的鍛煉方式,有些患者雖然每天也在鍛煉,但是由于鍛煉的方式不正確,簡單粗暴,反而不利于疾病康復。有的肩痛本身是由肩峰撞擊引起的,急性期應以制動休息為主,如果仍然進行大幅度的肩部旋轉、上舉等,則會加重病情。
由于具體的康復時長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因此除了一些病情簡單的情況外,往往比較難以確定所需要的時間。就頸肩痛來說,與其在首次就診時問經(jīng)幾次治療后可以痊愈,不如先設定一個短期目標。比如先進行2—3次的治療,看身體反應情況如何,疾病康復進度如何,再決定后續(xù)治療方案。從臨床經(jīng)驗看,適合手法治療的病癥,一般在2—4次治療以后就可以看出效果多少。以此判斷預后,調整后續(xù)治療方案。這也符合康復醫(yī)學中“評估-治療-再評估”的模式。反之,非手法治療的適應病癥,再多的治療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