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齡前兒童家庭教育對兒童情感熏陶和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家庭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式及評價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家庭音樂教育效果。本文闡述了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探討了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庭音樂教育;問題;對策;學齡前兒童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9)06-0076-03
近年來,隨著人們教育意識的逐漸完善,家庭教育受到了各界高度重視,成為學齡前兒童教育的主力軍,對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有深遠影響。音樂是傳遞情感、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人們想象力發(fā)展,帶給人以美好的聽覺享受與精神享受??茖W的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意義,對兒童發(fā)展起著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值得學齡前兒童家庭關注和大力推廣。由此可見,探討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十分必要。
一、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兒童身體的健康成長
學齡前兒童年齡小,處于生理發(fā)育的關鍵階段,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生活方式、飲食營養(yǎng)搭配能夠保障兒童健康茁壯成長。家庭音樂教育也不例外,根據科學家證實,兒童的左右腦分別對應著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家長通過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兒童右半球大腦活躍發(fā)展,用符合兒童學習的節(jié)奏與音樂律動,滲透音樂的美,長期讓兒童接受音樂教育有助于兒童左右腦協調發(fā)展,使兒童的生理方面良好發(fā)育。此外,兒童在家庭音樂教育活動中,能夠提升心肺活量,帶動血液循環(huán),促使兒童身體四肢保持在勻稱發(fā)育狀態(tài),成為兒童喜歡的一種健康活動形式,為兒童的身體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1]。
(二)有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
一直以來,音樂都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憑借其獨特魅力深受各個年齡段的人們追捧。音樂的作用可以直接影響到學齡前兒童的心理,促進兒童更仔細、全面地觀察這個世界,激發(fā)兒童對美與道德的情感共鳴,滲透美育教育,逐漸地完善兒童對美的認識,調動兒童對美的追求,促進兒童完美、健全人格的形成。家庭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齡前兒童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記憶力、聽覺能力、反應能力等,可以增強兒童情感體驗,提高兒童學習自信心,在美妙音樂熏陶下,打開想象的大門,獲取更多模仿和復制的樣本,給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鮮活范本。同時,由于學齡前兒童具有情感沖動且易變的特征,經常因為一些事物刺激變化情緒,無法支配和控制自己,進行音樂教育,能夠發(fā)揮出音樂的感染力作用,給予兒童有效的情感教育,幫助兒童解決情緒問題,有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
(三)有利于挖掘兒童的音樂潛能
很多兒童在音樂方面具有天賦,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fā)現這部分天賦,忽略了家庭音樂教育,將會不利于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導致兒童的天賦無法得到有效培養(yǎng),只能遺憾地埋沒在人生起步階段,可能會讓兒童抱憾終身,也可能會讓國家失去一位杰出的音樂人才[2]。家長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雖然不能將兒童培養(yǎng)成專業(yè)的音樂家,卻可以挖掘出兒童在音樂方面的特長和天賦,知道兒童對哪種樂器(如鋼琴、吉他、笛子等)感興趣,了解兒童喜歡哪種類型音樂(如抒情、搖滾、恰恰等),有針對性地對兒童進行音樂教育培養(yǎng),為兒童今后的音樂學習和發(fā)展做好鋪墊。
二、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內容不夠完善
音樂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是生動鮮活的,能夠直接作用于兒童大腦,激發(fā)兒童各種各樣的想象和感受。有些家長在開展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時選取的內容不夠完善,只是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fā),將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播放給兒童聽,若沒有加以科學引導,兒童難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沒有良好的音樂學習感受,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發(fā)揮出家庭音樂教育的積極影響。除此之外,有的家長沒有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去選擇音樂教育內容,將兒童無法理解的國內外音樂著作強加給兒童,不僅無法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還可能起到反作用,誘發(fā)兒童產生了抵觸音樂學習的不良情緒,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fā)育。
(二)教育目的功利性嚴重
家長在開展家庭音樂教育過程中有一定的功利心理是人之常情,能夠被理解,并且不會對音樂教育產生過多負面影響,還可以促使家長提升音樂教育動機,不斷優(yōu)化完善家庭音樂教育活動。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很多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目的功利性十分嚴重,家長盲目地追求功利,沒有制訂出科學的家庭音樂教育目標和計劃,兒童被迫按照家長安排向“音樂家”的塑造邁進。這種不重視兒童真實需求、強制性的家庭音樂教育手段,會對兒童的心靈造成巨大傷害,容易引起兒童性格和心理上的問題。家長音樂教育與態(tài)度的不端正,直接造成了學齡前兒童音樂學習的不良后果,不利于兒童的音樂學習和未來發(fā)展[3]。
(三)教育方式傳統單一
目前來看,大部分家長普遍存在家庭音樂教育方式傳統單一的問題,不夠重視兒童音樂學習興趣、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只是讓兒童被動地完成音樂學習任務,向兒童灌輸音樂知識與技能。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在課堂上是學習的主體,兒童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樣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家長要重視兒童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yǎng)兒童綜合能力與音樂素養(yǎng),調動兒童音樂學習興趣,讓兒童可以從以往的被動學習音樂逐漸轉變成主動學習音樂,達到理想的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效果,更好地挖掘和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潛能。
(四)評價標準不合理
除了上述問題外,家庭音樂教育評價標準不合理也是影響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效果的一個主要因素。家長錯誤地認為兒童在一些場合將掌握的音樂技能表現出來的效果,就是兒童的音樂水平和能力,以此為評價標準,評判兒童音樂學習的好與壞。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對兒童音樂學習的不良影響十分大,導致音樂教育過程盲目追求唱歌、鋼琴等音樂技能培養(yǎng),而沒有全面促進兒童智能與情感的發(fā)展,很難提高兒童音樂學習動機。在兒童心里,音樂技能就是“大人”的一個評判指標,限制了兒童創(chuàng)造潛能的發(fā)展,讓兒童的童心、童趣、童真在不合理的家庭音樂教育中逐漸消耗殆盡。
三、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更新家庭音樂教育觀念
家庭音樂教育中,家長的教育觀念有著重要影響,只有樹立起正確的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觀念,重視家庭音樂教育問題,才能夠保障兒童獲得科學、適合的音樂教育[4]。因此,家長要走出強迫性、功利性的觀念誤區(qū),給兒童創(chuàng)設開放、自由、快樂的音樂學習空間,結合兒童的學習需求,帶領兒童循序漸進地走入音樂世界中,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和成長,實現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學的目標。
(二)從兒童角度出發(fā)不斷完善音樂教育內容
家長要充分尊重兒童,給兒童提供適合的家庭音樂教育內容,從兒童角度出發(fā),根據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篩選出對兒童有促進作用且能夠被兒童喜歡、理解的音樂作品。同時,提升家庭音樂教育的靈活性和伸縮性,引導兒童在聽音樂時盡情想象,可以從多個角度、多方面去感受、理解,鼓勵兒童勇敢說出自己對音樂的感悟。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兒童音樂賞析能力,還促進了兒童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兒童的個性發(fā)展。在兒童想象和表達過程中,家長可以及時挖掘出兒童的音樂潛力,了解兒童在音樂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教育。
(三)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式,培養(yǎng)音樂興趣
學齡前兒童天真單純,對待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學習欲望和探索興趣,家長要抓住兒童這一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出能夠激發(fā)兒童參與興趣的音樂活動,吸引兒童注意力,保持兒童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從而潛移默化地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兒童今后的音樂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家長可以在播放音樂作品時,利用肢體語言、表情和兒童玩一個音樂游戲,兒童積極模仿著家長的動作,在模仿中有了新的音樂舞蹈動作靈感,主動創(chuàng)新編排,激發(fā)了兒童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潛能,增加了音樂教育的趣味性。這種家庭音樂教學方式可以讓兒童從心里愛上音樂,喜歡學習音樂。
(四)制定健全的家庭音樂評價體系
家長要意識到目前家庭音樂教育評價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革新價值觀念,轉變家庭音樂教育重心,以培養(yǎng)兒童音樂興趣和素養(yǎng)為主,不再過度追求兒童音樂技能的學習進度。在家庭音樂教育中貫徹素質教育要求,制定出健全的家庭音樂教育評價體系,加強對兒童音樂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情緒發(fā)展的關注,不斷總結反思家庭音樂教育的問題,積累實踐經驗,運用鼓勵性的語言,給予兒童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增強兒童音樂學習信心,讓兒童自主選擇喜歡的音樂表演方式和時間,讓兒童可以在良好的家庭音樂教育評價中,不斷提升音樂學習能力,找到自己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特長所在[5]。
(五)彰顯學齡前兒童家庭教育特色
家長要綜合考慮到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的特殊性,積極在音樂活動中營造濃濃的親子氛圍,構建溫暖、陽光、和諧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彰顯兒童家庭音樂教育特色。此外,家長要抓準音樂教育時機,可以在廚房、公園等任何場合,結合具體情況,實施可行的音樂教育活動,發(fā)揮出家庭音樂教育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yōu)勢作用。
例如,家長可以在洗漱時播放節(jié)奏感十足的音樂,引導兒童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刷牙,這種方式既培養(yǎng)了兒童的樂感,又讓兒童將音樂學習與日常生活聯系到了一起,促進了兒童形成自主刷牙的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學齡前兒童正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這一時期的家庭音樂教育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起著導向與引領的作用。家長要深入分析目前學齡前兒童家庭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新家庭音樂教育觀念,采取有效的對策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出家庭音樂教育的效用,為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注釋:
[1]魏"波.談家庭音樂美育[J].才智,2018(05):108—110.
[2]魁麗華.淺析家庭音樂教育對兒童音樂才能的影響[J].新課程·上旬,2016(05):214—215.
[3]王晨瑩.音樂教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8(12):17.
[4]王龍嬌.對當前家庭音樂教育的思考[J].音樂時空,2014(05):98—99.
[5]李"津.淺談兒童家庭音樂教育[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02):259.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