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陽
丁一嵐:原名劉孝思,1921年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時期即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抗戰(zhàn)開始后輾轉赴延安,1938年底奔赴晉察冀邊區(qū),途中改名丁一嵐,到邊區(qū)平山縣工作。1942年與《晉察冀日報》總編輯鄧拓同志結婚,并就職于《晉察冀日報》編輯部??箲?zhàn)勝利后,丁一嵐先后擔任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播音科科長、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播音組副組長,曾直播毛澤東主席的重要講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和新年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等,其明亮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將這些重要內(nèi)容播報得鏗鏘有力、蕩氣回腸。1949年10月1日,丁一嵐與齊越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實況廣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此后,先后擔任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臺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編室副主任兼播音部主任、廣播事業(yè)局對外部辦公室主任和外國專家工作室主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等職,為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生在1921年,恰和中國共產(chǎn)黨同齡……我在斗爭中鍛煉成長,為了祖國和人民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生活是充實幸福的。回顧一生,無怨無悔?!雹倥c黨同齡,丁一嵐始終視此為特殊的緣分,而她的一生也始終在踐行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甘于奉獻的赤子衷心。
丁一嵐青少年時期即追求革命,在抗日烽火中,從一位進步青年逐漸成長為晉察冀邊區(qū)的宣傳骨干,成長為政治堅定的黨的新聞工作者和人民播音員。新中國成立后,丁一嵐挑起人民廣播事業(yè)建設的重擔,作為新中國廣播發(fā)展的見證者和開拓者,她以40年的激情投入盡心盡意地為新中國的廣播事業(yè)不斷付出,努力工作。
只身熱血赴延安
丁一嵐出生于天津一個普通鐵路職員之家。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被西方稱之為“東亞病夫”。“在天津,一邊是富人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一邊是乞丐沿街乞討,凍死街頭,賣兒鬻女。杜甫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我是實實在在地看到了,體會到了。我那時常常想,為什么社會這樣不平等,幼小的心靈就有了朦朧的不滿。”②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在進入中學讀書后,丁一嵐就成為了一名進步學生,積極投身愛國救亡活動,并加入了中共領導的抗日民主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天津婦女救國會。1937年北平、天津陷落后,丁一嵐帶著愛國情懷與救國信念輾轉奔赴延安參加革命。
1937年11月,丁一嵐抵達延安后先后進入陜北公學、中央黨校學習,更名于虹。在此期間,丁一嵐的政治、哲學修養(yǎng)以及對中共和中國革命的認識進一步提升。中央黨校畢業(yè)后,她留任中央黨校俱樂部主任,負責文體活動的組織工作。此時的丁一嵐全心投入黨組織交付的工作:“自己就是感到擔子很重。要知道那時我連17周歲還沒到呢。但我認為這是黨對我的第一次鍛煉,所以想盡一切辦法來做好工作?!雹壑袊伯a(chǎn)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后,伴隨著中央“到敵后和前線去”的號召,丁一嵐懷著對津門故里的思念和投入前線戰(zhàn)斗的豪情,隨彭真、劉仁帶領的隊伍轉移至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jù)地,并成為平山縣婦女抗日救國會、邊區(qū)四分區(qū)婦救會的宣傳部長,從事群眾動員、婦女救助和宣傳工作。
革命烽火煉嵐音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是丁一嵐新聞宣傳工作的起點,更是其一生情系新聞事業(yè)的開始。在天津和延安的學習經(jīng)歷,使丁一嵐練出一手好文筆,在平山縣從事婦女工作時,丁一嵐化名路群作為通訊員為《晉察冀日報》供稿,并與《晉察冀日報》總編鄧拓同志相識相知,在戰(zhàn)斗的烽火中結為紅色伉儷。
1942年10月,丁一嵐調(diào)至《晉察冀日報》做編輯工作,負責每天從敵人的電訊中摘出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相關的重要情報資料,供邊區(qū)領導參閱。④丁一嵐逐漸從做群眾工作轉向新聞宣傳工作。1943年,抗戰(zhàn)處于最后也是最艱苦卓絕的階段,仍在孕中的丁一嵐與《晉察冀日報》的同志們在日寇的“大掃蕩”中堅持游擊辦報?!爱?shù)乩相l(xiāng)用四根木頭扎了個大擔架,擔上我們娘倆送回了報社所在地。因為仍然是戰(zhàn)爭環(huán)境,不能自己帶孩子,就把小嵐托付給村長陳守元一家……”⑤戰(zhàn)地狼煙,丁一嵐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中堅持新聞工作,作為宣傳骨干參加邊區(qū)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唱京劇、喊喇叭,以更貼近群眾、更生動的鼓動方式提升宣傳效果。當時,鄧拓與丁一嵐“夫?qū)憚”尽⑵蕹t劇”的事跡,在晉察冀邊區(qū)留下了珠聯(lián)璧合的宣傳佳話。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晉察冀日報》組織宣傳隊向群眾宣布抗日勝利喜訊。每到一處,丁一嵐就站在高凳上宣讀抗戰(zhàn)勝利的電文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聲明與命令?!靶麄麝犆康揭淮澹尮年犛昧η么?,大家齊聲高喊‘日本鬼子投降了‘抗戰(zhàn)勝利了?!?⑥丁一嵐洪亮的嗓音、飽滿的情緒獲得了大家的肯定?!稌x察冀日報》的副社長胡開明說:“丁一嵐的普通話說得不錯,聲音也挺響亮,將來進了城,咱們有了廣播電臺,你去當播音員吧!”⑦ 沒想到,僅僅兩個月,這句話就變成了真的,1945年8月24日,《晉察冀日報》將接收的日偽“蒙疆放送局”改造為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丁一嵐出任播音科科長并兼任播音員,丁一嵐畢生的廣播生涯,也由此開啟。
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主要負責對解放區(qū)百姓和敵占區(qū)進步分子、廣大群眾及全中國播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張和來自延安的命令,傳播重要消息,是我黨政治宣傳的一支空中力量,發(fā)揮了團結人民、瓦解敵人的重要作用。在此期間,丁一嵐主要負責播送的“有感召力、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我黨領導人的長篇文章,在當時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隨著國民黨開始全面進攻解放區(qū),占領張家口,1946年10月10日晚,“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播完了最后一次節(jié)目,用鉗子剪下了麥克風,在隆隆的炮聲和震天響的爆炸聲中離開了張家口”。⑧丁一嵐等電臺人員轉移至河北省阜平縣栗園莊,組織修建晉察冀新華廣播電臺。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重建新臺,條件異常艱苦,丁一嵐不僅要日夜爬上山頭連續(xù)播音,還要安置和培養(yǎng)北平、天津來的新播音員。多年后丁一嵐回憶道:“她們(年輕的女播音員)從距離100多里的礦區(qū)運來了石灰和煤炭,甚至為了節(jié)省經(jīng)費,有的還自己背著30多斤的火藥,走了50里路,送到建臺的地方。”⑨“(電臺的)水力發(fā)電機時停時轉,機器零件不全,但我們還是認真嚴肅地按日程播音。每天播音都要爬山,上來下去的,大家邊走邊唱,滑倒便哈哈一笑?!雹鈼l件艱苦并沒有擊垮晉察冀廣播人的意志,在崎嶇的山脊上、破敗的土坯房中,丁一嵐先后在晉察冀新華廣播電臺、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已遷至平山)播送了毛主席重要講話《目前的形勢和我們的任務》(1947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1949),將中共中央的政治立場和重要思想有力地傳向了解放區(qū)和敵占區(qū)。
“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即在前頭?!备锩榛疱懺炝巳嗣癫ヒ魡T堅強不屈的品質(zhì),堅強的品質(zhì)守護著人民廣播事業(yè)走進新生的共和國。1949年北平(北京)解放,丁一嵐隨陜北新華廣播電臺來到北京,不僅在北平新華廣播電臺繼續(xù)播音工作,更成長為廣播電臺的播音骨干,紀念建黨28周年的“七一”大會、名留廣播史的開國大典現(xiàn)場廣播,都留下了丁一嵐高亢嘹亮的聲音?!拔夷翘齑┝艘患{色雙排扣列寧服,留著齊耳短發(fā)。齊越穿著系領口的灰色干部服,精神煥發(fā)。”?那個陪伴新中國從抗戰(zhàn)烽火、解放戰(zhàn)爭硝煙中走來的人民女播音員,將現(xiàn)場廣播開國大典的一幕幕珍藏于記憶深處。
從延安、晉察冀到河北阜平、北平(北京),丁一嵐不僅成長為成熟穩(wěn)健的人民播音員,更鍛造成為堅強不屈的革命戰(zhàn)士,帶著這份果敢剛毅,她繼續(xù)全身心投入到了新中國新聞廣播事業(yè)的建設之中。
新中國廣播事業(yè)的建設者
1949年以后,伴隨著建設城市廣播、對外廣播的迫切需求,丁一嵐從播音員轉型為廣播建設者,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工作、對外工作、編輯工作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組建工作中,都留下了她揮灑汗水、探索開拓的印跡。
為了發(fā)展人民廣播事業(yè)、辦好城市廣播,1949年底,丁一嵐參與籌辦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并任首任 臺長。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敵后到公開,丁一嵐等廣播人面對的困難不僅僅是城市辦臺經(jīng)驗匱乏,更有辦臺條件簡陋、資源落后、節(jié)目內(nèi)容單一等問題。據(jù)丁一嵐回憶,1949年12月2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開播時,僅有一套頻率節(jié)目、發(fā)射功率不足千瓦。?為了全心投入電臺建設,丁一嵐與十多位年輕的電臺干部“吃在臺里、住在臺里,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她滿門心思撲到創(chuàng)新廣播形式、提升宣傳效果上,“緊張熱烈、樂在其中”。?在此期間,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不僅開辦了數(shù)十檔節(jié)目,涉及教育、曲藝、休閑、通訊、科教等眾多方面,還提出了“開門辦臺”的方針,致力走發(fā)動群眾、貼近群眾、依靠群眾的辦臺路線,陸續(xù)開播北京二臺、三臺,推出兼具政治性和娛樂性的廣播節(jié)目,推廣通俗口語化的播音方式。一系列辦臺成果的背后,是丁一嵐與家人聚少離多、案牘勞形的犧牲與付出。
逆境呼嘯而至,正奮戰(zhàn)在新中國廣播事業(yè)建設中的丁一嵐沒想到,國內(nèi)政治形勢的變化也波及到她的身上。“反右傾”斗爭以及后來的十年“文革”讓她的家庭和她本人受到了影響,丁一嵐身心備受傷害,工作幾欲停止。直到1978年黨中央開始政治上的撥亂反正,陸續(xù)恢復和分配干部工作,丁一嵐才于當年4月恢復了廣播電臺的工作。
彼時的中國,剛剛從十年浩劫的陰霾中走出,亟需打開國門、與世界對話,發(fā)展國際廣播就成了當時秉要執(zhí)本的事情。此時,年過五旬的丁一嵐再次挑起了發(fā)展國際廣播的重擔,全力建設適應新時期的國際廣播的新格局。1979年8月,丁一嵐出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
丁一嵐進入國際臺工作并非偶然,早在1960年從河北遵化結束勞動下放后,丁一嵐就被調(diào)至廣播事業(yè)局對外部任辦公室主任兼外國專家工作室主任,主要負責廣播事業(yè)局與外國專家的聯(lián)系。此次調(diào)動使丁一嵐的工作重點從對內(nèi)廣播轉向了對外廣播,也為她日后繼續(xù)對外廣播工作積累了經(jīng)驗。上任伊始,“辦公室擁擠,工作條件很差,通訊工具落后,一切文件、報告全靠手寫。住房緊張,待遇偏低,干部隊伍不穩(wěn)定。改進對外廣播節(jié)目既缺乏理論指導,又受到種種制約?!?丁一嵐秉執(zhí)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的精神、懷著溝通中國與世界的強烈使命,開始整理國際臺發(fā)展思路:改進節(jié)目傳輸、發(fā)送方式;挖掘廣播人才,開辦駐外記者站;將對外廣播的播音風格由鼓動式、口號式向大氣穩(wěn)重的親和式轉變;組建高質(zhì)量的采編隊伍,著重采用地方記者高質(zhì)量報道以豐富電臺稿件資源;探索國際廣播規(guī)律,提出“內(nèi)外有別、外外有別”的辦臺方針……丁一嵐常謙虛地稱自己是“過渡臺長”:“在這個過渡時期,臺長應該說是舉足輕重的,可是我的工作做得不是那么好。我就是把這個班子組織起來,讓這些同志分工去工作?!?對于成就,她從不自居。但事實上,從聯(lián)系外國專家、建設采編隊伍到培養(yǎng)青年干部、開展對外交流,方方面面的成功的背后,都離不開丁一嵐的付出。正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前副臺長劉習良稱贊的那樣:“ (丁一嵐)為開創(chuàng)對外廣播新局面做了很好的奠基工作?!?
“老竹千秋留勁節(jié),招來春色到人間。”1985年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退休時,丁一嵐已從“韶華正在”變?yōu)椤皟婶W斑白”,但她并未閑下身來,而是又忘我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在丁一嵐的籌劃和主持下,1979至1992年間,《人民新聞家鄧拓》《鄧拓文集》《鄧拓評傳》《鄧拓詩集》等記錄鄧拓生平、新聞思想、文章遺詩的出版物相繼面世。這些書籍文章,不僅為世人還原了一個真實的人民新聞工作者、詩人、雜文家、政論家、歷史學家——鄧拓,更飽含伉儷二人滹沱河畔山盟永存的深情。此外,丁一嵐還與原晉察冀一同工作的老同志們組成了“《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專門進行《晉察冀日報》的資料整理和報史寫作工作。在丁一嵐的倡導和協(xié)助下,《晉察冀日報大事記》《晉察冀日報史》相繼問世。這些史料文獻的搶救性搜集,為后來研究晉察冀邊區(qū)和黨的新聞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從進步到革命,從革命青年到黨的新聞工作者,從人民播音員到廣播建設者,帶著烽火年代培養(yǎng)的不屈精神和鋼鐵意志,丁一嵐始終用熱血和汗水踐行革命、愛國、進步的理想信念,以自己的陽光和熱愛為新中國的新聞廣播事業(yè)發(fā)光發(fā)熱,以黨的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回饋祖國與社會?!凹词故裁炊疾皇橇耍疫€是個共產(chǎn)黨員,干什么都要干出個樣子?!倍∫粛顾鶄鬟f出的勇敢、堅毅與拼搏的精神,必將薪火相傳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廣播人。
注釋
①丁一嵐:《六十年的艱辛和幸?!?,《傳媒中的世紀女性》,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頁。
②③⑤⑦⑩成美、陳道馥、薛夏原:《丁一嵐傳》,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頁、53頁、102~103頁、111頁、126頁、130頁、126頁。
④謝美霞:《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史上的夫妻報人》,《新聞愛好者》,2007年第1期。
⑥丁一嵐:《五十年前的狂歡之夜》,《新聞愛好者》,1995年第9期。
⑧⑨河北省廣播電視廳史志編委會編:《張家口晉察冀新華廣播電臺回憶錄》,1989年10月版。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當代》編輯組:《北京廣播電視歷史資料匯編》,1986年9月版。
劉習良:《一身正氣 永駐人間——懷念丁一嵐同志》,《知還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年版。
胡耀亭、陳敏毅:《 CRI創(chuàng)業(yè)者風采》,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編輯:寧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