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容
古人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對人生,我們確實不可預(yù)測它能給予我們多少快樂的期待。人世間的紛擾總像空氣中難以過濾的塵埃,讓我們急于擺脫,又深深依附。大到家庭的不幸、愛情的背棄、朋友的遠離,小到生活中一次言語的褻瀆、一個動作的誤會,都會給人追求快樂的天空抹上或濃或淡的烏云。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一旦進入社會,磕碰在所難免?;厥兹松?,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快樂的事是什么?我能脫口而出的一定只能是兩個字:讀書。
我不能否定有比讀書更快樂的事情和意境,比如夢魂牽繞、如癡如醉的愛情,和睦相親、其樂融融的家庭,春風得意、一帆風順的工作,都會給我們身心締造愉悅,但是誰能保證這種愉悅會亙古不變?而什么能給我們恒久的本質(zhì)的快樂?那就是讀書。正如作家張煒所感慨的那樣,“人這一生沒有書會是很苦的”,“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世界上的事物,比書更能夠吸引我的,好像不太多了。比書具有更長久的魅力的,好像就更沒有了”。
人一生有多少歡樂,多少困苦,人所處的環(huán)境有多少未知,多少奧妙,又從中獲取了多少思想、智慧和能量。——有人把這一切寫下來,就成為書。讀書,就是讀許許多多的人生。我們每個人生命是有限的,卻要面對無限的人生困惑和挑戰(zhàn)。在這無限與有限的夾縫中,要想減少人生的碰壁,少走一些人生的彎路,于是只有讀書。書是壓縮餅干,是濃縮的大千世界,它為長途跋涉者提供能量。
我愛讀書,與父親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有關(guān)。父親因為家窮,只讀完初中就輟學了,但是他一直沒放棄過讀書。他引經(jīng)據(jù)典、口若懸河的能力,使他雖然難以脫離農(nóng)民的身分,卻從沒有干過繁重的農(nóng)村體力活。他先后任教師、校長,從學校退出后,成為頗受人歡迎的業(yè)余律師。我想這都源于他酷愛讀書,知識使他走著高雅的另類農(nóng)民的生存之道。
我小時候,當村小學教師的父親就向我灌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論,還用臥薪嘗膽、鑿壁偷光的故事,鼓舞我勇敢面對十年寒窗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書包里裝著中午飯,和哥哥走七八里路才能到校。我們幾乎天天都是第一個到班級,中午別的孩子回家吃飯,我們卻在教室里就著咸菜吃冷飯,所以我們總是有著充沛的時間把學習任務(wù)完成得比別的同學好。十六個孩子擠在土壞房子里睡覺,房檐上衣被上老鼠橫行,下雨時室內(nèi)室外都是泥濘。一米寬的架子床,罩一張蚊帳兩個人。以致全校學生集體長疥瘡?;叵脒^去在校讀書的情境,真是不堪回首的艱苦。奇怪的是當時的我不僅不以為苦,反以為樂。我現(xiàn)在行走如風,素有上班早到的習慣,而且特別能吃苦,其實也不是刻意而為,純屬當年學校讀書養(yǎng)成的慣性使然。
最難忘的是讀初中一年級的那個嚴冬。一天放晚學回家,才發(fā)現(xiàn)雨雪紛飛,道路泥濘。早上剛穿的那雙新棉鞋這樣走近十來里路,不僅讓母親苦熬幾個通宵的功夫付之東流,而且鞋子只這一次準保沒命。我傻眼了,但是危難時候,腦中總會閃現(xiàn)意外的機靈。課本里講紅軍不是穿草鞋爬雪山嗎?想到這里,我毅然把腳從暖和的棉鞋里抽出,然后用農(nóng)民遺失在路邊的稻草把腳裹起來,走一會兒,稻草還是全散落了,我于是光著腳丫一步一步走回了家。當凍得幾乎失去知覺的我邁進家門的當兒,母親激動地摟住了我,并流下了感動的淚。而我的內(nèi)心卻充溢了無邊的快樂,我為自己的壯舉興奮了好幾天。以為和紅軍一樣,自己的形象霎時高大起來。我想這就是讀書的力量,書給我智慧、仁愛和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又不斷地考驗和錘煉著我的堅強。
在我們家,讀書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記得讀小學時,每當放學回家,別的孩子總是忙于給父母“打短工”,而我則安然地坐在桌旁讀書寫作業(yè)。因為父親給我們兄妹立下了規(guī)矩:只要是讀書搞學習,家務(wù)事全免。于是讀書成為我逃避瑣碎家務(wù)和繁重農(nóng)活的一把保護傘,讀書雖苦猶甜。只有在我學習累了的時候,做家務(wù)活才淪為一種健身操。所以這樣想來,父親的這種教育方式,頗有一石雙鳥之妙。后來考取重點中學不得不住校,而我周末回家才是全家“打牙祭”的唯一日子。即使我在學校的日子再苦,家里總會有一扇快樂之門期待著我的開啟和光臨。十年寒窗之苦就這樣被快樂的情緒一直統(tǒng)領(lǐng)著,直到我考學,跳出“農(nóng)門”。讀書,改變了我命運的軌跡。
小時候讀書求學之所以苦,我想應(yīng)該與急功近利有關(guān)。被大人綁在應(yīng)試教育的戰(zhàn)車上,前有鞭影,后有追兵,高壓趨動下,埋頭苦學。這時的讀書,因為被動,而讓我們失去了品嘗書香的快感。初中三年級前的暑假,我偷偷讀完長篇小說《青春之歌》,這算是我生命中讀到的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也是我第一次品嘗快樂讀書的欣悅。
像戀愛中的人,只有自己主動去選擇愛的對象,才會更快樂。無論有無外力的逼迫,我們都愿意一書在手,愛不釋卷,這才是真正的快樂讀書。有的人是把讀書當作吃零食,輕松自在,興趣拈來。有的人把讀書當作精神鴉片,“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胡適說他平生兩大愛好,一為打麻將,二為讀書。只有在讀書時才會忘了打麻將,只有在打麻將時才會忘記讀書。
現(xiàn)在,我對讀書的愛好,全是為了一種心情的依歸。特別是在孤獨難耐的時候,我總是選擇讀書,書成為最忠實的朋友或者愛人。萬籟俱寂的夜晚,一盞青燈,一本長卷,一會兒像李白“每有茍會心,掩卷忽而笑”,一會兒像陶淵明“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神思早超然物外,只有書與心的對流和共振。這是何等的美景!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會遭遇孤獨和漂泊的煎熬。小時候,可以把父母當作山一樣依靠。當父母老去,誰能給我們最堅強的后背和支撐?誰最有耐心和韌性陪伴我們孤獨的思想?誰能在我們迷茫和困頓的時候,向我們無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在追名逐利、塵囂甚上的競爭壓力面前,誰能讓我們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復(fù)歸寧靜?在那個狹長的巷道的深處,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書,這位智慧的長者默默地深沉地冷峻地注視著我們。它高擎著一盞永不泯滅的火炬,讓我們?nèi)∨靶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