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博
摘要:隨著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國際化、全球化發(fā)展,作為第三產(chǎn)業(yè),影視動漫已經(jīng)成為各國所認同的經(jīng)濟文化支柱。在動漫全球化發(fā)展的大局勢下,如何凸顯動畫創(chuàng)作的本土文化特征,在民俗題材動畫中如何以本土美學意蘊的塑造為依據(jù),著手場景、角色等的意向化建構,已經(jīng)成為各國動畫制作中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本土美學意蘊;民俗題材動畫;場景意向化
中圖分類號:J954;K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113-01
近些年,中國動漫產(chǎn)業(yè)鏈在構建過程中,利用本土千年文化素材和本土美學意蘊,來加大中國動漫創(chuàng)作和設計技術手段、藝術風格和體制模式等的調整,在逐步在動畫場景和題材設計與應用等方面,重視引入中國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使中國動畫制作的主題內涵更為深刻,民族特色更為鮮明。
一、民俗題材動畫場景意象化構建的思路
在以中國民俗題材為場景設計和創(chuàng)作的動畫中,無論是中國學派制作的折紙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動畫,還是以三維立體技術和二維動畫所制作的系列動漫,均立足中國本土文化精神與民俗風情特征,在動畫場景設置中,充分利用了各族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參考并借鑒了不同民族特有的木偶巖畫、年畫剪紙、皮影、繪畫、建筑、戲劇、戲曲的藝術呈現(xiàn)方式和情感表達方法等。部分動物畫場景在設計中也參考了禪宗、道教、佛教等文化及各民族的圖騰文化,使中國動畫場景文化類別和表現(xiàn)形式更為豐富。
二、民俗題材動畫場景意象化構建的方式
縱觀中國民俗題材動畫場景的意象化構建方式,在引入民俗題材進行動畫場景藝術畫創(chuàng)作時,動畫設計師大多與中國傳統(tǒng)和文化為立足點,在場景的塑造中力求實現(xiàn)天人合一、和諧、意境,并努力還原民俗民情。
以《大魚海棠》為例,是影片的創(chuàng)作場景以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和福建省永定縣承啟樓客家土樓為構建原型。
(一)空間與建構的藝術性構建
客家土樓,作為客居在南方的中原人聚族而居的場所,具有獨特的圍樓式建筑風格。其單體式建筑體積為民居之最,土樓的樓壁上薄下厚,最厚處能達到1.5米。一旦關上大門,整個土樓便猶如鐵壁銅墻。土樓的整體風格與其他民族的居所迥異,重現(xiàn)交椅形、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特征。在《大魚海棠》動畫場景設計的過程中,動畫師充分利用客家土群子子孫孫生于此,死于此,在客家土樓中繁衍生息的特性,與大魚海棠中所提到的起點也是歸宿的宿命論呼應。
在神幻化的客家土樓場景構建時,動畫設計師,以自然現(xiàn)實的客家土樓原貌為基礎進行原汁原味的動畫呈現(xiàn),基本保留了客家土樓的外部造型,尤其是客家土樓天圓地方的外貌以此來契合天圓地方宇宙觀??图彝翗堑娜劬推駛髌嫔柿己玫募{入到動畫場景中。最為明顯的是圍樓內部結構圓套圓、圈套圈、里四圈、高四層的八卦布局被完整的還原。
(二)本土美學元素的民俗化塑造
民俗題材動畫場景在構建的過程中,大多以民族題材中所蘊含的民俗化人文氣氛和民族精神為依托,以顏色和器具的靈活配搭為切入點,來進行具有本土美學特征的民族化場景設計和搭建。比如《千與千尋》中湯屋獨具日本風格的推拉門、湯屋旗幟、洗浴桶、千尋作為服務生的衣著、千尋休息的屋子和地鋪式睡眠格局等。
三、動畫場景中本土美學意蘊進一步凸顯的路徑
(一)真正解讀并凸顯民俗文化內涵
縱觀每部經(jīng)典動畫作品,均可發(fā)現(xiàn)其在場景設置中的強烈民族特色。比如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龍貓》等系列動畫,在場景中,慣常融入日本農(nóng)村濃厚的白云,澄澈的藍天,田野的自然美麗。動畫設計師對民俗題材動畫場景設計的本土化美學意識、風格特色元素等的融入,會快速引領觀眾進入動畫故事場景中,并借力場景深化表現(xiàn)主題思想,凸顯動畫角色特征等。但是民俗題材動畫場景的設計要重視民族特殊審美元素和文化內涵的合理應用,比如美國經(jīng)典動畫《花木蘭》、《功夫熊貓》固然以中國元素設計劇情、場景及人物,但是其表現(xiàn)出的依然是性格開放、獨立色彩極強的美國平民主義英雄。
(二)兼顧國際視野和民族立場創(chuàng)作
在民俗題材動畫場景和形象的設計中,場景作為形象依托的載體,一方面要充分展示民俗文化和民俗精神,合理利用具有民俗底蘊的素材,充分體現(xiàn)出動畫的特有民俗味、審美特征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在動漫產(chǎn)業(yè)全球化發(fā)展的大局勢下,還需要考慮民俗題材場景如何進行國際化創(chuàng)新。此創(chuàng)新并非是模仿或照搬其他國家的動畫場景設計技巧,而是使用國際化語言來演繹具有本土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特征的本土動畫和本土美學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