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真
(黃驊市氣象局 河北 黃驊 061100)
2019年滄州市冬小麥于3月上旬進入返青期。返青以來,前期氣溫回升較快,光溫條件適宜冬小麥恢復生長;大部麥區(qū)降水偏少,但結合冬前灌溉,大部麥田土壤水分尚可滿足冬小麥返青起身的需求。各地應根據墑情、苗情分類管理。
冬小麥在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回升至3℃以上時,地上部分開始返青生長,當氣溫上升到6℃~8℃時為返青盛期。進入3月份以來,滄州地區(qū)氣溫回升明顯,3月上旬各地平均氣溫為7.2℃~9.7℃,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5℃~4.5℃,該時段日平均氣溫大部在3℃以上,因而冬小麥3月初開始萌動返青;旬內多晴好天氣,日照充足,平均每天日照時數6.4~9.4 h,光溫條件適宜小麥快速恢復生長。
返青以來麥區(qū)降水偏少,但結合冬灌和越冬期降水,目前滄州市麥田土壤墑情適宜,為小麥春季正常生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
總的來看,今年冬小麥返青以來氣象條件對小麥生長發(fā)育較為有利。且由于小麥越冬期間氣溫接近常年,冷空氣過程少,強度低,溫度變幅平緩,氣象條件有利于小麥安全越冬。整體看小麥越冬情況較好,死蘗死苗現象較少,凍害發(fā)生整體較輕,主體麥田帶綠越冬率50%左右,有利于小麥春季早發(fā)穩(wěn)長。與上年同期調查相比,一類苗比例明顯增加,三類苗比例顯著減少。個體素質和群體結構明顯優(yōu)于上年,接近常年,屬正常偏好年份。
2.1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進入返青期的冬小麥抗寒能力有所下降,各地要及時采取鋤劃等措施,破除土壤板結,彌合土壤縫隙,以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小麥返青生長。
2.2 堅持因地因苗分類管理的原則,科學運籌春季第一次肥水。墑情差的麥田及時澆“保命水”;墑情較為適宜的麥田,按照先三類苗、再二類苗、最后一類苗的順序進行。播種偏晚、群體不足的三類苗麥田,要以促為主,在早春進行淺鋤劃,以增溫保墑促苗早發(fā),待新根、新蘗長出后,在起身初期進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二類苗麥田多屬于弱苗和壯苗之間的過渡類型,管理上要促控結合,促進春季分蘗的發(fā)生,鞏固冬前分蘗,提高冬春分蘗的成穗率,第一次肥水時間掌握在起身中后期。一類苗麥田多屬于壯苗麥田,早春田間管理要以控為主,采取氮肥后移技術,將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推遲到拔節(jié)期,加速分蘗兩級分化,減少春季無效分蘗和無效水分消耗,降低后期倒伏風險。澆好抽穗揚花水。抽穗揚花水是決定穗粒數多少和千粒重高低的關鍵水,為確保產量,一、二類高產麥田在澆好春一水的基礎上,還要澆好抽穗揚花水。
2.3 未來氣溫還有所波動,應做好設施蔬菜早春防風保溫管理工作,及時揭蓋草簾和放風,以調節(jié)溫室內的溫濕度,營造良好的小氣候環(huán)境。
2.4 做好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返青至拔節(jié)期是莖基腐病、根腐病、紋枯病、紅蜘蛛、灰飛虱等病害的侵染擴展高峰期,應及時做好監(jiān)測與防治。
2.5 時刻關注春季天氣變化,預防早春凍害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