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施一公: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一個西湖大學(上)

2019-04-25 07:28
北廣人物 2019年10期
關鍵詞:施一公回國清華大學

杭州市西湖區(qū)云棲小鎮(zhèn)內,成立不足5個月的西湖大學安靜矗立。這座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從籌建之初就受到廣泛關注。作為西湖大學的倡議人之一和首任校長,結構生物學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施一公,是西湖大學最重要的標簽和宣講人。

一次談話激發(fā)辦學夢想

與中國不少高校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為辦學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為起點,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培養(yǎng)復合型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這個理念的實施,源于2011年歐美同學會上的一次談話,那個時候,施一公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國家千人計劃聯(lián)誼會的會長。

施一公:那次晚餐上在座的幾位包括潘建偉、陳十一都在評論中國科技界的一些現(xiàn)象和教育界的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當時談的話題比較激烈。當時韓啟德聽著聽著也很激動,就問我們,“你們這些人都是在中國出生中國長大,深諳中國文化,知道中國教育的優(yōu)勢和短板,同時在海外少則生活了十幾年,都在海外大學著名大學做過教授,知道國外教育的優(yōu)勢和缺點,為什么不能夠取其所長也發(fā)揮我們的所長,在中國創(chuàng)辦一所小型大學?”當時韓啟德話音未落,我激動得不行,我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記者:有什么事能激動成這樣,這不就是一個提議嗎?

施一公:因為從小到大這種心理不平衡一直存在,縱觀過去一兩百年三四百年,我們對世界科學的產生技術的發(fā)展新的知識的發(fā)明發(fā)現(xiàn),貢獻太小。我們覺得是時候大家應該聯(lián)起手來,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民族創(chuàng)辦—所頂尖大學。

施一公其人 地道的學霸

在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學霸。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鄭州,父母給他取了一個富有時代特色的名字:一心為公。兩歲的時候,施一公隨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駐馬店地區(qū)的一個小村莊里,施一公讀完了小學和初一,隨后轉入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二時,因為取得河南省數學競賽的第一名,并獲得全國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的一等獎和二等獎,施一公成為北大、清華、南開等高校都想要保送錄取的對象。最后,施一公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后的首屆本科生。

1989年,他以本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yè),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同時也修完了數學系雙學位課程。后來,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1997年4月,施一公還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課題,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2003年,施一公晉升為終身正教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正教授,后來又成為最年輕的講席教授。同年,他還被國際蛋白質學會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學家獎”,成為了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裔學者。

事業(yè)上升期全職回國

在美國,施一公有著廣闊的事業(yè)發(fā)展前景和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但是2007年,40歲的他卻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不解的決定:全職回國,回到母校清華大學。

記者:你自己要回來的?

施一公:對。普林斯頓大學方面認為我回國就是因為拿錢拿得更多了,待遇更好了。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講,為這個百分之一萬我也不回國。我從來沒把這個東西放在眼里,不僅當時沒放在眼里,就連我窮困潦倒的時候,做博士生拿幾百塊美元收入的時候也沒放在眼里。錢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我認為男子漢大丈夫把錢作為最重要的東西去奮斗,全完蛋了。

記者:那你為什么回來?

施一公:改變我的母校,改變清華的學生,希望三分之一的清華學生能夠在個人奮斗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時候,腦子里有一個大我。

在施一公的成長過程中,小我與大我的沖突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國外,這種沖突往往來得更加劇烈,也是促成他回國的原因之一。

施一公:我當時去英國使館簽證很受刺激,一進去看排隊,那些簽證官愛搭不理,填表一次不行打回來再去一次,他不尊重你。你不是口口聲聲民主自由人權,為啥不尊重我呢?這種感覺非常非常鮮明,那就是如果你國家窮是被人看不起的,對不起,就這么簡單。所以像我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會不回國呢?

在清華大學擔任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的7年里,施一公帶領清華生物學科取得長足進步,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2009年之前的25年里,清華大學生物學科在《科學》和《自然》期刊一共只發(fā)表過一篇文章,而在2009年之后的八九年間,清華大學卻在這兩本頂級期刊上發(fā)表了80多篇文獻,通訊作者、第一作者均來自清華大學,這幾乎可以說是大學發(fā)展的奇跡。

(未完待續(xù))

猜你喜歡
施一公回國清華大學
粉末冶金航空剎車片: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扭轉人才流失:普羅夫迪夫如何吸引保加利亞年輕人回國
劉佳炎:回國創(chuàng)業(yè)讓人生價值最大化
科學為夢,一心為公
我的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經歷
歐洲激辯“IS新娘能否回國”
施一公:父親的教誨是我前進的動力
施一公的舍與得
他永遠是我們的老學長——清華大學受助研究生來信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