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中有效的情境應該是以教材為背景和基礎,是教材背景的擴展補充。教師可以巧設問題,調(diào)整情境,來挖掘文本信息,進行情感滲透。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布置任務,鞏固所學語言,拓展文本話題,發(fā)展做事能力。
關鍵詞:情境;情感;能力
英語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用英語做事情。語言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交際工具,程曉堂教授也曾說過:語言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學生能在相對完整的真實情境中接觸、體驗、理解和學習語言,那么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形式。創(chuàng)設一個有效的情境來進行英語教學能避免機械操練,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自覺地把注意力從語言形式轉(zhuǎn)向語言意義,轉(zhuǎn)向信息和情感的溝通和傳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符合實際的情境,挖掘?qū)υ拑?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交叉點,讓語言操練更接地氣,更實在;要善于運用符合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為學生打造更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多年來,小學英語教師們?yōu)榱宋龑W生的注意力,也費盡心思自己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但因為在課堂上追求場面的花哨,缺乏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這些看似有趣的情境與語篇的大情境并沒有多大關聯(lián),尤其有的情境創(chuàng)設脫離了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不僅占用了教學的寶貴時間,也無法和課文教學相融合,既費時又低效。
教學中有效的情境應該是以教材為背景和基礎,是教材背景的擴展補充。它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而且是真實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激起用英語表達的欲望,有利于使學生獲得感性材料,把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達到交際目的。不是說自己另創(chuàng)情境的做法不可取,只是大部分教師都習慣于跳出文本自己創(chuàng)設情境,而忽略了教材文本中隱藏的背景信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就外研社三年級起點英語教材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 巧設問題,結合插圖,挖掘文本信息,自然情感滲透
外研版三起第五冊第十模塊第一單元He was in the kitchen.一課除了豐富多彩的插圖設置了語言展開的情景,語言文字中也透露了故事的一些背景信息。但好多教師無視這些信息,只抓住語言知識和表面上的情景進行教學,不能較為深刻的挖掘教材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設置的問題除了可以問What are they doing?以外,還可以把玩游戲當作已知,統(tǒng)領性的問題可以設置為Who is the winner?也有老師這樣設計問題,但都認為答案就是Tom is the winner.其實Sam才是真正的贏家。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很好的問題,恰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有的說是Sam,有的說是Tom。老師可以追問:Whom did Amy find last?這恰恰是激發(fā)孩子閱讀和思維的契機。如果孩子們都說是Tom,老師仍然可以再問:Really? Whom did Amy find last?引導孩子認真閱讀。在孩子們發(fā)現(xiàn)Sam才是真正的贏家時,老師適時再提問題:Amy says Tom is the winner, but Sam is the real winner. Is Sam angry?從插圖上大家明顯看出,Sam一臉的開心,老師即時進行引導:Tom is so little and so cute. He is their little brother. They love him. So Amy says he is the winner. And Sam is happy too!這樣既讓學生深刻了解了文本內(nèi)容,又自然而然地進行了情感滲透。
二、 巧設問題,調(diào)整情景,訓練邏輯思維,突出情感教育
外研版三起第五冊第二模塊第一單元What did you buy?一課利用了三處背景來呈現(xiàn)語言情景,開始在家里商量買物品的場景,接著是進入超市購買物品的場景,最后是再回到家里檢查買回物品的場景。大部分老師都是按照文本設置的場景順序進行教學。筆者認為完全可以不按文本順序?qū)W習,可以通過提問:They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what do they need?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回答后,緊接著拋出問題:What did they buy?把需要的和買來的物品列清單對比后,發(fā)現(xiàn)有不符的,順勢而問:They need six bananas, but they didnt buy any bananas, why?這樣問題的提出富有邏輯性,符合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文本尋找答案的興趣。當學生找到答案,發(fā)現(xiàn)是他們丟了購物單的原因?qū)е掠械氖琴I非所需,有的是所需沒買。從而引發(fā)孩子們思考:做事情的時候不僅要列好清單,還要保存好。情感教育恰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滋潤心田而無痕跡。
三、 創(chuàng)設情境,布置任務,鞏固所學語言,發(fā)展做事能力
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即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課堂的鞏固拓展環(huán)節(jié)便承擔著這項重任。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盡量要布置任務,創(chuàng)設情景,驅(qū)動孩子語言輸出的欲望,在運用所學語言的同時達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最終目標。
外研版三起第五冊第二模塊第一單元What did you buy?的鞏固環(huán)節(jié)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全班周末也要去野餐的情景,老師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布置大家去購買物品,今天課堂上老師布置任務,要請大家調(diào)查都買了什么,買了多少。小組內(nèi)展開調(diào)查,運用本課主要語句:What did you buy? How many did you buy?調(diào)查完組長匯報,老師總結:You bought lots of food and fruit, but no water. Ill buy forty bottles of water. Well have a great picnic!
布置任務的一個目的是讓學生在調(diào)查中運用所學語言,一個目的是為周末野餐順利進行做準備,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做事能力。
四、 布置任務,創(chuàng)設情景,拓展文本話題,就勢升華情感
外研版三起第五冊第七模塊第一單元He can t see.一課鞏固環(huán)節(jié),可以利用圖畫創(chuàng)設各個人物遇到困難的情景,例如不會走路的小女孩的手臟了,附近一條深水河;一個小男孩的帽子被風刮到了樹梢上;一只老鼠在吃老人的奶酪。旁邊有小貓、猴子、大象。布置任務,請學生選擇動物來幫助人們解決困難。學生在這種創(chuàng)設情景當中進行交流。S1: The little girls hand is dirty. She cant wash. Who helps her? S2: The elephant can help her.
這樣孩子根據(jù)自己對動物的了解來選擇動物幫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運用了語言。老師順勢引導:The animals are very useful, they can help us. So we should help them and protect them.
再如外研版三起第五冊第四模塊第一單元的鞏固環(huán)節(jié),可以展開調(diào)查:Ms Smart wash clothes for Amy and Sam. In our life, our parents did lots of things for us. Did you do something for them? Lets make a survey. Did you wash clothes for parents? Did you cook for them? Did you clean the room?鞏固拓展的任務與文本情景融為一體,在文本的基礎上升華情感,布置任務,完成調(diào)查。
一個語篇,不但承載著語言結構和語言信息,還承載著育人的目標。教師應能在文本主題的引領下,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景,展開語言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發(fā)展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最后提升文本的育人目標。
作者簡介:
朱桂芬,山東省聊城市,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北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