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13日,巴黎被德軍占領兩年之后,生活在法國的猶太裔女作家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在自己的寓所被憲兵帶走,7月17日,她被運往奧斯維辛集中營,8月17日,她被送入毒氣室慘遭殺害。從內米洛夫斯基被憲兵帶走之日起,她的兩個女兒開始了逃亡的生活,在逃亡過程中,母親遺留的一只手提箱是她們唯一的精神寄托,雖然屢經危險,她們卻從未放棄這只手提箱,因為其中裝有父母的照片、家庭的證明文件,以及母親留在世間最后一部小說的手稿——直到戰(zhàn)爭結束整整六十年之后,這部幸存的手稿才得以重見天日,這部珍貴的手稿,就是內米洛夫斯基尚未完成的小說《法蘭西組曲》。按照她的設想,這部小說分為五部,截止到她被捕之日,她已在日益嚴峻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這部皇皇巨著的前兩部,它們分別是《六月風暴》和《柔板》。
《法蘭西組曲》(法)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著,袁莜一譯99讀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內米洛夫斯基是用一種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看待巴黎淪陷的,她在小說中以白描的手法展示自己看到的一切,為整部小說奠定了一種冷酷而又真實的基調。小說伊始即描繪出巴黎大逃亡的宏大畫面,在內米洛夫斯基筆下,有上流社會的各色人等、形形色色的平民百姓,有鄉(xiāng)村貧農,也有掉隊的傷兵。這支龐大的難民隊伍幾乎堵塞了所有的道路,其中摻雜著飛機的轟炸聲、兒童的叫喊聲、父母的呼喚聲,恐怖、血腥、悲壯,他們對自我的要求降低到生存的起點,個體生命喪失了尊嚴。內米洛夫斯基對人性的本質有著相當深刻的認識,當戰(zhàn)爭的陰影籠罩在法國上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其實都處于同一個起點上,他們每一個人也都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們或許都是善良、普通的個人,但人性的自私往往只有在非常時期才會充分暴露出來,在嚴酷的生存面前,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公然撕下了自己道貌岸然的面具,一貫謹小慎微的平民則為了些許生活用品而相互撕咬、爭奪,內米洛夫斯基最大可能地觸摸到人性真實的另一面。
與我們過去經常看到的二戰(zhàn)作品不同,內米洛夫斯基在小說中既沒有丑化入侵者,也沒有美化被入侵者,她筆下的法國人并不完全都是正義的化身,他們極有可能是貪婪的、自私的、懦弱的;她筆下的德國士兵也并非都是天生的殺人機器,戰(zhàn)爭對于他們只是一項集體事業(yè)、一種國家榮譽,他們同樣有感情、有個性,甚至也擁有一定的藝術天分。從內米洛夫斯基留下的手稿注釋中可以看出,她對戰(zhàn)爭所取的旁觀者視角顯然是一種有意識的追求,雖然她明白最終完成《法蘭西組曲》的計劃“將取決于周遭的事情如何發(fā)展”,但她并不想讓這些因素影響到自己對于戰(zhàn)爭冷靜觀察的態(tài)度——內米洛夫斯基不想以仲裁者的身份對戰(zhàn)爭的性質做出判斷,她只想以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描述來還原戰(zhàn)爭的原貌,這種客觀的立場,使她對二戰(zhàn)的描述具備了信史的意義。
當然,由于《法蘭西組曲》沒有最終結稿,而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命運還在進一步展開之中,我無法預料小說的結局究竟如何。但正像作者本人所說的那樣:“書本身就應當給人以未完的感覺……要讓整部作品的主題統(tǒng)一起來,要簡化整部作品,作品就應當在個人命運與集體命運的斗爭中得到解決。無須表態(tài)?!边@既使得小說有了一種開放性的結局,同時也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