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若羽
【摘 要】本文以 2018 年廣西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職業(yè)技能大賽“中華茶藝”項目比賽一等獎獲獎作品《“品兩香花茶·韻? 續(xù)百年梅瓶·情”》茶席設計為例,分析茶席設計的內涵及意義,講解“品兩香花茶·韻? 續(xù)百年梅瓶·情”茶席設計主題的提煉過程,闡述茶、器、境的選配方法,并就茶席設計與茶、器、境選配提出建議,以便更好地傳遞中國茶文化。
【關鍵詞】茶席設計 主題提煉 茶器境選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B-0082-02
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茶席設計及茶、器、境選配共同展現出來。茶席設計是對茶文化的物像呈現,能很好地詮釋茶文化的內涵。現以 2018 年廣西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職業(yè)技能大賽“中華茶藝”項目比賽一等獎獲獎作品《“品兩香花茶·韻? 續(xù)百年梅瓶·情”》茶席設計為例,從茶席設計的主題提煉與茶、器、境選配等方面進行探索,以期在今后的教學與大賽實踐中,通過茶席設計更好地傳遞中國茶文化。
一、茶席設計的內涵及意義
何為茶席呢?在《人文茶席》中王迎新認為:“茶席是以茶為中心,融攝東方美學和人文情懷所構成的茶空間及茶道美學理念的飲茶方式?!眴棠旧凇恫柘O計》中提到:“茶席設計,就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空間形態(tài)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睂τ诓柘虿柘O計的定義雖然還有更多的說法,但總體來說主要包括茶、器、境和美學藝術等內容。無論這些內容怎么變換,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詮釋所設計茶席的主題。
茶席是茶品發(fā)揮自身魅力的一個舞臺,隨著茶文化的升溫,茶席設計也就順應成為中國茶文化界的一個熱門課題。如何為茶文化提供一個最好的舞臺,就需要在茶席設計上下功夫。而在茶席設計中,主題的提煉是至關重要的。只有確定好了主題,茶、器、境的選配才能得到很好地完成。
茶席源于我國唐宋,淵源久遠。茶樹之根在中國,茶道之魂在華夏。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活動的頻繁與深入,茶文化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然成為與世界鏈接的橋梁與紐帶。在一些重要的外事場合,領導人之間也會巧妙地利用茶敘開展外交活動。茶席深刻地詮釋了中華民族茶文化,茶席設計意義非凡。
二、茶席設計中主題的提煉
《“品兩香花茶·韻? 續(xù)百年梅瓶·情”》茶席主題的提煉,主要來源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四個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桂林山水甲天下”早已耳熟能詳,長期以“山青水碧,文萃史奇”被國內外人士所知。桂林作為第一批全國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歷史文化卻很少被人挖掘和宣傳。其中靖江王陵,是桂林歷史文化的代表,素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說。每每捧著青瓷杯,品著淡淡的茶香,靖江王的盛世年代仿佛就在眼前。
在方圓百余平方公里的王陵中,出土的大量的梅瓶,成了我國文物史上的一大奇觀。然而,多年來,桂林梅瓶卻一直是“躺”在深閨人未識。直到 1998 年,桂林梅瓶的鑒定、調查、論證、考察工作才得以開始全面鋪開。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廈門大學教授葉文程先生說:“桂林博物館所藏明代梅瓶,數量之多為全國之冠,品種、紋飾等方面堪稱一流?!比缃?,桂林博物館藏有明代各類梅瓶 300 余件,其數量之多,品種之豐,世屬罕見,備受矚目,被譽為“國之瑰寶”“桂林一絕”。梅瓶,被譽為瓷器中第一美人,而青瓷梅瓶更是美麗絕倫。
正是本著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和對梅瓶的鐘情,在文化自信中,成就了本茶席設計的初衷。
茶席設計的主題結合了茶香和花香的一種和諧美,作品命名為《品兩香花茶·韻? 續(xù)百年梅瓶·情》。提煉這樣的主題,旨在以器具質地和色彩的融合美,引導人們在繁華的世間感受靜坐沉思的升騰。以桂林本土桂花紅茶為茶品,制造茶、花與器的和諧之美,共同點出桂林歷史文化中的“國之瑰寶”—— 青花梅瓶,以期共同傳承桂林本土文化,共同努力實現本土文化的復興,共樹民族文化自信,共同維護這張歷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
三、茶、器、境的選配
主題設計好以后,就是要設計相應的茶席,選用適宜的茶與器搭配以更好地突顯主題。
(一)茶的擇配
桂花是桂林市花,桂花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也是桂林市的特色產品之一。桂林人自古便有食用桂花的習俗,將桂花制成桂花茶、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酒、桂花醬等食品。桂花紅茶香氣馥郁持久,湯色紅亮,具有溫補陽氣、止咳潤肺的功效。然而,近年來桂花茶品卻處在“閑置”狀態(tài)。為助推桂林市桂花茶乃至整個茶葉產業(yè)的發(fā)展,弘揚茶藝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識,桂林市政府于 2018 年 12 月 6 日舉辦了首屆“桂花茶王爭霸賽”。本茶所選用的茶為首屆“桂花茶王爭霸賽”冠軍得主的“桂花紅茶”,這個冠軍茶品使“花香、茶香兩相宜”,與主題很好地融合。
(二)器的擇配
1.主泡器和品茗杯。選擇青花瓷器,與主題很好地吻合。青花瓷在唐代就已出現,元明時期青花成了瓷器的主流。青花瓷歷經數百年的歲月沉淀,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明凈素雅。青花瓷杯與桂花紅茶相結合,可謂是中國的古典藝術文化與茶文化相結合的一個典范,更顯古韻典雅。
2.公道杯和水壺。選擇透明質地的公道杯,以便更好地欣賞冬日里的這一杯紅亮溫暖的茶湯。從視覺上,讓人可以感受到溫暖。選擇了透明的玻璃質地的水壺,讓人看到壺中之水如我們所見到的清澈見底的漓江水。
3.茶席席墊。選擇亮咖啡色作基色,暖色調與季節(jié)和主題相互映襯,共同承托起桂林自然美景與歷史文化的厚重感。桌席上選用大小不同的兩塊淺色桌旗,以凸顯青瓷茶具,讓席面既有層次感,又能清晰表現主題。
4.插花與花器?;ㄆ鞑捎们嗷菲浚糜诓柘淖髠?,搭配四季常青花中四君子之一竹。利用竹子的旁枝,按中國傳統(tǒng)插花的方式,制造出一種“疏影橫斜水清淺”的意境,以合桂林漓江兩岸婀娜多姿的翠竹與碧水奇峰構成的詩意的山水畫廊。竹文化與茶文化從植物層面到文化的層面,乃至于審美和精神,都非常和諧。竹與茶,兩種植物,也都能升華為人格。選用這樣的材和器來設計茶席插花作品,作為本茶席的席眼,緊扣主題,起到畫龍點睛之效。
5.背景音樂。選擇《漁舟唱晚》,它與桂林山水中“鸕鶿漁火”和桂林古八景之一“伏波晚棹”都能很好地結合,體現一幅迷人的漓江夜色風景畫面,與主題能很好地協(xié)調融合。
6.PPT 背景圖片。選用桂林的桂花、王城、桂林山水的代表漓江、靖江王陵及桂林博物館的多件青花梅瓶珍藏品等畫面,不僅與主題能很好地吻合,而且能從視覺上讓品飲者得到美好的享受。
(三)整體效果
主泡者伴著緩緩清新的音樂,邊解說邊入場:“人言桂林甲天下,我說桂林是我家”……欣賞背景畫面,聽主泡者適時解說。青花梅瓶,在數百年的歲月中沉淀,攜來高雅底蘊。隨著一曲悠揚的《漁舟唱晚》,在瓶體上落筆的款款深情中,帶著天青色的煙雨,打濕記憶的年輪。
將品飲者帶入那美麗山水與厚重人文桂林中。在生活忙碌中,在寒冷的冬日里,品一盞花、茶兩香的桂花紅茶,賞經歲月沉淀的青花梅瓶,便可忘卻煩擾,讓身心停留在這短暫、難得的美好時光。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您,借一幀青花瓷,沏一壺花香茶,等您共品兩香花茶,等您共繼青花梅瓶,等您一起承托桂林歷史文化,共同樹立民族的文化自信,實現桂林本土文化復興”。將整個茶席的意與境帶入一個高潮。
四、關于茶席設計與茶、器、境選配的思考
生活中的某物、某人或某景都可能成為茶席設計中的一個內容。由此物、此人或此景來提煉一個茶席主題,然后為表現主題而進行茶席設計。無論是什么樣的茶席,都要先行提煉出所要表現的主題,再依照所提煉的主題將茶席的基本構成元素,如茶品、茶具、鋪墊、插花、焚香等通過點、線、面構圖設計,最后才能得到一個茶席佳作。
為表現茶席主題,在茶與器的選擇中,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茶席設計上的器,通常會根據主題及所選的茶品來確定,如選擇的茶品是黑茶類,需要高溫沖泡的茶品,那選用陶或瓷等材質的器物比較適宜;如選用透明玻璃器物作為主泡器則是不適宜的。同時,所選的器物在色彩搭配上也要跟主題及所涉及的題材協(xié)調一致,并要主次分明,不能喧賓奪主。
為表現茶席主題,境也是重點考慮的問題,只有茶席的境上將茶席設計主題表現出來,才能引人入勝,才能打動品飲者。特別是比賽中的茶席表現,境是更應突出表現的內容。一個境的表現,除了色彩、構圖、音樂、插花、掛畫、焚香外,還有服飾及茶藝師技藝的表現等多方面的內容。
總之,一個好的茶席設計,從表象上應有美感,從操作上應具合理性和實用性,同時要有深層次的歷史或文化意義,使意味深遠,讓人回味。只有這樣的一個茶席才能配得上一泡好茶,才能讓泡茶者獲得自由,讓品茶者和茶品都得到更好的尊重和重視,讓茶性得到最好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迎 新.人文茶席[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7
[2]喬木森.茶席設計[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3]王 麗.《匠心》主題茶藝創(chuàng)編實踐[J].武夷學院學報,2019(1)
[4]洪 妍.談構圖方法在茶席設計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茶藝技能大賽”的茶藝教學模式探索——以廣西商業(yè)技師學院茶席設計教學模式研究為例》(編號GXZZJG2018B028)。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