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芮
我與書的際遇有賴于一座橋,此橋是由父母搭建。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有幸的是,他們皆識文斷字,注重教育。在我上小學前,母親把舊報紙裁成整齊的方塊紙,一針一線縫成小本子。父親提筆蘸墨,左揮右舞,我的識字課本就“生產(chǎn)”出來了。我忘了父母教我識字的情景,但耳邊猶回響著我?guī)ьI(lǐng)小伙伴們讀書時的瑯瑯聲。
也許正是因為父母讓我“贏在起跑線上”,我上小學后成績優(yōu)異,總能拿回獎品讓父母揚眉吐氣。那時的獎品價格不貴,但種類豐富。有一次,居然是一本小人書。在精神物質(zhì)都相對匱乏的時代,能有一本小人書多好??!在村里人還普遍沒有電視機的時候,小孩子能接觸到的畫面類的東西,似乎只有小人書了。巴掌大的開頁,五彩的封面,黑白的內(nèi)里。手手相傳中,小人書常常不是缺頁掉角,就是皺巴卷曲??梢粌栽谑?,每個孩子都如獲至寶,因為那破破爛爛的書頁中蘊藏著無比神奇的世界。
至今讓我驕傲的是,父親愛讀書,還不吝錢財訂閱刊物,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要知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家人吃飽穿暖尚屬不易,誰還舍得花錢訂課外讀物?《故事會》《中國民間傳說》《智力世界》《家庭醫(yī)生》《武術(shù)與健身》和考試、分數(shù)有幾毛錢的關(guān)系?但父親愿意訂給我們看,一家人各自捧一本書閱讀的場景成為我幼時記憶中最美的畫面。
猶記得,春節(jié)臨近,我總是自告奮勇地為家里收拾清理各種柜子。我把紅色躺柜里雜亂堆放的衣服一股腦兒倒出來,逐一疊好,再分門別類地放置好。整理衣柜我干得利落、神速。而整理書柜,就要花點時間了。常常忙著忙著,就忘記本來的任務(wù),捧起書就讀起來?;叵肫饋?,那個小人兒坐在散亂的書中間,手捧一本書,眼中放光,那哪里是在整理圖書,分明是在構(gòu)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閱讀的臥波長橋,乃父母為我設(shè)計、建造,我欣欣然踏上橋,和書本來一次緣定終身的約會,多么美好!
然而,同在一個屋檐下,哥哥和妹妹卻不像我那么愛讀書,為何?不得不說,盡管是同源共生,但獨一無二的生命密碼決定了各自不同的興趣愛好與人生選擇。這就如同在廣袤的自然中,有向陽的葵花,有喜陰的苔蘚,有適宜干燥的仙人掌,有適合濕地的黃菖蒲。伏爾泰曾說,讀書使人心明眼亮。這話在我身上得到了驗證。我覺得自己之所以還有點可人之處,就是讀懂了一些書。
為了培養(yǎng)兒子的閱讀興趣,我采用了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中外經(jīng)典是生命力強盛的良種,當然要播撒了;獲得國際兒童文學大獎的書,當然也會促進孩子的成長;孩子之間常討論的書,一定自有妙處,不妨也讀讀……我買來兒子可能會感興趣的書,任其挑選。十本之中,總會有一兩本他能喜歡。我希望借書本之力,為孩子開辟出一個比實有物界更豐富旖旎、更有趣有味、更自由無羈的秘密花園,讓他在另一個世界中擺脫功利的牽絆,體會純粹的快樂,足矣。
(作者系魯東大學中文系語文教研室主任。)
編輯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