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偉東
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世界、一張白紙,你為他描繪五彩繽紛的色彩,他就會收獲燦爛美好的人生。孩子的思想、行為習慣,甚至于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長、老師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如何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呢?
一、以教師的博愛去美化學生的心靈
“人之初,性本善”,學生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美好的。學生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潔白無瑕,但由于不同的生長和成長環(huán)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品性會因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而發(fā)生改變。教師除了傳遞知識,還要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甚至劣行,使其回歸正道。
(一)愛學生,就要與學生成為朋友
學生都喜歡溫和慈祥的教師,都愿意與教師成為朋友,只有與學生成為朋友,我們才能知道學生自己的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喜歡教師用什么教學方式;只有與教師成為朋友,學生才會把心里話告訴教師,與教師傾訴心聲,教師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人格品性,對塑造他們的美好心靈非常有益。
(二)愛學生,就要讓學生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以德立教,以身示教,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教師教育學生要有愛心,要博愛,愛親人,愛朋友,愛工作,愛學生,泛愛眾,而親仁。無限的愛心,可以開啟學生的心靈。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吧愛的目光傳遞給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真心去關心呵護每一個學生,把關愛付諸行動,時刻關注關心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并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平時,要多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呼聲,與學生成為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在思想和情感上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于接受教導,讓他們的心靈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三)愛學生,最基本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
在教育教學中,或許會遇到一些難教的學生,多次教誨仍不知悔改,個別教師束手無策,就會失去耐心,對學生進行侮辱,用難聽的話打擊他,甚至辱罵其人格,進行人身攻擊,這本身就是一種不稱職,這些學生其實就不像老師所認定的那么笨,那么無可救藥。所以,老師只有從心底里尊敬學生,愛學生,平日里多一些關心與問候,多一份禮貌與真誠,學生才會把老師當成可以信賴的人,師生之間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橋梁,學生才會尊重老師,才肯接受教誨。師愛是教師取得成功的法寶。
二、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來影響學生的心靈
德高為范,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把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社會的愛,對家庭的愛,對朋友的愛都化作對學生的愛并付諸行動,成為學生學習的典范。率先垂范就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用言行影響學生的行為,最終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一定的品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的形成需要老師有敬業(yè)精神,具備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眾所周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除了父母長輩等家庭成員外,就要數(shù)老師了。在學校,老師的言行學生都看在眼里,所以老師必須處處、時時、事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如果教師的言行不嚴謹,勢必會不知不覺地對學生健康的人格形成造成影響。畢竟學生的年齡還小,認知能力不強,對是非黑白、美丑善惡沒有成熟的判斷能力。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是高大的,他們認為教師所說的、所做的都是正確的,教師言行的好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潛移默化地模仿。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看似無關緊要,但當他們的有一定的認識能力,發(fā)現(xiàn)教師的行為是不規(guī)范的或者是錯誤的,這與他們心中教師的形象截然相反,他們就會陷入困惑,開始懷疑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產(chǎn)生負面的心理影響,那是相當可怕的!有的教師在課前不認真?zhèn)湔n,甚至上班玩游戲,或者做私事,上課時應付了事,甚至課上傳授了一些錯誤的知識,課后又不肯放下高貴的架子向?qū)W生認錯,將錯就錯,最后損害的還是教師的形象,損害的是教師的威信;如果教師能真正為學生著想,低下高貴的頭,知錯能改,學生不但不會嘲笑你,反應會更加尊敬你。教師尚可知錯能改,學生日后也會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這對于塑造健康的心靈大有益處。
古語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高尚師德不是朝夕之功,一天兩天不能養(yǎng)成高尚師徳,靠的是時時處處事事,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與師德相違背。如果教師在學校里教育學生要尊老愛幼,而教師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卻不尊老愛幼,不扶養(yǎng)老人,辱罵老人,搞家庭暴力,在公共汽車上不讓老弱病殘讓座,不自覺排隊,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甚至參加黃賭毒活動等,試問教師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學生做到呢?如果教師是一個品行不良的人,他的學生會是一個高尚的人嗎?所以老師只有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為人師表,學生才會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學生的品行也會得到健康發(fā)展,心靈也會得到凈化。
三、用教師健康的人格,影響學生的心靈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無私奉獻、敬崗敬業(yè)的精神。把教師當成自己的人生事業(yè),安教樂教,才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的付出,祖國的花朵才能健康成長。世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卻犧牲了自己,給祖國帶來了希望,因此教師的應該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不能只停留在知識的傳播層面上,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應教會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讓他們學會為人處世。新世紀的人才應該是德才兼?zhèn)涞纳掀?,不是有德無才的次品,也不是無德無才的廢品,更不是有才無德的毒品!教師有責任從自身做起,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從教素質(zhì),用愛心去溫暖學生、用行動去引導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讓愛心與美好心靈不斷傳承,為中國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