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儉
摘 要:電梯是高層建筑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機械設備,能夠為建筑住戶上下樓提供便利,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nèi)粘I钪幸豁棽豢苫蛉钡慕ㄖO施。一般情況下,建筑對于電梯功能的要求基本不存在差別,多是提供人和物的垂直運輸,而在一些特殊建筑中,需要采用特殊的電梯結構來保證其正常使用。本文對一種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的結構設計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專業(yè)建模軟件以及立梯驗證,就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進行了驗證。
關鍵詞: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結構設計
前言
電梯屬于一種以曳引機為主要動力的垂直運輸設備,常見于高層建筑,能夠用戶人員或者貨物的運輸。新時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電梯的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非常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chǎn)品。在部分建筑中,因為結構特殊,常規(guī)電梯的單開門或者前后雙開門結構并不能很好的滿足使用需求,需要技術人員做好電梯轎廂結構的合理設計。
1.電梯的發(fā)展
建筑施工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得高層建筑成為了城市建筑的主流,而在動輒數(shù)十層的高層建筑中,想要確保用戶的自由出入,就必然離不開電梯。簡單來講,電梯指能夠服務于建筑內(nèi)部若干特定樓層,轎廂運行在垂直于水平面,或者與鉛垂線傾斜角小于15°的剛性軌道中,一般都屬于永久性的運輸設備。電梯最早產(chǎn)生于19世紀中期,當時的電梯采用的是液壓系統(tǒng),在一些底層建筑中依然有所應用;19世紀80年代,電梯驅動裝置得到了改善,電動機可以借助相應的蝸桿傳動來帶動纏繞卷筒動作,使用平衡重來保證安全;19世紀末,摩擦輪傳動的出現(xiàn),使得電梯的提升高度得到了顯著改善,其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高層建筑中;20世紀末,永磁同步曳引機作為一種新的動力,被應用到了電梯中,相比較傳統(tǒng)電梯,這種新的電梯體積更小,能夠有效減少機房占地,而且能耗更低、效率更高,提升速度也更快,將高層建筑直接推進到了超高層發(fā)展的階段。
伴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電梯行業(yè)呈現(xiàn)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巨大的市場空間也使得很多全球知名電梯企業(yè)在我國建立起了獨資或者合資企業(yè),推動了電梯行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技術標準、管理理念和經(jīng)營模式不斷更新,電梯的質量和安全性顯著提高。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電梯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了幾個特點,一是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電梯群控系統(tǒng)的智能化程度可以得到顯著提高,電梯的運行管理更加簡單,運行安全性更強;二是曳引機、控制系統(tǒng)以及安裝裝置等的發(fā)展,使得電梯的速度一再提升,超高速電梯將成為未來高層乃至超高層建筑電梯的主流;三是藍牙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電梯中,能夠為信息傳遞提供便利,保證信息的質量;四是可視系統(tǒng)或者人機對話逐漸得到普及,使得電梯內(nèi)的人員能夠非常方便的與外界進行溝通,即便遇到突發(fā)狀況,也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保障電梯的運行安全[1]。
2.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結構設計
2.1井道布置
對于直角開門電梯而言,井道的布置非常關鍵,而其井道一般都比較復雜,需要設計人員做好電梯部件在井道內(nèi)部布設的分析和計算。而對照井道平面圖紙分析,電梯井道內(nèi)部的空間十分狹窄,在預留限速器安裝空間的情況下,如何對轎廂位置進行布設,也就成為設計人員必須關注的一個核心問題。如果將兩個對角進行抹角處理,可以近似將轎廂看做正方形,其導軌被設置在對角巷兩側,而考慮井道導軌和門洞位置的雙重限制,電梯開門并不能選擇常規(guī)的中分兩扇形式,只能選擇旁開兩扇。設計人員需要做好相關數(shù)據(jù)的收集工作,通過計算的方式,確定好轎廂中心和開門中心的偏移距離,這樣能夠避免轎門和導軌架的相互影響。從保證轎廂系統(tǒng)平衡的角度,在設計環(huán)節(jié)需要確定好其中心位置,明確在何處設置懸吊裝置才能保證安全。經(jīng)過全面系統(tǒng)分析,轎廂的中心為正方形幾何中心,而因為電梯采用了對重后置的方式,需要技術人員立足井道空間的實際情況,做好對重框架及轎廂側導軌架最小間距的計算,最終確定好對重的具體位置。
2.2結構確定
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系統(tǒng)包含的部件大致可以分為四種不同類型,一是轎廂圍壁,二是內(nèi)轎底,包括減震墊、地坎支架和焊接轎底,三是主體結構,如上下梁、側梁、拉條等,四是結構轎頂。在對其結構進行確定以及三位建模的過程中,可以從這些結構類型出發(fā)。
2.2.1轎廂圍壁
電梯轎廂圍壁包括了兩側開門的門楣和前圍壁、后側圍壁、左側圍壁以及左上角與右下角圍壁幾部分,為了保證轎廂結構本身的重量平衡和對稱性,可以將角圍壁和相連圍壁的夾角設置為45°??紤]到在實際施工中,井道內(nèi)部空間有限,而且轎廂門采用的是旁開結構,前側的轎廂門需要向井道左下角方向打開,左側轎廂門則需要向井道右上角方向打開。
2.2.2內(nèi)轎底
作為電梯轎廂系統(tǒng)中的承重部分,內(nèi)轎底的質量關系著電梯轎廂的運行安全,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內(nèi)轎底包含了減震墊、地坎支架和焊接轎底三個組成部分,減震墊一般選擇橡膠墊,能夠對振動進行吸收,地坎支架的作用是連接轎門地坎,保證電梯運行安全。普通電梯中,轎廂采用的是前開門或則前后開門,內(nèi)轎底對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結構比較簡單,而直角開門電梯的對角兩側為45°傾角,轎廂被固定在轎底上,廂門處于前側和右側,兩側轎廂門相互垂直[2]。為了保證重量的合理分布,需要對內(nèi)轎底中減震墊的位置進行優(yōu)化,具體如圖1所示。
2.2.3主體結構
主體結構即轎架,包含了上下梁、側梁、拉條等,是電梯載荷的主要承載部件,其不僅需要為電梯全部構件提供支撐,還必須能夠從容應對電梯運行中的各類工況載荷,這樣才能切實保證電梯運行安全。對于整部電梯而言,轎架的作用是承載轎廂,借助鋼絲繩或者相應的曳引鋼帶,沿著電梯導軌,于電梯井內(nèi)部運行。在轎架中,上梁和下梁都需要連接在側梁上,下梁與內(nèi)轎底的連接可以通過相應的橡膠減震墊實現(xiàn),下梁在轎架中的主要作用,是將原本需要轎底承受的載荷,傳遞一部分到側梁上,從而限制轎底變形的現(xiàn)象??紤]到轎門被設置在轎廂的前側和右側,從保證系統(tǒng)整體平衡的角度,需要在兩個轎門對側的下梁部分,設置相應的平衡塊懸掛裝置。設計人員可以將轎架中的拉條設置為斜拉式,兩端分別連接下梁安裝孔以及側梁身處的連接板。
2.2.4結構轎頂
轎頂在電梯轎廂中同樣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同樣會對電梯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產(chǎn)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在本文提到的直角開門電梯轎廂中,轎頂可以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前后兩部分轎頂為了能夠配合轎廂壁和內(nèi)轎底,對角同樣需要采用45°抹角設計,而依照直角開門的方向,需要在轎頂右側,設置類似于前頂?shù)拈T楣接口。同時,應該在轎頂對角45°的位置,設置相應的橡膠塊和防晃支架,做好固定工作,確保其能夠將轎架兩側的橫梁卡住,保證轎廂整體穩(wěn)定,避免其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左右晃動的情況。轎架中,上梁采用的是斜45°布設的方法,因為轎頂空間有限,加上轎廂整體的結構布局相對特殊,需要在中部轎頂?shù)膬蓚?,布置相互對稱的轎頂風機開孔,為風機的設置預留空間[3]。
2.3裝配檢查
電梯轎廂本身的零部件眾多,結構也相對復雜,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裝配檢查,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工作量巨大,還容易引發(fā)成本浪費問題。因此,對于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的裝配檢查,最終選擇了SolidWorks三維軟件,開展整體裝配,整個裝配環(huán)節(jié)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而且裝配過程中也可以隨時檢查,并沒有發(fā)現(xiàn)不同零部件相互干擾的問題,表明模型裝配合理。
2.4立梯驗證
電梯本身被應用在實際建筑工程中,而考慮到其轎廂結構的特殊性,在進行零部件加工及裝配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各種問題,為了保證電梯運行安全,需要在出廠前做好必要的立梯驗證。立梯驗證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對轎廂結構的合理性進行檢驗,判斷轎廂在實際安裝環(huán)節(jié)是否存在困難,找出有效的應對措施,為現(xiàn)場安裝施工提供指導。電梯轎廂的實物如圖3所示,驗證結果顯示,轎廂結構設計合理,在裝配過程中沒有發(fā)現(xiàn)部件存在任何問題,說明設計方案可行,轎廂能夠滿足實際需求[4]。
3.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提出了一種不同于常規(guī)電梯的直角開門電梯轎廂結構,并就其設計方案進行了分析,對照建筑本身的井道平面結構,對電梯轎廂的主體結構進行了明確,運用SolidWorks三維軟件,開展整體裝配檢查,再配合立梯實驗,驗證了電梯轎廂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希望能夠為特殊電梯轎廂結構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崢,吳奇兵,蔡景新.一種電梯可伸展護腳板的機-電設計方案[J].中國電梯,2019,30(07):27-30.
[2]高向革.一種電梯轎廂意外移動檢測保護裝置的設計[J].中國電梯,2019,30(05):27-28,43.
[3]穆洪彪,張含博,趙培余.一種電梯轎廂門鎖的改進設計[J].機電工程技術,2018,47(11):218-222.
[4]賈亮明.電梯空間裝飾設計初探[J].建材與裝飾,2018,(4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