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敏 鄭璟
2018年12月12日至14日,兒童圖畫書閱讀研討會在南京市國際博覽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主辦,江蘇省視訊傳媒有限公司協(xié)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800名學前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于12日上午舉行,由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孔起英教授主持。出席開幕式的有南京師范大學張序余副校長,臺北市立大學學前教育系系主任林佩蓉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杜悅艷副教授以及南京師范大學教科院學前教育系副主任、鶴琴幼兒園園長張俊副教授。張序余校長在講話中強調(diào)了兒童閱讀的重要意義,闡述了在兒童早期發(fā)展解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必要性,鼓勵南師大圖畫書研究中心為兒童閱讀做更多的推動和促進。杜悅艷副院長從兒童發(fā)展角度闡述圖畫書要關注兒童內(nèi)心的需求,分析圖畫書的課程資源價值,強調(diào)圖畫書教育需要理念和立場。
開幕式后,臺北市立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林佩蓉教授為與會者帶來了題為《幼兒圖畫書閱讀的理論與實踐——以臺北市信誼基金會附設實驗幼兒園的深度閱讀研究為例》的主題報告。報告介紹了其研究團隊依據(jù)國際閱讀素養(yǎng)測評項目PISA和PIRLS的數(shù)據(jù)分析,結合當下兒童圖畫書的研究趨勢,提出了“老師是不是能做到深度討論”和“孩子是不是能做到深度理解”兩個研究問題。林佩蓉教授通過錄像視頻生動地展示了其長達六年的研究過程。該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醞釀期,教師檢視圖畫書資源,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宜幼兒相互討論的繪本。林教授認為教師選擇的圖畫書需要更加聚焦,并且更有連貫性;教師的提問需要更精準,富有層次性。第二階段為發(fā)展期,林教授及其團隊深入研究了教師如何選書、如何提問等相關問題。首先,教師聚焦某一位作者,引導幼兒對該作者的系列作品進行討論;隨后教師可以參考PIRLS閱讀理解測評架構,對幼兒進行有層次的提問;最后師幼一起將圖畫書分類、排序、統(tǒng)整、歸納,進行跨文本的討論。第三階段為成熟期,林教授根據(jù)前期研究基礎,基于對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閱讀能力發(fā)展特點的分析,以幼兒的表達、理解、思考以及風格覺察四個方面為出發(fā)點,歸納出了不同年齡班幼兒的閱讀發(fā)展重點。
林佩蓉教授最后向大家介紹了臺北信誼實幼的“家長讀書會”組織。林教授指出,家長是推動閱讀最重要的對象,親子共讀的首要目的是讓家長親身體驗,從而更加支持幼兒的閱讀。其次,家長在此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繪本不只是適合幼兒讀,同樣也適合成人閱讀。成人可以通過繪本看見幼兒也認識自己。再次,通過家長讀書會的組織形式,引導教師關心幼兒的家庭背景、意識形態(tài)等,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成長。之后,林教授結合李歐·李奧尼的作品《田鼠阿佛》詳細地闡述了在幼兒閱讀過程中成人應該如何向幼兒提問。她認為提問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直接提問,第二層次為詮釋理解,第三層次為批判思考。
林教授在報告尾聲指出,她研究的初衷就是讓大家都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她總結了兒童圖畫書的價值:“書,不只是白紙黑字,而是由作者賦予了想法、情感、意義與價值,而孩子們也可以做得到?!?/p>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朱自強教授作了題為《圖畫書閱讀與兒童心智成長》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繪本閱讀的第一要義就是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就像給孩子們吃蘋果,蘋果好吃且有營養(yǎng),繪本也需要有趣且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隨后,朱教授從繪本閱讀與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思維發(fā)展、情感與道德以及繪本的文學性幾個方面講述了圖畫書閱讀與兒童心智成長之間的關系。
朱教授首先以“建構論”的語文觀來討論繪本閱讀對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建構論”的觀點認為語言有三大功能:傳達信息、認識世界、表現(xiàn)心靈。繪本閱讀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是繪本語言是文學的語言,而文學的語言是最好的語言;二是在促進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方面,繪本閱讀與其他文字的兒童文學閱讀不同,能發(fā)揮特殊的功能,因為繪本多了繪畫這一媒介。朱教授以一些經(jīng)典的繪本如《手套》《一寸法師》《拔蘿卜》等為例,闡釋了繪本圖書中語言文字和繪畫“文字”兩種媒介互動、互融,從而給兒童提供了發(fā)現(xiàn)語言的更多契機;給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搭建了更多的階梯;給兒童提供了更有價值的語言世界;還給兒童提供了有趣味的語言。
在繪本閱讀與兒童的思維發(fā)展方面,朱教授認為由于繪本的可預測性,孩子的聯(lián)想、猜測、判斷、推論這些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如從繪本《首先有一個蘋果》就可以看出繪本里的“數(shù)學”與幼兒的思維發(fā)展。還有一些繪本具有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信息,理出思路的過程就像論文的撰寫過程。繪本《我是大象》《好神奇的小石頭》里也可以看到繪本對孩子想象力發(fā)展提供的幫助。朱教授指出優(yōu)秀的繪本創(chuàng)作可以與孩子的獨特的感受性和身心發(fā)展特點相符合,極具童趣和啟發(fā)性。在繪本閱讀與兒童的情感與道德發(fā)展方面,朱教授以《彼得的椅子》為例,介紹如何運用繪本疏導兒童的情感,如以《毛頭小鷹》為例,培養(yǎng)兒童的自我價值感。此外,朱教授還為大家展示了他原創(chuàng)的繪本《會說話的手》,以及優(yōu)秀兒童繪本《好臟的哈利》《我的爸爸叫焦尼》等作品中蘊含的文學性、教育性、隱喻性,等等。
臺灣信誼學前教育研究發(fā)展中心研究員溫碧珠在其題為《圖畫書教學之路——從讀本分析到指導策略》的實務分享中,展示了課題《基于圖畫書類型分析的早期閱讀指導研究》中的“PCK理論”框架,即“What——早期閱讀內(nèi)容的知識”“Who——早期閱讀學習者的知識”“How——早期閱讀教學方法的知識”。她提出,早期閱讀首先要進行關于繪本的讀本分析,讀本分析決定了“教什么”“不教什么”“怎么教”和“什么時候教”;詩歌類、故事類、散文類、知識類四種圖畫書的文體特點對兒童發(fā)展具有不同的影響。南京曉莊學院教師、南師大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華希穎博士對此加以評析,她認為幼兒園繪本教學應持有兩個基本理念:一是尊重作品,在閱讀前重視文本分析;二是要尊重讀者,重視幼兒對文本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