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胡 曾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項 羽
◎〔清〕鄭板橋
玉帳深宵悲駿馬,楚歌四面促紅妝。
烏江水冷秋風(fēng)急,寂寞野花開戰(zhàn)場。
背景
一覽
項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項梁起兵吳中,梁敗死,籍繼為將,大破秦軍。鴻門一會,不聽從范增的建議,縱放劉邦歸去,造成楚漢對峙的局面。后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戰(zhàn)無不利。但垓下一戰(zhàn),楚軍瓦解,項羽自刎于烏江。
歷史
一葉
項羽是個失敗的英雄。但中國史學(xué)有個好傳統(tǒng),不以成敗論英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項羽的對立面是劉邦。劉項之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出爭為帝王的大戲。司馬遷為他們兩人都寫了《本紀(jì)》,而在整部《史記》里給未成帝者立《本紀(jì)》的卻只有項羽一人,可見他在太史公心中的地位。項羽是個悲劇人物,他的失敗緣于他人性的弱點(diǎn)。他學(xué)而無恒,不肯讀書,學(xué)兵法又淺嘗輒止;他性格殘忍,動不動就坑(活埋)俘虜幾十萬;他優(yōu)柔寡斷,鴻門宴放走劉邦,鑄成大錯;他個人英雄主義,常單騎殺敵,陶醉于自己的武功。這些都是他失敗的因素。但他卻在最后失敗的一剎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個自我。垓下受困,他毫無懼色,再發(fā)虎威,連斬數(shù)將。當(dāng)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圍時,便對敵陣中的一個熟人喊道,“你過來,拿我的頭去領(lǐng)賞吧”,說罷拔劍自刎。他輕生死,知恥辱,重人格。寧肯去見閻王,也羞于再見江東父老。他與劉邦長期爭斗,看到生靈涂炭,就說百姓何罪,請與劉邦單獨(dú)決斗。狡猾的劉邦當(dāng)然不干。這也看出他淳樸天真的一面。項羽本是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一支普通的反秦力量,后漸成主力,成了諸侯的首領(lǐng)。滅秦后,他封這個為王,那個為王,一口氣封了近二十個,他卻不稱帝,而只給自己封了一個“西楚霸王”。他有心稱霸揚(yáng)威,卻無意治國安邦,乏帝王之術(shù)。
可以看出來,太史公是以熱情的筆觸、惋惜的心情刻畫了這個人物。后人也紛紛從不同角度褒貶他,評點(diǎn)他,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唐代詩人杜牧抱怨項羽臉皮太薄,說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彼未睦钋逭諈s推崇他的這種剛烈:“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泵珴蓶|則借他來詮釋政治:“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xué)霸王?!表椨鹗且幻鏆v史的多棱鏡,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譜,滿足人們多方位的思考。
——梁衡《秋風(fēng)桐槐說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