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忠 江陵
摘 要:本文結合榮昌地區(qū)的鄉(xiāng)土文化,介紹化學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法和課程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在化學實踐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園情懷、化學核心素養(yǎng)和價值觀念。
關鍵詞:鄉(xiāng)土;化學;實踐課程
作者簡介:趙鵬忠、江陵,重慶市榮昌中學校教師。(重慶 榮昌 402460)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2016cqjwgz2026)的階段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4-0029-04
化學實踐活動是一項與化學有關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化學實踐活動以實踐為主線,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強調發(fā)展學生的關鍵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園情懷和社會責任。[1]
一、開展化學實踐活動的必要性
通過分析2016和2017全國高考乙卷化學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化學實驗題與生活密切相關,切實體現(xiàn)了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著重考察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而學生大多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解答,缺乏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給化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筆者設計和實施鄉(xiāng)土化學實踐課程,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不同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復雜任務,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1. 政策依據(jù)。《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要求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意見給高考的化學試題指出明確的方向,使高考的評價體系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這一核心功能,明確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文件要求,學校在執(zhí)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shù)厣鐣?jīng)濟發(fā)展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2]根據(jù)《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3]等綜合考慮來實施。要體現(xiàn)高考所承載的“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而且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要求構建好化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學會分析化學現(xiàn)象、解釋化學問題。
2. 理論依據(jù)。在認知心理學中,皮亞杰認為:學生在與外界相互作用時,學生會逐步發(fā)展起對外部環(huán)境的認知,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同化”和“順化”。[4]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知行合一”。社會實踐活動是很好的教育活動,能將問題情景化、具體化,使學生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發(fā)展。
二、課程結構
1. 課程目標。高中化學2018年考試大綱中要求化學科考試是為了選拔具有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測試考生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
教育部提出各學科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和價值觀念,其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包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
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而言,高中學生具備自我認知、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從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獲取使自身發(fā)展的知識和能力。因此,課程目標應著重考慮:首先,要加強學生文化修養(yǎng)。立足基礎知識,通過“水果電池”的化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課程中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能用化學方法解決生活的一些電池問題;掌握基本操作,通過測定賴溪河水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儀器的能力,能夠認真觀察、準確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科學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安富陶瓷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宏觀的物體分析微觀的微粒。其次,加強學生自主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查閱手冊、工具書及其他信息源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整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再次,增強學生社會責任。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和嚴謹?shù)目茖W品質;培養(yǎng)學生積極溝通、善于表達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園情懷和社會責任。
2. 課程內容。榮昌中學利用榮昌鄉(xiāng)土資源開發(fā)的化學校本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課程主要以實踐活動方式展開。根據(jù)活動的時間、地點,將化學實踐課程內容分為校園內化學實踐課程和校園外化學實踐課程兩大類。
校園內化學實踐課程是讓學生在校園內參與活動,高中化學實踐課程復雜多樣,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要求較高,因此在實踐課程中設計“水果電池的制作”“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測定”等內容。學生通過活動了解、感受、熱愛生活,同時也學會學習、生存。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來自于教材、網(wǎng)絡和校園等。化學實踐課程的資源要進入校園,學生也要進入社會。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活動和榮昌特色鄉(xiāng)土資源實地參觀學習活動。課程內容包含“瀨溪河水質調查”“安富陶瓷的制作和材料分析”“榮昌夏布調查”和“萬靈山泉水的凈化過程”等內容。
三、課程實施
榮昌中學化學實踐課程采取的是“走班”式教學,在高二上期和高二下期開設,其中大多數(shù)與化學實踐課程內容有關的知識點已經(jīng)在高一學習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沒有困難?;瘜W實踐課程的課程內容有時候需要周末開展,由于路途原因,有些內容需要半天時間,任課教師應向學校提出書面申請,得到學校的批準后,教師方可帶領學生離開學校進行化學實踐活動。其具體操作過程如表1所示。
在實施過程,學生完成相關的任務后,還要掌握背后的知識結構。在學習“水果電池”時,學生要通過化學方法做成水果電池。同樣,要了解最新的石墨烯電池特征,使學生的知識能力達到考試大綱的要求。在測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含量時,要讓學生的計算能力符合考綱要求,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相應的學科素養(yǎng)。
四、課程評價
《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改革學生評價方式。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筆者將評價內容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課程的評價,另一類是對學生的評價。
1. 課程的評價。要對課程本身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因此,可請專家、學校領導、同行針對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進行評價,評價表格如表2所示。通過課程評價表,教師要及時了解該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內容,了解實施過程是否與開設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相符合,積極調整課程結構,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充分利用課程資源,使課程結構更優(yōu)化,課程教學效果更好。
2. 學生的評價。由于實施的是活動課程,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在調研活動中采取觀察評價法判斷學生能否達成基本的化學學習目標,通過觀察訪談等方式記錄評價信息。比如:學生是否能夠對他人的優(yōu)秀表現(xiàn)表示欣賞,是否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是否能夠獨立判斷做出決定,學生是否愿意向他人提供幫助等。還可以結合化學實踐活動以及實驗操作討論體會和實驗得失,進行個人自評及小組內互評,提出改進意見。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交流匯報,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及教師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從知識內化到自我智能構建、智慧升華的喜悅,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黑曉霞.高中化學滲透實驗安全意識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踐研究[D].寧夏大學,2017.
[2] 何成剛.在教研工作落實立德樹人[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4.
[3] 祝成.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J].寧夏教育,2017,(1).
[4] 皮亞杰,認知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