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編者按:生活中的很多約定俗成其實都是有淵源的,你知道為什么流行歌曲大多都是三五分鐘嗎?你知道雷神的錘子和孫悟空的金箍棒誰更厲害嗎……這些看似很不可思議的問題,真的有人為我們解答,一起來解密吧!
為什么多數(shù)歌曲都是三五分鐘的長度?
流行歌曲的長度,要從唱片——也就是最初用來記錄聲音的工具說起。最初,唱片是圓柱形的,隨后變成了直徑十英寸的圓盤。這些每分鐘旋轉(zhuǎn)78圈的圓盤可以記錄的長度就是約三分鐘長。早期唱片對時長的局限性影響了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與制作,自此,三分鐘左右的時長成為流行音樂的慣例。一般的流行歌曲,其結(jié)構(gòu)都是由“引子—主歌—過渡句—副歌第二段主歌—過渡句—副歌8小節(jié)間隔—副歌—結(jié)尾”組成,這種形式剛好足夠表達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也不至于冗余。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大多數(shù)人上廁所的時間是3到4分鐘吧……
為什么一些日漫、日劇中的小偷形象是在鼻子處戴個打結(jié)的頭巾?
日本有一樣常見的日用品——手拭,是一種平日里用來擦拭汗水,或是在洗浴后用來擦干身體的四方形編織品。問題所提到的“小偷”形象,其戴在頭上的就是以鼻掛式包扎的手拭,流行于江戶年間,而這個形象自然也是取材于此。當時伴隨著幕府倒臺和明治維新,原本作為領(lǐng)主附庸而存在的忍者集團也隨之沒落,其中許多人為了生計不得不淪為盜賊。而他們在進行偷盜時,依然保持著過去執(zhí)行任務時掩面的習慣,只是道具從曾經(jīng)的精致面器和面具變成了簡單包扎的手拭,動漫也是受其影響。
如果在明朝有電視機,新聞內(nèi)容會怎么播?
1592年4月1日新聞聯(lián)播:倭寇入侵朝鮮,先鋒已至漢城。兵部發(fā)言人表示,大明一向主張各國在國際事務上應當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日本入侵朝鮮表示強烈的譴責和抗議。日方則表示,朝鮮是一個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日本對朝鮮的侵略與大明無關(guān)。究竟大明是否應該援助朝鮮?哪位將軍適合帶兵出征?關(guān)注我們的微信號,投出您寶貴的一票!您的留言還可能被陛下選中,從而獲得“仕途加速”大禮包!插播廣告:《金瓶梅(蘭陵笑笑生欽點演員版)》,今晚黃金時間,湖廣TV為您震撼上映!
從技術(shù)化層面看,是雷神的錘子厲害還是孫悟空的金箍棒厲害?
從材料上來講,錘子材料取自“將死之星”的恒星,密度不如白矮星但也接近了,姑且算作1000噸每立方厘米,按照錘子尺寸來說,重量至少在百萬噸這個數(shù)量級。而金箍棒重達13500斤,我們可以看出來,從強度上金箍棒不如錘子,甚至會被錘子碾壓!但是金箍棒有個特殊能力,簡直是一個bug,就是猴子分身手中拿的棒子屬性和特效是一模一樣的!我們假設(shè)猴子把自己的毛拔禿,猴子毛按照人頭發(fā)的密度來算(青壯年約65根每平方厘米),成人男性皮膚面積約19平方米,這樣計算為千萬只猴,手中棒子總重量達到了約六千萬噸!也就是說猴子的棒子在重量上可以碾壓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