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君
所有的藥都有服用時間。去醫(yī)院看病,醫(yī)生會囑咐一定要按時按量吃藥??扇绻恍⌒耐顺运帟r間,到底要不要補吃?專家指出,每種藥物藥效都有章法,補或不補各有講究。
首先,補不補根據(jù)時間算。漏掉的藥需不需要補上,可根據(jù)發(fā)現(xiàn)漏服藥的時間計算。一般來說,如果發(fā)現(xiàn)漏服的時間處于兩次用藥時間間隔一半內,可按量補服。如果超過此間隔的一半以上,一般不需要再補服。維生素和鈣片這些藥物如果忘記,一般不需要補,記得下回正常吃藥就行。
其次,補服藥后,下次服藥不能再按照平常的時間,而應保證服藥間隔,以免造成藥物濃度過高,增大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每天需要服用3次的抗生素,不是跟著三餐服用,而是每隔8小時服一次。如果早上7點吃藥,本應下午3點再服一次,若到了4點才想起來吃,那第三次服藥的時間也應向后推1小時。有些特殊情況,補服后還需要調整服用時間,以保證治療效果。例如進行移植和心臟瓣膜置換的患者需要長期服抗凝藥,如果漏服1次,在后續(xù)的12天內應逐步調整,直至恢復到原來的服藥時間。
另外,補服降壓、降糖藥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處理。如磺脲類降糖藥應在早餐前半小時服用,每日一次。萬一漏服了,如果能在午飯前想起,可根據(jù)血糖情況按照原來的劑量補服。如果時間已過午餐,就要視情況減量補服。
一些老人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每天要吃多種藥??衫先擞浶圆缓?,往往吃了上頓忘了下頓,或者吃了這種藥忘了那種藥。怎樣才能改善這種狀況呢?建立備忘錄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備忘錄可采取畫表格的方式,寫上日期、藥名以及服藥的時間,每吃一次藥,在相應的位置打上勾。這樣,吃沒吃藥、吃過幾次就可一目了然,避免重復服藥或者漏服。
也可以自制一種藥盒,把需要服用的藥物集中在一起,放在顯眼的位置,如電視機旁、餐桌上、漱口杯旁,方便找藥。必要時,可使用鬧鐘,每當吃完一次藥,在下次吃藥的時間點上設置鬧鈴,以便到時提醒。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常常拿出藥瓶就把藥盒和說明書扔了,時間長了,沒吃完的藥也不知道過沒過期,或者想要再次服用曾經(jīng)吃的藥時,卻因想不起藥名而無法購買。因此,不要忘記保存藥物的外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