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jié),那便是明教教主的歸屬問題。自從前任教主陽頂天死在密道中無人知曉后,明教上下為了教主之位鬧得分崩離析:紫衫龍王遠走海外,楊逍與韋一笑等教眾鬧得勢成水火,最具威望的鷹王殷天正更是率領一眾人馬出教自立?;蛟S是先入為主,覺得張無忌接掌明教理所當然,但其實冷靜考慮,張無忌若非是與明教各大法王、實權人物淵源深厚,獲得各大法王支持,否則僅憑解救光明頂之危就當上教主,也是難以服眾。
那么,不妨設想一下,假設沒有張無忌,明教也僥幸躲過了光明頂之圍,誰能勝任明教教主一職呢?小編推薦一人,定能讓明教上下滿意,這人便是殷野王。
一說起殷野王,大家或許嗤之以鼻。這個武功一般,也沒什么見識,全靠自己老爹威風的“黑二代”也能當明教教主?先回去把自己家里的那點家務事處理好吧!各位看官稍安勿躁,咱就一條條列出來為什么殷野王正是不二人選。
小說中,殷野王的出場很早,小說第三章就出現(xiàn)了。此時,殷野王接了一個任務,是從武當三俠俞岱巖手上搶奪屠龍刀。不過殷野王的武功欺負欺負江湖中的下三濫倒是可以,但真刀真槍干起來,還是俞岱巖技高一籌。面對不利條件,我們的殷野王也沒有莽干,選擇了智取,聯(lián)合妹妹殷素素發(fā)蚊須針毒害武當老三。
說起來,毒針、毒藥,行些卑鄙手段,也沒什么。但是,殷野王計謀得逞之后的那副丑態(tài),當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那人伸出左手食指,指著他臉,笑道:“嘻嘻!你這人怎地這般傻,不等我給解藥,卻將寶刀給了我?”俞岱巖怒道:“男兒一言,快馬一鞭,我答應以刀換藥,難道還抵賴不成?先給遲給不是一般?”那人笑道:“你手中有刀,我終是忌你三分。便說你打我不過,將刀往江中一拋,未必再撈得到?,F(xiàn)下寶刀既入我手,你還想我給解藥么?”
什么,你說這人太卑鄙無恥,不是當教主的料?相反,筆者倒覺得真是痛快,標準的反派發(fā)言,才符合教主的資質。這等出爾反爾的氣度,才是江湖第一大黑道應有的態(tài)度。不要以為明教出了一個張無忌,便人人都是善男信女了。而且,張無忌沒當多久教主,就被教內的少壯派給架空了,后來朱元璋、陳友諒見縫插針,就已經證明了張無忌那一套勸人向善的理論,根本不適合明教眾人的實際期待。明教需要的是能夠帶領眾人發(fā)展壯大的教主,而不是一個道德先生。
過了人性審查這一關,就該考慮考慮個人的能力與威望了。殷野王,白眉鷹王之子、天鷹教天微堂堂主。在明教上下,地位雖然不及幾位護法法王,但是隱隱然還是要高過五散人一籌:
他“殷野王”三字一出口,旁觀眾人登時起了哄。殷野王的名聲,這二十年來在江湖上著實響亮,武林中人多說他武功之高,跟他父親白眉鷹王殷天正實已差不了多少,他是天鷹教天微堂堂主,權位僅次于教主。
可見,殷野王的江湖名望,明教上下除了幾位法王,下面的人是買賬的。再說武藝,雖然前邊有過偷襲俞岱巖的不光彩事跡,但是要知道武當七俠也不是白給,能算計到俞岱巖武力與智謀是缺一不可的:
殷素素又問:“我哥哥好罷?”李天垣道:“很好!令兄近年武功突飛猛進,做師叔的早已望塵莫及,實是慚愧得緊?!币笏厮匚⑿Φ溃骸皫熓逵謥砀覀兺磔呎f笑了?!崩钐煸溃骸斑@可不是說笑,連你爹爹也贊他青出于藍,你說厲害不厲害?”
李天恒是天鷹教主這段話雖然有拍馬之嫌,但是殷天正率性耿直,斷然不會糊弄自己兒子。所以,可見不久的將來,殷野王便會繼承天鷹教教主之職,然后在明教各大法王爭斗不休之時,伺機而動,漁翁得利,奪取教主之位。而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時,天鷹教的表現(xiàn)便是如此:
張無忌順著他手指向東方瞧去,果見戰(zhàn)場數(shù)十丈外黑壓壓的站著三隊人馬,行列整齊,每隊均有一百余人。戰(zhàn)場中三派斗三旗,眼前是勢均力敵的局面,但若魔教這三隊投入戰(zhàn)斗,崆峒、華山、昆侖三派勢必大敗,只是不知如何,這三隊始終按兵不動。
蛛兒道:“那三隊人是天鷹教的。天鷹教雖是明教的旁支,但向來和五行旗不睦,你們若把五行旗殺光了,天鷹教反而會暗暗歡喜,殷天正說不定便能當上明教的教主啦?!?/p>
殷天正在四大法王中年紀最大,而且看他無時無刻都不在培養(yǎng)自己的兒子,可見這教主之位,與其說是殷天正想奪,倒不如是幫助自己的兒子成功上位。后來,當張無忌出現(xiàn)時,殷天正、殷野王也都曾動用長輩的關系,力薦張無忌執(zhí)掌明教??梢?,明教教主之位,對于殷家父子是看得很重的。
說回光明頂,在五行旗等明教勢力差不多消耗殆盡之時,張無忌突然出現(xiàn)接滅絕三掌,而在一切即將塵埃落定的關鍵時刻,殷野王又出來幫助張無忌。
殷野王嘿嘿一笑,說道:“滅絕師太,你有本事便打死這個少年。這少年若是活不了,我教你們人人死無葬身之地。”一說完,立時飄身而退,穿過人叢,喝道:“現(xiàn)身!”
突然之間,沙中涌出無數(shù)人頭,每人身前支著一塊盾牌,各持強弓,一排排的利箭對著眾人。原來天鷹教教眾在沙中挖掘地道,早將眾人團團圍住了。
這一系列的變故,可見是殷野王早有布置,只待六大門派與明教消耗差不多之時,然后出來摘桃子。那么,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顯而易見,既不是幫助六大派,也不是幫助明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殷野王千算萬算,算漏了兩個人。第一個人,便是橫空出世的張無忌。
張無忌的出現(xiàn)打亂了殷野王謀奪教主之位的步伐。他現(xiàn)身解救張無忌,也不是他聲稱的敬佩張無忌“少年英雄”。這一步的用意,一是看滅絕氣勢不濟,自己出來威嚇走滅絕自是大功一件。后來,滅絕第三掌,打在張無忌身上如同石沉大海,殷野王借機發(fā)揮,嘲諷滅絕是手下留情,給江湖人一個錯覺,以為是殷野王嚇得滅絕不敢出重手。這便無形地增加了殷野王在光明頂之戰(zhàn)的威望。再者,突然出現(xiàn)的少年,武功高強,但是接了兩掌,未必能接第三掌。此時出來解救,既可搶奪功勞,說不定還可收買這個來歷不明的少年。
直到后來,殷野王發(fā)現(xiàn)這個少年武功深不見底,莫名便起了殺心:
殷野王道:“曾兄弟,你師父是誰?”張無忌忙道:“不,不!你千萬不能叫我兄弟,我是你晚輩,你老人家叫我‘阿牛便了,我沒師父。”殷野王心念一動:“這小子的武功如此怪異,留著大是禍胎,不如出奇不意,一掌打死了他?!?/p>
有讀者讀到此處,覺得殷野王這個人簡直有毛病。難道他也不許光明頂有這么牛逼的人存在?如果順著之前的邏輯來盤一盤的話,就好理解多了。殷野王帶著天鷹教的一幫人,在做一件機不可失的大事,突然一個武功高強、來歷不明的人出現(xiàn)。萬一被他攪局,豈不是前功盡棄,如果有機會不如先下手為強,除掉這個不安因素。這么一來,殷野王這種態(tài)度的轉變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
但是,殷野王也沒有貿然動手,他展現(xiàn)出過人的一面:
殷野王眉頭一皺,心想:“定是洪水、烈火各旗怪我不救銳金旗,又起了亂子。倘若一掌打不死這小子,這時候卻沒有功夫跟他纏斗。不如借刀殺人,讓他去送命在韋一笑手里。
驅虎吞狼,一石二鳥,這等心機,實在是教主的上佳之選。
第二個人,便是我們本作的大boss成昆了。這時,他化名為圓真。跟著六大派的高手一起上山。殷野王怎么也不可能算到,少林之中這個名聲不顯的普通和尚武功這么高,稀里糊涂之下自己就被他重傷了。不過,換一種思路,或許是成昆察覺了天鷹教的陰謀,所以,找了機會重傷殷野王,才讓這一切都化作泡影。最后機關算盡還是棋差一招,可見,有時候當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今古傳奇·武俠版201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