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融合海洋文化的“包裝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研究

2019-04-01 02:22:52彭雅莉徐伶俐
設計 2019年5期
關鍵詞:海洋文化包裝設計教學

彭雅莉 徐伶俐

摘要:以湛江海洋文化為切入點,立足于文化傳承角度,通過對海洋文化形式、內涵、題材的挖掘,探究地方特色文化背景下的包裝設計教學模式。闡述了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案例,從理論知識講授、調研及元素采集、設計實踐、教學成果評價四個教學階段,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進行設計實踐。拓展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思路,提高學生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海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關鍵詞:包裝設計 海洋文化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2-0103-03

一、研究背景

湛江海洋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魅力,它是湛江人民依賴于海洋進行商品生產所形成的文化觀念和形態(tài),以物質和非物質的形式廣泛存在于民間藝術、地方產業(yè)、傳統(tǒng)技藝、生活形態(tài)(行為、語言、習俗等)當中。[1]湛江海洋文化在政治、經(jīng)濟、學術、藝術諸方面相對獨立、自成體系,頗具影響力,建立在這種文化基礎上的經(jīng)濟產業(yè),如海洋漁業(yè)、海洋手工業(yè)、海洋工業(yè)有力地推動著湛江海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涉及海洋人群社會特點和習俗的海洋社會和海洋文化,如海洋文學、海洋藝術、宗教、民俗、信仰、戲劇等作為文化產業(yè),其生存與發(fā)展亦是海洋開發(fā)中巨大的潛在資源。湛江海洋文化城市的興起,應傳承和拓展這種優(yōu)勢能的文化傳統(tǒng),并以之為基礎,重新建立、開拓新的空間,實現(xiàn)發(fā)展的新跨越。

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研究為特色的高等院校,包裝設計課程的設置也應緊緊圍繞海洋研究為中心,不僅要傳授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還要促進湛江地域文化的傳播及傳承,使其發(fā)揚光大,海洋文化是湛江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載了湛江人民最深厚的精神底蘊。本次包裝設計課程立足文化傳承角度,通過對湛江海洋文化的調研與分析,挖掘海洋文化的形式、內涵、題材,探討海洋文化在包裝設計課程中應用的思路和方法。全文展示了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背景、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課程作業(yè)案例分析等內容,體現(xiàn)了廣東海洋大學產品設計專業(yè)的海洋學科特色和應用性辦學理念,提高了學生對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了海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二、教學方法思考

本次包裝設計課程以海洋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為目標,力求從地域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價值,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新的演化和創(chuàng)新。課程采用“,二三”教學模式,即一個中心: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為中心;二個平臺:以實際項目為平臺,以設計競賽為平臺;三個結合:與海洋文化結合、與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結合、多學科交叉結合。同時,課程還實行教師與企業(yè)導師“雙師制”模式教學,企業(yè)導師在課程中與同學們進行包裝設計經(jīng)驗交流及包裝工藝、印刷知識的講解,以自身在企業(yè)實踐工作的經(jīng)歷引導學生。

三、課程的目的與意義

維克多帕帕奈克倡導設計師應當對人類真正的需要負責,具備社會意識和倫理意識,

在設計實踐中不僅要考慮商業(yè)利益,還需要兼顧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2]因此,包裝設計課程的目的不僅是提升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還將建立一個與地域文化、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工藝緊密相連的創(chuàng)作情境,強化學生的本土意識和文化自信,引導學生在社會文化的語境里認識設計的價值。

四、課程展開

(一)課程設置定位

包裝設計課程共計48課時,開設于本科生第三學年的秋季學期,采用小組單元式教學,以產品設計專業(yè)為例,每班大約30名學生,可分為5個小組進行研究,每個小組5-6名成員。課程共分為理論知識講授、調研及元素采集、設計實踐、教學成果評價4個階段展開,每個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均以講座、設計、討論、制作的形式循環(huán)展開,4個階段層層遞進、緊密關聯(lián),任課教師在授課之前就要對課程有明確的思路與構想,保證各個階段之間的連貫性(如圖1)。

(二)教學實錄

第一階段:理論知識講授(10課時)

包裝設計理論課程涉及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包裝歷史、設計方法、材料、工藝流程等內容的講解;二是以海洋文化為依托,從“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意思維”兩個角度對課程的結構進行解析;三是優(yōu)秀案例的分析講授。

方法:不同于實踐過程中對學生個體的具體指導,理論知識的講解采取集中講授和課堂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對包裝設計的基本認知與審美感受。同時,邀請在包裝設計領域中有多年設計開發(fā)經(jīng)驗的設計總監(jiān)及企業(yè)的設計部主管擔任課程的導師,對包裝的設計研發(fā)流程、設計材料、工藝流程及印刷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包裝設計的理論知識和市場概況。

第二階段:調研及元素采集(14課時)

“任何設計活動都離不開特定的社會文化體系,都不能脫離各自的民族精神。”[3]湛工海洋文化大多根植于鄉(xiāng)土生活,映射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希望與信仰,要設計出具有海洋文化特質的包裝,就必須對湛江的海洋文化和地域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能否有效地利用文化,是設計成敗的關鍵。[4]本階段學生必須深入當?shù)剡M行田野調查和元素采集,包括通過文獻、網(wǎng)絡資料、博物館等途徑認識并收集相關的圖文影像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對湛江各地市進行實地考察;拜訪相關的文化傳承人,讓學生能夠進行深入接觸、認知與體驗海洋文化。只有通過這種多維度的互動實踐才能提升學生對海洋文化的情感聯(lián)系和認同感,進而把感受、領悟、思考、情感帶進自己的作品之中。

湛江海洋文化包羅萬象,它是湛江人民在開發(fā)利用海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5]既包括了衣食住行、習俗、文學、藝術等外在形式,也涵蓋了認識、觀念、思想、意識等內在精神。同學們針對調研的結果,將海洋文化分為物質形態(tài)和非物質形態(tài),物質形態(tài)是顯性的,即各種直觀表層視覺元素,包括和海洋相關的建筑、景觀、工藝等具象視覺元素;非物質形態(tài)是隱性的,是更為油象的層次,如與海洋相關的民俗風情、宗教信仰、藝術精神、民間傳說等(如圖2)。在進行調研前,提到海洋,同學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魚、大海、船只、貝殼等這些海洋文化中的顯性元素,思維方式過于單一直白,隨著后續(xù)課程的展開,同學們將思維漸漸地拓展到隱性元素方面,挖掘海洋文化的內在價值,包括其背后所投射的歷史淵源、審美特征、文化內涵及象征意義,并對其進行新的演化和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學生們便能打破常規(guī),從全新的視角對海洋文化進行思考,并為后續(xù)的設計實踐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整個包裝設計課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階段:設計實踐階段(24課時)

這個階段主要由學生課堂探討,設計實踐為主。在前一階段調研、分析、總結、提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海洋文化的設計轉化理念、策略和方法,將海洋文化的外在美和內在精神內涵通過形態(tài)的推演融入包裝之中,包裝作品既要富有地域人文氣息,又要能夠真正與市場接軌。這一階段還需依托實訓活動等實訓形式,如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設計招標活動、同本地區(qū)的企業(yè)尋求合作契機、參與相關設計競賽等,將教學實踐中的設計成果和設計競賽的獲獎作品轉化為有形的商品,實現(xiàn)海洋文化創(chuàng)意資源從設計到產品、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6]通過這些實訓活動的組織和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市場意識,以下將選取部分課程設計案例進行展示說明。

案例一:海產品包裝設計(顯性海洋文化元素的應用)

本套包裝中大量使用了較為直接的、顯性的海洋文化元素如:魚群、船錨來進行表現(xiàn),包裝的主體色調采用了海軍藍及其同明度的色系,以較為明確的形象、重復的形式給觀者非常直觀的視覺沖擊,充滿了濃郁的海洋氣息(如圖3)。

案例二:茶葉包裝設計(隱性海洋文化元素的應用)

湛江的遠古先民很早就有從事海上貿易活動的記載,《漢書·地理志》就描述了粵出口船舶,“自合浦、徐聞入?!保白匀漳险先?、徐聞、合浦船行”之路線[7]。海上絲路的興起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繁榮,據(jù)記載,在廣東的中西貿易中,茶葉、絲綢和瓷器是通過海上絲路出口的主要商品,深受歐洲國家民眾的青睞。本系列茶葉包裝設計(如圖4)以海上絲路為主題,采用了極具意境和象征性的波浪形線條,既似海洋的縮影,又似茶園的寫意;線條上既有茶農在上面辛勤勞作,又有古船在上面行駛,正因為這兩點的結合,才使得中國茶口日在世界上遠揚。這種隱喻的表現(xiàn)手法并不是簡單地復制海洋文化中的表象元素,而是深入挖掘海洋文化中所蘊含的內在價值和精神內涵,是海洋文化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的更高層次與更高階段。

第四階段:教學評價階段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效果的客觀評定,是檢驗整體教學設計方案實施實效性的重要手段,具有檢查、篩選、反饋調節(jié)、展示激勵、積極引導的作用,對于學校教育來說,教學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湛江海洋文化資源作為課程資源與包裝設計整合后,更需要通過教學評價來對整個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做出綜合性的客觀評價,再根據(jù)教學評價對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提高包裝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以海洋文化為切入點的包裝設計課程教學評價應側重于課程實施質量和學習質量,由于其與傳統(tǒng)的包裝設計課程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運用傳統(tǒng)課程評價方法來對其進行評價顯然有失公允,需要建立一個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的,更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這是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檢查,也是提高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如表1)。

1.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在評價主體上要保證其多元化,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他評+任課教師評分+企業(yè)導師評分多種模式并存的形式,在表1包裝設計課程評價指標級評價機制構成表分值上按z門:4:3的比例進行計算,企業(yè)導師和任課教師一起會看、會聽、會審,評價更客觀、更科學,學生從中受益更大。

2.采取學習評價與學習成果展示有機結合的方式:課程結束后,學生通過在展廳充分展示課程學習的成果。每位同學要求在有限時間內清晰地表達設計邏輯和設計過程,并接受老師、同學、專家、企業(yè)導師的點評,老師和學生間可采取交接、討論、辯論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而學生的表達能力、引乍量、展示效果亦是決定最后成績的輔助參照因素。

3.構建反映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要兼顧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和實踐能力的評價,評價要側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將學生在課程過程中參加企業(yè)項目、設計比賽、大創(chuàng)項目的表現(xiàn)及成績納入評價的范疇。

結語

藝術源于生活,是一定區(qū)域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的反映,同時本區(qū)域的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又決定著藝術的特色和水平。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方向與本地區(qū)地理資源、文化資源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性。本次包裝設計課程研究以湛江海洋文化為切入點,對海洋文化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方式進行了理論探索及實踐研究,希望對海洋文化遺產在設計中的繼承和再創(chuàng)新提供可行性幫助及理論支持,探索出一條適應于海洋類高校的設計學學科研究路徑,為協(xié)助學校打造海洋特色高校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彭鴉莉,徐伶俐,胡曉濤,王先昌.湛江旅游六昂包裝設計中海洋文化符號構建分析[J].包裝工程,2018(01):60-65.

[2][美]維克多·帕帕奈克周博譯,為真實的世界而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66-67.

[3]陳瑰麗.試論中國當代設計藝術的文化歸屬問題[J].文藝評論,2006(03):79-80.

[4]趙競 阿麗莎 胡智藝.設計與文化的關系所引發(fā)的教育思考[J].設計,2018(04):60-61

[5]王海力.商品包裝設計中海洋文化符號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7(05):60-65.

[6]楊麗英.基于設計創(chuàng)新視角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以江蘇大學藝術設計教學為例[J].設計,2018(07):98-100.

[7]田若虹.嶺南文化論粹[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09):1.

猜你喜歡
海洋文化包裝設計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開發(fā)探析
沿海高校學生海洋觀培養(yǎng)與塑造淺析
求知導刊(2016年29期)2016-11-29 11:19:44
山東半島藍色經(jīng)濟區(qū)跨文化城市建設研究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3:07
九嶷山瑤族文化旅游產品包裝設計創(chuàng)意研究
基于綠色設計理念下的包裝設計研究
基于現(xiàn)代消費心理下的趣味性包裝設計研究
立體趣味性計算機包裝設計課程開發(fā)的研究與驗證
高碑店市| 康乐县| 西和县| 且末县| 赣榆县| 双桥区| 公主岭市| 旅游| 双牌县| 密云县| 江津市| 永年县| 南陵县| 商河县| 孝昌县| 崇左市| 凤庆县| 隆德县| 安庆市| 安图县| 乾安县| 鄱阳县| 大洼县| 营山县| 阿合奇县| 石屏县| 新干县| 池州市| 天门市| 吐鲁番市| 洮南市| 纳雍县| 土默特左旗| 依安县| 甘谷县| 濮阳市| 兴山县| 北流市| 于都县| 和林格尔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