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綏綏
Jirawat Plekhongthu
2018年IPA中國大獎賽自然花卉類第一名
90后泰國攝影師,熱愛拍攝動植物,作品多次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名次,相信“美存在于自然之中”。
在泰國攝影師Jirawat Plekhongthu的眼中,萬物有靈且美,而花朵之美尤甚。在他的作品《似水流花》中,絢爛的花朵如煙般散開,脆弱而易逝的美被凝固在了一瞬間的永恒之中。這組作品也贏得了IPA國際攝影大獎賽評委的青睞,一舉奪得2018年度IPA自然花卉組的第一名。
Q: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A:大家好,我是泰國90后攝影師Jirawat Plekhongthu,畢業(yè)于朱拉隆功大學的地理系。大學的最后一年,我選修了攝影課,這也成為了我走向職業(yè)攝影師道路的轉折點。從那時起,我發(fā)現(xiàn)自己熱愛通過照片和大家分享自然風光及野生動物之美,于是開始認真地對待攝影、學習攝影。作為一名全職攝影師,我的拍攝題材涵蓋方方面面。
Q:你從何時起開始拍攝花卉的?又是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對花卉攝影的興趣的?
A:自我兒時知道相機起,我就開始拍花花草草了。我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對花卉攝影感興趣,直到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次旅行過后相機里都會有很多關于花的照片,我才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的興趣。人們很容易被花的美麗所吸引,它們就像是自然之美的象征與化身,所以我最先感受到了它的美。
Q:在此次獲獎作品簡介中,你寫到這組作品的靈感來源于具有禪意的一句話,“過往已逝,前路未至,唯當下存于須臾”。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你又是怎樣通過作品闡釋這句話的呢?
A:2016年,我在寺廟修行了兩個月。在那段時間里,我嘗試了冥想,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間。我的師父告訴我,要在呼吸時只想當下,釋放自己對過去和未來的沮喪與不安,這樣才能更加清楚地看清當下,這也是最重要、最值得考慮的事情。這次的作品《似水流花》,我將丙烯酸顏料倒入水中,并捕捉下顏料落在花之前的一瞬間。在水中緩緩擴散的顏料代表著時間的流逝(試想一下過去與未來),相機拍下的一瞬間代表著現(xiàn)在,而花則代表著無常的人生。
Q:這組作品是如何拍攝的?
A:這組作品的技術靈感來源于我的一個魚類拍攝項目“暹羅斗魚的優(yōu)雅”。當我將藍色的魚藥墜入魚缸后,我發(fā)現(xiàn)魚藥的顏色在水中如墨水般散開,就像我“不受控”的思維一樣。與之相似,在《似水流花》中,我將顏料傾倒在水中的花上。為防止花在水中浮起,我使用了粘土作為花的基底。我把光源設置在了魚缸上方,同時選擇了完全透明的魚缸和清水,以保證最佳拍攝效果。
Q:你一般用什么器材拍攝花卉?
A:我的相機是尼康D850,鏡頭是尼克爾105mm微距鏡頭,此外也用高速同步閃光燈捕捉瞬間動態(tài)。
Q:你對未來的IPA參賽者有何建議嗎?
A:無論能否獲獎,一定要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一定要敢于在公眾場合展示作品,并且享受制作作品的每一個過程。
出自獲獎作品“似水流花”系列
出自獲獎作品“似水流花”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