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喜
當今社會,多元化文化產(chǎn)生了多元價值觀,受眾往往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在閱讀文章時,可能大家時常有這樣的感覺,讀到的內(nèi)容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俗地說,就是讓新聞宣傳直抵讀者的內(nèi)心。不能深入民心的新聞宣傳,傳播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如何更好地把檢察宣傳“寫進”尋常百姓的心里,使之有所觸動,有所感悟,有所行動,需要我們下大功夫去探索總結和實踐創(chuàng)新。
以“思想”走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要有深刻的理性和具體的實際行動。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提醒我們,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有著內(nèi)涵更豐富、水平更高的新需求,檢察機關如何向人民群眾、向社會提供更高品質(zhì)的法治產(chǎn)品、檢察產(chǎn)品,做好檢察主體工作是根本,做優(yōu)做強檢察新聞工作同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從事檢察新聞宣傳工作時,要心中有民、一心為民,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做宣傳不能一味追求“吸睛”“吸粉”,更重要的是從民眾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回答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著力滿足民眾精神、生活、價值等層面的需求,讓檢察工作走進人心、贏得人心。
以“專業(yè)”走心。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民眾法治意識逐漸增強,檢察機關辦案是否公平公正,越來越多的民眾將會拿著“顯微鏡”來審視檢察工作?,F(xiàn)在是說理的時代,檢察新聞宣傳要恪守法律精神,以法之名主動回應群眾關切,讓民眾看得見正義,展示新時代檢察機關高質(zhì)量、專業(yè)化辦案水平,彰顯檢察工作服務發(fā)展、服務民眾方面的獨特貢獻。用法講故事,用群眾身邊的事例釋法義,提升普法惠民生、助發(fā)展、促和諧的工作實效;用法解疑惑,對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運用法律專業(yè)知識回復群眾咨詢或疑惑,努力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用法做品牌,設立具有檢察特色的法治宣傳產(chǎn)品,使法治宣傳精準投遞,將法治送到群眾身邊、入到群眾心里。
以“技巧”走心。同樣的新聞素材,為什么有的文章讓人手不釋卷,有的文章卻令人不堪卒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宣傳技巧的成功運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寫作方式遠比簡單粗暴的灌輸更令群眾買賬。最高檢微信公眾號推出的“今晚九點半”欄目,深受讀者喜愛,它有兩個特點:一是語言樸實無華“如拉家?!保逊尚g語轉化為生活語言,用平等協(xié)商的口吻來交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容易拉近受眾與新聞宣傳的距離;二是敘事引人入勝“如講故事”,通過一個鮮活具體的案例,以小見大,以點帶面,使新聞更加可讀、耐讀、宜讀。將法言法語、權威解讀通俗化、鮮活化,讓民眾看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以“情感”走心。人是一種富有情感的動物,而這種情感又是共通的,富有情感的新聞宣傳,能使受眾的心靈產(chǎn)生共鳴,觸及其心靈最深處的角落。有“溫度”的新聞宣傳,更能激發(fā)人與人之間傳遞真情。我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受眾的“口、眼、耳、鼻、喉”,多方位把民眾帶入到一個個新聞事件中。對于檢察新聞宣傳來說,要深挖案件背后打動人心的故事,最大限度符合受眾的主體認識,或給人以啟示,或給人以警醒,這樣的宣傳更有生命力。如對“一號檢察建議”“趙宇案”“淶源反殺案”等的深度報道,一度引發(f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民眾紛紛對檢察機關的擔當作為點贊。
以“服務”走心。俗話說“酒香也要會吆喝”,好言好語也需要好的宣傳服務。據(jù)調(diào)查,在大眾傳媒迅速發(fā)展、受眾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受眾通過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來應對“信息超載”現(xiàn)象。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宣傳不但要“言之有物”,還要“傳之有術”。要注重受眾職業(yè)、年齡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制定宣傳方案,從需求角度推進出檢察新聞作品;要選擇可聽、可讀、可視性強的宣傳途徑,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出檢察新聞宣傳精品,讓宣傳與民眾更親密、更貼身;要突出“當下性”,對社會民眾廣泛關注的重大、特殊案件,第一時間開展個案宣傳,更好地滿足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檢察新聞宣傳是展示檢察工作的“窗口”和“門戶”,通過走心的工作實踐把檢察產(chǎn)品轉變?yōu)樾侣劗a(chǎn)品“飛入尋常百姓家”,以鮮活的檢察故事奏響全面依法治國、全民共同參與的時代強音。
觀點速遞
評論的最終目的是要說服人,對不同對象要靶向施策、精準發(fā)力。目前以移動互聯(lián)為主要特征的新媒體,可以點對點精準定位讀者,需求與反饋容易準確了解。從黨報評論角度看,這意味著評論要說服勸導的對象可以精細劃分,評論要解釋說明的問題可以準確定位,評論要引導批駁的觀點可以準確把握,無疑有助于深化黨報評論影響力。因此,黨報評論需借助全效媒體,細分受眾群體,針對不同對象,運用不同說服策略。
——崔士鑫,《軍事記者》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