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磊 朱毓春 解喻璐
在北京大學,清晨6:24:27,前沿交叉研究院的林同學已經(jīng)進入圖書館了。
在浙江大學,圖書館全年開館326天,來自電氣工程學院的柬埔寨留學生林同學,全年入館291天。
林同學說:“如果一整天沒課的話,我會從早上八點一直待到晚上十點閉館?!?/p>
林同學還說,“泡館” 期間交到了不少朋友,一起約自習,相互督促。
圖書館,大學的標配。對于不少人來說,最溫馨的晚安就是圖書館的閉館音樂。
復旦大學給“泡館”達人一個新詞:百攆不寓。
即每天都泡在圖書館直到閉館,被保安大叔攆一百遍都不肯回學生公寓。
本刊統(tǒng)計了14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已發(fā)布年度圖書館大數(shù)據(jù)的54份閱讀報告,
從借閱榜單來看,自然科學類和文學類是借閱量最大的兩大類別。
不過,中國礦業(yè)大學榜單顯示,借閱次數(shù)最高的是哲思類、經(jīng)濟類的圖書,
尤其是《烏合之眾》《資本論》《人性的弱點》等書,
借閱次數(shù)均高于文學類圖書的第一名,改變了往年文學類獨占榜首的現(xiàn)象。
礦大認為,這是學校長期堅持的閱讀推廣方向的影響。
在文學類書籍的借閱榜單上,近半數(shù)的閱讀報告中《平凡的世界》榜上有名,它是浙大連續(xù)8年的文學類榜首,同濟大學總結為“連續(xù)N年雄踞榜首”。
金庸、余華、東野圭吾是長駐榜單的高頻作者。在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金庸的作品在文學類借閱榜中占了絕對優(yōu)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本科生借閱TOP5中,前四名都是金庸的作品。同學感嘆:閱讀也是一種懷念。
在近半數(shù)閱讀報告中出現(xiàn)余華和東野圭吾。兩者不太一樣的是,余華的作品少而精,在各校的榜單上,上榜的多是一部作品,或《活著》或《許三多賣血記》。東野圭吾上榜較多的是改編成影視劇的《解憂雜貨店》、《嫌疑人X的獻身》,有時多部作品同時上榜。
自然科學類圖書的借閱榜,往往與學校的理工類學科設置和學科實力相一致,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工業(yè)技術方面的書是最忙的。在北京工業(yè)大學,書庫三層十二排四架的《數(shù)學分析全程學習指導與習題精解》全年都很忙;在國防科技大學,《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賽題與優(yōu)秀論文評析:2005年~2011年》、《線性代數(shù)學習指導》、《應用數(shù)學基礎》問鼎借閱榜。在北京理工大學,工業(yè)技術類借閱數(shù)目為70296本,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為30165本,文學類排第三19678本。北理工最受歡迎的書是《炸藥學》,據(jù)說這本書“反映了炸藥領域的新理論、新材料、新工藝,很多都是以前同類書籍未曾涉及的”。中國藥科大學年度最熱的三本書是《基礎有機化學》(第4版上、下)和《藥劑學》(第7版)。
在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分支領域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備受青睞。Python語言學習相關的書,在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高校上榜,其中國防科大榜單上Python相關書籍占五成,西電榜單上有三成。
梳理高校公布的閱讀榜單來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書單不走尋常路,體現(xiàn)出不一樣的閱讀風格,兩校列出的書目與其他高校重合率很低。
北京大學梳理的書單以代際劃分,列出了不同年代北大人的最愛讀TOP5。
00后:《愛的藝術》《1Q84》《太空探索》《共產(chǎn)黨宣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90后:《利維坦》《叫魂》《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長恨歌》《百年孤獨》
80后:《機器學習》《經(jīng)濟學原理》《馬克思傳》《思考,快與慢》《從大都到上都》
70后:《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工作》《天龍八部》《龍蟲并雕齋瑣語》《重構商業(yè)秩序》《變革的基因》
此外,北大列出了教參書中的“最”圖書:
最多課程指定——《論美國的民主》
最熱門通識課——《呼蘭河傳》
最“北大” ——《北京大學創(chuàng)辦史實考源》
最美——《詹森藝術史》
最長盛不衰——《光榮與夢想》
最高齡——The Philosophy of Fine Art
最“大塊頭”——《商周青銅器銘文選》
最有“愛”——《愛情心理學》
最美味——《時蔬小話》
最短題名——《看》
復旦大學把熱門圖書按照文科、理科、醫(yī)學分類。這些熱門圖書往往一書難求,唯有預約可解,不過預約的圖書借期只有2周,看大部頭的話,時間還真是緊巴巴!
文科:
《毛澤東選集》(毛澤東)
《張愛玲文集》(張愛玲)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新編》(俞吾金)
《社會研究方法》(巴比)
《第二性》(西蒙娜波伏娃)
理科: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費恩曼)
《數(shù)學分析》(程其襄)
《基礎有機化學》(邢其毅)
《微積分學教程》(菲赫金哥爾茨)
醫(yī)學:
《組織病理學彩色圖譜》(郭慕依)
《病理學彩色圖譜》(徐國成)
《局部解剖學》(康?。?/p>
《分子克隆實驗指南》(J .薩姆布魯克)
書神? 書蟲? 借閱達人
如果一年借閱200多本書的話,相當于一天多就看完一本書。從公布的閱讀數(shù)據(jù)來看,有些同學的閱讀量是驚人的。
在北京大學,名為“健強”的同學以1298冊次借書量傲居榜首,這在全國高校中也無人能及了。中國人民大學的謝同學,年度借閱是842冊次,復旦大學王同學借閱了721冊次,同濟大學周同學借閱679冊次。他們的借閱量都明顯高于本校同學。在廈門大學“書蟲”們是攜手而來了,舒同學借閱678冊次、徐同學借閱626冊次、陳同學借閱605冊次。此外,年度借閱量在500冊次以上的各?!伴喿x之星”還有:湖南大學的某研究生借閱625冊次,中國礦業(yè)大學孫同學借閱544冊次,浙江大學臺同學借閱516冊次,華中師范大學王同學借閱500冊次。
“我主要根據(jù)自己的學術興趣借閱書籍。我借的書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研究女性的書籍,因為我之前對女性文學以及女權主義感興趣;第二類是關于詞學,尤其是清詞方面的書;第三類是關于平常論文和畢業(yè)論文中需要的一些參考資料。”浙江大學的張同學說,其年度借閱書籍236冊次,是學校研究生組借閱的TOP3,“對于我而言,閱讀的最大收獲,是通過多讀書提升自己的鑒別能力,更好地評估當前的研究方向是否適合自己?!?/p>
國防科技大學的數(shù)據(jù)顯示,年度借閱前十的同學借閱量都超過了270冊次。海量閱讀,反映出閱讀達人們對未知的廣泛學習和探索。正如一位“書蟲”同學所說,閱讀是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對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十萬個為什么,對個人自我的內(nèi)部探尋,都可以在書的海洋中獲取。
小眾&獨特
與其他高校比起來,藝術類高校的借閱榜書單充分體現(xiàn)了專業(yè)特色,絕對小眾和獨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按圖索驥。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劇本選》
《外國當代劇作選》
《譚霈生文集》(譚霈生)
《論戲劇性》(譚霈生)
《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文集》
《四川好人》(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三毛錢歌劇》(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邁向質樸戲劇》(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易卜生文集》(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杜定宇)
中國美術學院
《美學散步》(宗白華)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中國國家地理》(李栓科)
《插畫大師蠶山作品集:奇幻插畫大師的靈感與創(chuàng)意》(蠶山)
《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xiàn)的心理學研究》(E.H.貢布里希)
《中國書畫》(鄭光興)
《遺產(chǎn)》(露圖·莫丹)
《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E.H.貢布里希)
《藝用人體解剖》(耶諾·布爾喬伊)
《新美術》(曹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