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靖超 三亞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
瓊劇,也叫海南戲或者瓊州戲,是海南本土的一種民間戲曲藝術,被認為是海南最重要的文化象征之一。除了在海南本地家喻戶曉,瓊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曾風靡一時。瓊劇源自哪里?關于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著“模仿說”、“土著說”、“外來說”等說法。其中以明朝正德年間海南島出現(xiàn)的“土戲”為起源的“土著說”影響最大。在瓊劇的發(fā)展相對艱難的今天,只有在源頭上找到它的根才能在這條發(fā)展道路上摸索出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探究瓊劇的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社會價值。
自秦漢之后,中原文化就隨著漢人入瓊而傳入,在這之后海南的本土文化與外來的中原文化處于和諧相融的狀態(tài)并共存于海南島。隨著??诘纳虡I(yè)貿(mào)易活動繁盛,整個海南島的文化教育、歌舞娛樂等亦開始興盛起來。到了元代,曲藝形式活動開始出現(xiàn)在海南。據(jù)瓊劇老藝人相傳,元代從內地被派遣來瓊的軍政人員隨行還帶著歌伎。與此同時,木偶戲從潮州傳入,據(jù)陳銘樞《海南島志》載:“戲劇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頭班演唱,來自潮州?!盵1]這里的手托木頭班即是指木偶戲,傳入海南后在漢族聚居處以“公仔戲”的名稱流行。
這些從古代就由大陸傳入的歌舞樂曲、青樓歌伎、木偶戲在海南的興盛為瓊劇的誕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之后,形成于宋末流行于元代的雜劇,明初由洪武軍人傳入海南島?!坝喝?,府衛(wèi)官盛服,至于東郊迎春館,武弁竟辦雜劇故事,會聚逞炫,俟祭芒神?!盵2]這種由武人扮演的雜劇及園游會,本地人稱之為“軍戲”。明萬歷以來,我國出現(xiàn)了一次戲曲發(fā)展的大變遷,雜劇漸衰南戲更盛,南戲聲腔成為了戲曲舞臺上的主流。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南戲空前發(fā)展。閩南粵東的梨園戲、關月戲、潮劇、高甲戲、白字戲和正音戲等隸屬南戲的派別戲曲都紛紛隨客商入瓊演出,本地人把以上劇種泛稱為閩廣戲。閩、廣等地的客商奉天后娘娘為海上保護神,而天后娘娘的神話發(fā)祥于宋朝的福建,后來隨著福建客商的海上活動因而傳播至沿海各地。天后的神話在元代傳入??诤?,福建客商就在白沙津西北角建起了海南第一座天后廟。每逢廟會時客商們便會集資聘請來自家鄉(xiāng)的戲班在廟前演出酬神。而來到海南的外地戲班除了在廟會演出以外,也在本地開班授戲,而海南本地人的學習參演后在鄉(xiāng)音混雜的情況下又吸收了本地的土調民樂,使得“閩廣戲”逐漸演變成了民眾口中的“瓊州雜劇”。根據(jù)康熙九年撰修的《文昌縣志》記載:“立春前一日,縣官至東郊迎春,里長各裝雜劇故事前導,男女聚觀?!庇纱丝梢姶藭r的雜劇已發(fā)展到瓊人“里長”來扮演,這便是瓊劇的雛形。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瓊劇的產(chǎn)生大部分雖然受到了外來戲劇的影響,但是其形成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本地經(jīng)濟和文化的興盛。
明末清初,海南的經(jīng)濟與文化已處于鼎盛時期。明代漢人遷入海南到了明末已有50 多萬人,先進的文化與技術也隨之遷入,糧食產(chǎn)量翻倍增長,經(jīng)濟得到大幅發(fā)展;手工規(guī)模的擴大商品生產(chǎn)也隨之發(fā)達起來。據(jù)《瓊州府志》記載,海南當時通商的港口多達28 個,并以??诟蹫橹行摹3私?jīng)濟,教育和文化也有很大發(fā)展,當時海南所辦州學、縣學、社學、義學、衛(wèi)學、書院等教育機構200 多所。教育發(fā)展蓬勃的海南當時賢才輩出,登進士者64 人,中舉人者595 人。大學士、尚書、侍郎、御史等三品以上的官不下10人。著名的清官海瑞、“嶺南巨儒”鐘芳、詩人王佐、教育家王弘誨、音樂家汪浩然等一批海南杰出人物的政績、學術成就當時在全國甚有影響。
“奇甸太平今有象,和聲夜夜?jié)M忠州”(明.姚守轍《金雞獻瑞》),明末清初群眾性的歌舞活動風行,特別體現(xiàn)在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民歌廣為流傳,這其中有改編外來唱本的《梁生歌》、《王昭君歌》、《七姐下凡》等,也有根據(jù)海南本地的真實故事或者傳說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歌,如《妚燕哭夫》、《刈麻歌》、《從六含冤歌》等。此時海南商品經(jīng)濟的飛快發(fā)展以及文化活動的日益興盛更是幫助了敘事長歌在民間的快速流傳,成為了其流傳的必備條件,再加上外來劇種的頻繁傳入,本土戲劇的形成也成了必然。但是不管在什么樣的文化背景下,一個劇種的誕生絕非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過程。所以要說非要把瓊劇的誕生界定在某個特定的年月是不必要的,只能為其劃定一個較大的歷史范疇。據(jù)陳銘樞《海南島志》記載:“海南之戲劇,在元代已有手托木頭班之演唱……明之中葉,土人仿之,而土劇遂興。”“明中葉”后“土人”才“仿之”,[3]所以從這里就能知道土劇的形成應在明中葉以后。模仿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才能“土劇遂興”。
明末清初,潮、閩、廣劇種都使用弋陽腔,并傳到了海南保留在了土戲里。早期的土戲有一唱眾和的幫腔和鑼鼓打擊樂的喧囂,這些都是弋陽腔的主要特點。除了弋陽腔,余洵慶的《荷廊筆記》以及馮夢禎的《快雪堂集》都記述了昆曲在廣東已傳唱頗廣,而昆曲所用的昆腔也從廣東傳入了海南,昆腔的長短句曲牌《哭相思》《泣顏回》等都曾在土戲中使用。海南本土的民歌、歌舞八音、祭祀齋樂和這些從大陸傳入的弋陽腔、昆腔融合之后,形成了曲牌聯(lián)套體的音樂結構。清朝康熙至道光年間的土戲一直處于鼎盛狀態(tài),在藝術成分方面也有較大的進步。到了道光十五年的土戲唱白全用“正土音”海南話,板腔、曲牌、器樂也由曲牌聯(lián)套體向板腔體過渡。既有弋陽腔、昆腔的曲牌,也有南戲的集曲,而這其中更多的是海南本地民歌雜調、歌舞八音、道教祭樂,演出腳本也開始有文字記載。
清咸豐年間,演唱梆簧聲腔的粵劇開始傳入海南。在這之前,廣劇藝人李文茂帶領梨園弟子響應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后清政府嚴禁廣東本地戲班繼續(xù)唱戲,甚至開始取締粵劇組織、捕殺粵劇藝人。迫于生存壓力,所以使得許多粵劇藝伶輾轉來瓊。據(jù)瓊劇老藝人介紹,當時在這些逃亡來瓊的粵劇藝人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其真名不詳?shù)摹笆遄小?,其戲路寬廣,生旦角通吃,而且既精通打擊樂,又能吹管拉弦,海南本土藝人們稱他能坐十五交椅,所以得名“十五仔”。他來到海南后,潛居在??诓⒃O館教戲,培養(yǎng)了一批唱演梆簧聲腔的弟子,在這之后又有以梆簧聲腔為主的廣府班、下四府班來瓊。梆簧聲腔是板式體結構形式,由梆子和二簧腔組成,它的傳入促使了土戲聲腔加快并由曲牌聯(lián)套體轉變?yōu)榘迨阶兓w。板式變化體最大的特點是形式運用、內容表達靈活自由且不受曲牌聯(lián)套體固定格式的束縛和限制,更多是以上下對稱的七字句為基礎的各種板式變化為特征[4]。這種結構形式大多是從民歌中吸取精華部分演化而成,因為它的句數(shù)長短伸縮極為自由,為土劇藝術開辟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然而板式變化體并不需要完全替代曲牌聯(lián)套體,兩者在風格上各有所長,在后來瓊劇的演唱中也可看出二者已處于互補不足的和諧狀態(tài)。
因此,從閩廣戲的傳入、模仿木偶戲以及海南土戲的誕生這幾個關鍵點的發(fā)生時間來看,閩廣戲的傳入并不單指福建、廣東的戲曲,這其中還包括大陸其它地區(qū)的唱腔與戲曲元素在閩廣地區(qū)盛行后與閩廣戲本身的元素一同傳入海南的過程,并且這不只是發(fā)生在一小段時間內,而是從表演形式到聲腔變化在一直不斷地傳入海南并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土戲對木偶戲的模仿也混跡在這之中??梢哉f瓊劇是以土戲為出發(fā)點,不斷地學習、模仿和吸收外來戲曲的元素,并與海南本土八音、民歌土調相互融合,才逐漸成長為今天我們看到的瓊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