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恒
(玉林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廣西 玉林 537000)
乳腺癌是婦科疾病中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增大、飲食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乳腺癌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廣發(fā)婦女的身心健康[1]。有研究提示,早期發(fā)現乳腺癌對降低病死率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關鍵作用?,F階段,檢查乳腺癌影像學方法有超聲、X射線鉬靶等,上述兩種影像學技術均是篩查和確診乳腺癌的有效方式[2]。本次研究為進一步分析超聲檢查對乳腺癌早期診斷價值。選擇80例乳腺癌患者及同期乳腺良性病變患者76例作為觀察對象,望能為相關研究工作者們提供參考。詳細研究報告如下。
將2014年6月—2018年11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超聲檢查乳腺癌患者80例作為觀察主體,入組患者均通過手術病理確診,年齡范圍介于38~65歲,平均(41.54±1.57)歲;浸潤性乳腺癌55例、導管內癌20例、粘液癌5例;病灶直徑小于2cm。另取同期乳腺良性病變患者76例作為對照組,年齡范圍介于38~66歲,平均(41.87±1.60)歲;纖維瘤46例、腺病27例、導管內乳頭狀瘤3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顯示無顯著差異(P>0.05)。
兩組患者均接受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探頭頻率設置為5~12MHz,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患側手臂向上伸展,抬高乳腺、腋窩完全顯露;以乳頭作為中心,做橫向掃查和輻射掃查,包括整個乳腺及其附件區(qū)域,對病變位置、鈣化情況、回聲、血流信號進行了解,依次按照外上象限、外下上限、內下上限、內上象限和乳頭順序實施掃描,完成掃描后記錄超聲結果,最后出片。
(1)比較兩組兩組影像學腫塊特征。超聲檢查診斷乳腺癌:動靜脈有血流信號,尤其是動脈;出現低回聲團塊,團塊形狀為不規(guī)則且回聲不均和邊界不清晰;低回聲區(qū)域后衰減及低回聲團塊橫縱比小于1;低回聲團塊中有強回聲光點,較微小,出現該征象提示惡性鈣化。(2)經Adler半定量方法分析兩組血流信號變化情況,共0~Ⅲ級。
本次研究選取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展開χ2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
乳腺癌早期患者影像學腫塊邊界不清晰、形狀不規(guī)則、砂粒樣鈣化以及后方回聲減弱特征均比乳腺良性病變患者要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影像學腫塊特征分析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血流分級主要為Ⅱ級、Ⅲ級,僅有少部分為0級、Ⅰ級,與對照組對應數據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信號情況分析比較[n(%)]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人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均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乳腺癌患病例數呈現上升趨勢,且患病年齡趨向年輕化,目前以及成為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疾病,成為了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嚴重威脅女性身體健康。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指出,乳腺癌可經篩查及時發(fā)現,接受早期治療,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隨著我國醫(yī)療事業(yè)的進步,早期乳腺癌檢測過程中,開始應用超聲檢測技術,有利于提升乳腺癌早期檢測有效率以及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在當下環(huán)境背景下,乳腺癌高發(fā)性以及危險性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經前瞻性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及時發(fā)現乳腺癌,促使患者盡快接受早期治療,減少乳腺癌對身體的危害[3]。
早期乳腺癌指臨床上和組織學上還處于早期階段,TNM分期屬于Tis~Ⅰ期,癌瘤完全還在乳房組織內部,一般其直徑<2cm,且與皮膚筋膜不會出現粘連,沒有腋窩淋巴結轉移的現象。此外,臨床上觸診不容易發(fā)現包塊為陽性特征。目前,臨床上,若發(fā)現乳房皮膚出現橘色皮樣病變,或者是腋窩淋巴結轉移,可將之歸為非早期乳腺癌。當癌細胞脫落時,游離癌細胞會隨著淋巴液、血液傳至全身,發(fā)生轉移,疾病發(fā)展至該疾病,已經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早期乳腺癌體征或癥狀并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在常規(guī)體檢或乳腺癌篩查中發(fā)現,乳腺癌典型體征為乳頭溢乳、乳腺皮膚變化、乳頭或乳暈出現異常等,嚴重損害婦女的身心健康。
通常而言,開展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和非早期乳腺癌患者診斷方面,漏診均有可能發(fā)生,而造成漏診的原因很多,如患者身體較為肥胖、乳房相對大,這樣的情況導致乳房質地較為致密。因此,若觀察到乳房乳腺內腫塊較小時,和表面皮膚距離較遠,目前外科檢查技術很難檢測出來,也就存在了一定的漏診情況。臨床實踐研究表明[4],東方女性乳房大部分為致密性腺體且多呈現扁平,顯影效果并不理想,觀察到的腫塊也比較靠后,且沒有明顯鈣化,造成早期乳腺癌檢查漏診的情況發(fā)生。超聲診斷時應用高頻率探頭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現象相結合復合技術。主要依靠超聲診斷及時的高分辨檢測乳房內由于組織出現粘連、牽拉形成病灶形態(tài)邊緣胡不整齊的狀態(tài)。經測量縱橫比,觀察到針尖樣的鈣化點表現為單發(fā)或簇發(fā)形態(tài),多普勒血流顯像能反映病灶中的血流灌注以及特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超聲診斷中腫塊邊界不清晰、形狀不規(guī)則等特點;另外血流分級中主要以Ⅱ級、Ⅲ級為主,與對照組對應數據比較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乳腺癌乳房腺上皮細胞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發(fā)生基因突變,導致細胞增生失控從而引發(fā)惡性腫瘤。加上增生細胞惡性繁殖,對乳房血流信號形成較大的影響,血流信號也可作為診斷早期乳腺癌的指標之一。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技術可作為診斷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檢測方法,其超聲檢測特征以及血流分級與乳腺良性病變差異大,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