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在每一個瞬間都認真度過
在每一片風景都駐足停留
這是一個以快為尺度的時代,對速度的欲求填滿了地表的每一處角落,地球和我們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越來越承載不起。生活需要慢下來,給自己也給地球一個喘息的機會。
喘息不是精神懈怠,不是時光虛拋,而是厚積薄發(fā),是在每一個瞬間都認真地度過,在每一片風景都駐足停留。生活的慢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tài)。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就像一條向時間深處前行的文化之河,緩慢堅實地流淌??旃?jié)奏的生活,往往會把人限定在一個固定的軌道,一個狹窄的視角。走入人類歷史的深處,那些佇立至今斑斑可觸的文明遺跡,把外部時間數(shù)千年的文明旅程濃縮為一次性呈現(xiàn)。與之相比,當下的時空促迫、生活困頓何足道哉?如果所有的人類活動,在地球上一晃而過,不留痕跡,毫無傳承,則文明之光無從談起。文化之慢,奠定了文明之基。這就是在文化中找到生活的慢。
在指標化生存的現(xiàn)代社會,那些無法量化考核的傳統(tǒng)審美項目,如昆曲、書法和茶文化,從外部形式來看,共同的特點也是慢。身處其中,輕搖蓮步、緩鋪紙硯、細細品咂,人會從數(shù)字績效的管理中擺脫出來,沒有理論硬塊和思維板結(jié),只是清新靈動的自我舒張。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往往在各種流水化生產(chǎn)線上,在張惶失措中忙碌完一天又一天?;貧w心靈,體驗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熟悉的安詳,才能聽到自己生命的原始節(jié)奏。傾聽自己,并不是執(zhí)著于“我”,而是觀察生命狀態(tài)能夠擴展和超脫到什么程度。當你坦然地接受終局,無所依歸的心靈有了歸宿,亦可在喧囂的現(xiàn)代文明中保住自己的本性不失,在人生的風吹浪打中閑庭信步,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讓生命的雜音歸于寂滅。這是在回歸心靈中找到生活的慢。
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生存方式的慢,經(jīng)久而醇厚,展開為文化的慢、審美的慢、心靈的慢,就是更深厚博大的慢生活。
(南亭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