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龍
近年來,得益于農業(yè)機械化的發(fā)展,玉米的產量有較大的漲幅。魯?shù)榭h小寨鎮(zhèn)位于縣城的西部,整個地形呈狹長形,最高海拔2679米,最低海拔1520米,光照足,年均氣溫14.7℃,無霜期289天,常年降雨741毫米,是典型的干熱河谷山區(qū)立體農業(yè)鄉(xiāng)。小寨鎮(zhèn)有利于玉米生長的自然條件,但是在推廣玉米栽培新技術的同時,如何防治病蟲害一直是農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本文就玉米種植技術和種植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的病蟲害問題進行介紹,希望對農民朋友們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玉米的生長過程
玉米的生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苗期段、穗期段和花粒段。在苗期階段,主要的蟲害是棉鈴蟲和粘蟲,可以噴灑阿維辛硫磷溶液來進行防治。一般每畝地使用50%乳油稀釋1000倍兌水50升的噴霧即可。穗期階段是玉米生長的黃金時期,這時它的雌穗和雄穗會逐漸地進行分化,所以要適時追施穗肥,為玉米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yǎng)料。這一階段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像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螟等。在花粒階段,玉米會經歷開花、散粉、吐絲、受精一系列的過程,是成籽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農民應當追施粒肥,促進玉米產量的提高。
2栽培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
2.1土壤翻耕不夠深
玉米的植株面積較大,根系起到支撐植株的作用。如果翻耕時,深度達不到12厘米,會導致玉米扎根不深。如果玉米的根系不夠發(fā)達就會導致水分和養(yǎng)分吸收不足,特別是頂部無法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在惡劣天氣下還會被風刮倒,影響產量。
2.2栽培方式不夠精細
玉米既是一種糧食作物,又是一種經濟作物。目前,當?shù)氐挠衩自耘喙芾矸绞饺耘f比較粗放,機械化程度比較低,勞作強度大,但玉米的產量卻不盡如人意。因此,應實現(xiàn)粗放型生產模式向精細型生產模式的轉變,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2.3 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
玉米的種植歷史由來已久,但農民們多數(shù)還是憑借經驗進行種植。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諸多的問題,比如錯過玉米的最佳種植期,或種植的太過于密集以及施肥過多等等。盲目地追逐高產會降低玉米對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和土壤的肥力。所以應當采取科學的栽培技術,根據(jù)當?shù)貧夂蚝铜h(huán)境來選擇不同的玉米品種。
3玉米的種植技術
3.1土地整理
整理土地是將上一個季度的地塊進行徹底的翻整。利用農業(yè)機械將農田里大塊的土塊打成碎土,因為大塊的土塊不能很好地將玉米種掩埋,土壤越是細碎越有利于種子的萌芽和根系的發(fā)展。整理后的土地要較為平整,沒有高低不平的狀況。再就是將玉米稈及時運走,因為玉米田表面覆蓋秸稈會影響玉米的呼吸,容易使玉米種子霉爛。土地的平整可以讓每一株玉米都充分地吸收水分,避免因為缺水導致的干枯和水分過多導致根系潰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3.2優(yōu)選良種
在玉米播種時,應根據(jù)當?shù)氐沫h(huán)境和土壤條件來選擇種子。好的玉米種應當具有較強的抗倒伏、抗病菌的能力,優(yōu)先選擇高產、晚熟、雜交的種子。要對選擇的種子進行三個階段的處理,浸種、曬種和拌種。常用的藥物一般是衣劑、沼液等。無論是浸種還是拌種,對玉米粒采取晾曬,不能在陽光下暴曬。
3.3掌握好播種時間
玉米的播種時間比較長,掌握好播種的時間可以促進玉米的快速生長。正常情況下控制在谷雨前后,因為和大豆、小麥等作物相比,玉米的生長周期較為短暫。如果播種時間過早,雨量太多會降低產量;如果播種時間太晚了,溫度太低又會凍死幼苗,果粒不夠飽滿。
3.4科學合理施肥
施肥可以保證種子生長過程中的所需要的養(yǎng)分,能保證種子更好的成長。施肥可以給種子提供需要的微量元素,增強幼苗的抗病性,保證玉米生長過程中養(yǎng)分充足。常用的肥料有復合肥、尿素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要根據(jù)玉米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合理搭配使用各種復合肥,有效提高玉米的總產量。
4幾種常見的玉米病蟲害防治
4.1絲黑穗病
絲黑穗病禍害的是玉米的穗子,有時導致顆粒無收。這種病的形成原因是細菌在玉米幼苗時期入侵玉米芽鞘而引起的,危害非常大。發(fā)病的玉米植株要比正常的植株果穗短小,并且頂部無抽出的花絲。根源是種子抵抗力太差,被土壤中的細菌感染。解決的方法就是選用抗病性較高的良種。
4.2蚜蟲
蚜蟲又成為膩蟲,是一種黑色的小蟲子,容易聚集在一處吃玉米葉。其繁殖速度非???,危害極大??梢圆捎蒙锖突瘜W手段來對其進行防治。蚜蟲的天敵非常多,可以利用步行蟲、異色瓢蟲捕食蚜蟲,也可以用敵敵畏和馬拉硫磷乳噴等化學手段來對蚜蟲進行消滅。
4.3大斑病和小班病
大斑病和小班病主要是危害玉米的葉子,有時也危害苞葉和果實。發(fā)病早期呈現(xiàn)水浸狀,逐漸變?yōu)榛疑蜕罨疑jP于大斑病和小班病的防治,主要是在發(fā)病初期,用75%濃度的500倍液百菌清進行噴霧治療,如果是發(fā)病嚴重,可以每隔7天進行一次噴霧治療。一般三次可以完成治療過程。
4.4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種褐色的小飛蟲,是玉米地的主要病蟲害。它分布在玉米葉片上,有時鉆入植株內破壞玉米穗。解決方法是用硫酸磷顆粒放到玉米的中心位置,每畝地2千克左右。也可以將新硫酸乳劑噴灑在葉片的中心位置。
總之,玉米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直接關系到農民的收入。玉米的病蟲害具有種類多、繁殖快、發(fā)病率高的特點。因此在不斷提高玉米的栽培技術的同時,也要完善對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作者單位:657105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小寨鎮(zhèn)農技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