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肥
一說起“江南”兩字,心里再有多少煩惱,也會柔軟起來,好似午后的一縷光透過窗簾,折射在書案上,使得晉唐時期的書帖也有了些鮮活。
先秦時期,江南屬百越之地,被中原稱為“吳越”,已有眾多古越族在此生息。從唐宋起所賦予江南的文化,讓江南從一個地理名詞真正變?yōu)橐粋€包含著美麗、文氣與富庶,被世人不斷向往和憧憬的詞。
如何愛江南,山川之美,古來共淡。用文化熏陶著,有了歷代文人歌詠,才賦予江南如此的美好,如白居易的《江南好》成了歌詠的詞牌一般。
對于常年生活在江南古鎮(zhèn)的人,往往喜歡在常坐的地方迎接八方來客,坐一宿,望一宿,遐思一宿。紹興、南京、烏鎮(zhèn)、南潯、同里、周莊、錦溪,似乎每一處都有故事,每一處都有文人出沒。
而西塘就有“一宿”的含義。元初西塘,因市集在西,以市得名為西塘。相傳春秋時期伍子胥開鑿伍子塘以興水利,引胥山之水直抵西塘,故亦稱西塘為胥塘。
又傳西塘春秋時期范蠡與西施曾途經(jīng)此地投宿故名西塘。西塘有家酒吧寫著:只負責愛情,不保證其他。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眼前出現(xiàn)一葉扁舟,正緩緩前行,穿過古橋,隨著流水往前,船艙里西施偎在范蠡身旁,笑靨如花。黃昏的燭光亮起,兩岸的灰墻黛瓦向后退去,煙雨朦朧……
在富春江邊,也許就是有了“一宿”,嚴子陵就不愿意離開了,放棄仕途,隱居釣臺,一桿風月,一蓑煙雨,使得歷代文人來到釣臺,留下2000多首詩文。
最可津津樂道的“一宿”可謂南京的秦淮河畔了。秦淮河,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唐以后改稱秦淮。她孕育了古都的古老文明,明末清初秦淮河畔極富盛名的秦淮八艷的故事更是讓十里秦淮增添了色彩。
金陵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難怪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林逋,漫游江淮后隱居杭州西湖,結(jié)廬孤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以湖山為伴,與范仲淹、梅堯臣有詩唱和,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布衣終身。更有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把吳越之地的美女與風景自然結(jié)合一起。
歷代文人愛酒、愛吃的真是不少。出名的東坡肉就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研究出來的菜肴。秦淮八艷中的董小宛據(jù)說還是一位女廚師,發(fā)明過董肉、秦淮董糖等。清代的袁枚也是典型的吃貨,罷官回家,用做官所得的俸祿在南京買了一座園,世稱“隨園先生”,遇到好吃的菜,就讓廚子學著做,為一菜肴的做法,可以折腰,還有可愛處,藏有一枚書印“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
江南,民國以來的文人也有不少,紹興的魯迅,硤石的徐志摩,嘉興的王國維,烏鎮(zhèn)的茅盾、木心,朱家角的陸士諤,金澤的許崇德,南匯周浦的傅雷……
其實這里的古今風土人情、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大江東去……請問君:你心中的江南,是不是讓你醉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