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亮,劉帥,陳永軍
(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8450)
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喬木,又名紅皮松、短葉松,裸子植物門松科,樹皮深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規(guī)則較厚的鱗狀塊片,種子褐色,卵圓形或長卵圓形[1],生長于海拔1 000~2 600 m的山地,分布于燕山北部、陰山、陰南丘陵、鄂爾多斯、賀蘭山。中國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等地均有分布,是中國北方廣大地區(qū)最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2]。油松為陽性樹種,深根性,喜光、抗瘠薄、抗風,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鈣質(zhì)黃土上,-25 ℃的氣溫下均能生長[2]。油松樹干可提取松節(jié)油,割取樹脂,樹皮可提取栲膠,松節(jié)、花粉、針葉均可入藥[1]。油松造林技術(shù)研究較多,韓杰成在青海地區(qū)研究了覆蓋地膜和覆蓋禾草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3];李春雷研究了油松容器苗的育苗和造林技術(shù)[4];師雪梅、師雪村分析了西北干旱地區(qū)油松造林不易成活的原因和造林技術(shù)措施的探討[5],但是對栽植深度在不同坡向?qū)υ炝殖苫盥实挠绊懷芯磕壳斑€沒有相關(guān)文獻資料。
研究地點位于河北省木蘭林管局燕格柏林場林區(qū),該林區(qū)地處內(nèi)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匯接地帶,地貌類型以山地為居多,海拔高度在900~1 200 m。屬于寒溫帶向中溫帶過渡、半干旱向半濕潤過渡、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全年無霜期67~128 d,年平均氣溫-1.4~4.7 ℃,極端最高氣溫38.9 ℃, 極端最低氣溫-42.9 ℃,≥0 ℃的年積溫2 180 ℃,年降水量在380~560 mm。林區(qū)土壤母質(zhì)包括殘坡積母質(zhì)、坡積母質(zhì)、黃土母質(zhì)、沖洪積母質(zhì)、洪積母質(zhì)、沖積母質(zhì)、風積母質(zhì)。土壤包括棕壤、褐土、風沙土、草甸土、沼澤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7個土類,林區(qū)喬木樹種主要有落葉松、油松、樟子松、白樺、云杉、山楊、蒙古櫟、五角楓、椴樹、榆樹、山丁子、山梨等。灌木主要有銹線菊、映山紅、山杏、胡枝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鐵桿蒿、薹草等。
造林用油松苗采用3年生(1+2)油松營養(yǎng)杯苗,苗高30~40 cm,營養(yǎng)杯基質(zhì)為田園土,營養(yǎng)杯高15 cm,直徑10 cm,在造林前1 d營養(yǎng)杯澆一次透水。標準地土質(zhì)為棕壤,土層厚度為40~100 cm。
本試驗在2017年4月進行,在河北省木蘭林管局燕格柏林場五號溝流域內(nèi),選擇陽坡、半陽坡、半陰破、陰坡4個坡面,每個坡面在上、中、下3個坡位(相當于12次重復),分別設(shè)置4塊樣地,用1、5、10和15 cm等4個栽植深度梯度造林,共建立樣地48個,樣地長10 m,寬10 m,栽植深度測量以營養(yǎng)杯基質(zhì)面為基礎(chǔ),分別向下栽植1、5、10和15 cm,樣地內(nèi)造林點配置為2 m×2 m,即株距和行距均為2 m,每個樣地內(nèi)栽植油松營養(yǎng)杯苗25株,全部試驗共栽植苗木1 200株。2017年10月調(diào)查造林成活率,分析造林成活率的差異情況。
通過10月的成活率調(diào)查和數(shù)據(jù)匯總處理,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
表1 栽植深度在陽坡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 %
表2 栽植深度在半陽坡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 %
表3 栽植深度在半陰坡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 %
表4 栽植深度在陰坡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 %
將表1~表4不同栽植深度的成活率進行平均數(shù)計算得到表5。
表5 栽植深度對總平均成活率的影響 %
根據(jù)表1~表5可明顯看出,栽植深度不同,造林成活率不同,栽植深度對造林成活率有顯著影響即栽植越深,造林成活率越高,栽植15 cm時造林成活率最高,達到98.4%,栽植1 cm成活率最低只有94.4%。同時,坡向和坡位對造林成活率也有顯著影響,坡位越高成活率越低,在坡向上陰坡、半陰坡、半陽坡、陽坡造林成活率逐漸降低,為驗證試驗結(jié)果對成活率的影響顯著情況,采用方差分析法,對不同栽植深度(每個栽植深度12次重復)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是否顯著進行分析。
表6 方差分析
由表6可看出,F(xiàn)0.01(3,44)=4.260 6 造林成活率與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關(guān),造林栽植深度越深,造林成活率也越高,栽植深度10 cm和15 cm造林成活率相差不大只有0.3個百分點,栽植深度1 cm、5 cm和10 cm成活率相差相對較大,分別達到1.9個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栽植深度達到10 cm以上,再深栽對成活率的影響則變化不大。產(chǎn)生此結(jié)果的原因主要是試驗地區(qū)降雨量低,特別是華北北部地區(qū)春季“十年九旱”,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因此,造林后水分條件成為影響造林成活率的關(guān)鍵因子,陰坡的土壤水分條件好于陽坡,下坡位好于上坡位,越是陽坡和上坡位水分作為限制因子的表現(xiàn)越突出,因此造林成活率陰坡高于陽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土壤越深水分條件越好,而通過深栽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土壤水分,減少營養(yǎng)杯所攜帶水分的損失,深栽到一定程度,水分條件變化不再明顯。在實踐中,越深栽,需要挖栽植穴越深,造林成本也越高,因此,在造林綠化時,根據(jù)對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陽坡深栽、陰坡適當淺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適當淺栽,可以在保證成活率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造林成本。3 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