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李清,江燦,廖文霞,楊瀟,朱丹
聲帶息肉為耳鼻咽喉科常見的疾病,治療方式以全麻支撐喉鏡下聲帶息肉激光纖維摘除術為主[1-3],術后常規(guī)需要使用抗水腫、抗炎藥物[4-7]。本研究就1例女性行聲帶息肉摘除術后甲潑尼龍琥珀酸嚴重過敏性休克進行如下報告,以期為臨床提供相關參考。
女,30歲,2018年10月15日因“聲嘶半年,加重1月”,就診陸軍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纖維喉鏡提示:雙側聲帶見息肉樣隆起,聲帶動度好,閉合欠佳。門診以“雙側聲帶息肉,慢性咽喉炎”收入病房。自訴青霉素、頭孢類藥物過敏史。有剖宮產史,否認使用過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病史,否認傳染病史。于2018年10月17日16∶00在全麻支撐喉鏡顯微鏡下行雙側聲帶息肉激光顯微摘除術,手術順利,于18∶25安全返回病房,術后予心電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持續(xù)低流量吸氧2 L/min,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治療,未見不良反應。
于2018年10月18日10∶02開始靜脈輸注第1瓶液體,為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甲強龍,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生產,批號AG3959)80 mg+0.9%氯化鈉溶液100 mL,使用可調式普通威高單頭輸液器以每分鐘60滴的滴速輸入約15 mL,于10∶08病人突然訴心慌、氣短、心悸、胸悶、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全身冒汗,查體:全身皮膚蒼白濕冷,雙上眼瞼水腫,四肢厥冷,脈搏細速,意識清楚,全身黏膜無發(fā)紺。立即停止輸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注射液,將剩余藥液打包放冰箱保存待送藥劑科檢驗,保留穿刺留置針,更換輸液器,用10 mL空針經留置針抽出殘留藥液及血液共8.5 mL,重新建立靜脈通道并快速輸注復方氯化鈉注射液500 mL,持續(xù)中濃度吸氧5 L/min,測得體溫36℃,心率11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壓測不出,血氧飽和度65%,末梢血糖9.7 mmol/L。10∶10病人突然暈厥,呼之不應,血氧飽和度下降至46%,立即給予簡易呼吸器輔助呼吸,大聲呼喊后逐漸清醒。予地塞米松5 mg+0.9%氯化鈉溶液5 mL靜脈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 mg+0.9%氯化鈉溶液10 mL靜脈注射。于10∶30病人再次出現惡心嘔吐,予鹽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行床旁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未見明顯ST-T改變,測股動脈血氣分析:鉀離子2.4 mmol/L、pH 7.4 mmol/L、血二氧化碳分壓30 mmHg,予10%氯化鉀溶液10 mL+0.9%氯化鈉溶液500 mL靜脈注射。于10∶40測得血壓60/30 mmHg,予鹽酸多巴胺180 mg+50 mL氯化鈉溶液以10 mL/h靜脈泵入,每5分鐘測血壓以調整鹽酸多巴胺泵入速度。于11∶09分復查動脈血氣分析:鉀離子3.2 mmol/L、pH 7.36 mmol/L、血二氧化碳分壓30 mmHg、血氧分壓110 mmHg,再次予10%氯化鉀溶液+0.9%氯化鈉溶液500 mL靜脈注射。于11∶20插入尿管,監(jiān)測尿量。
經上述治療后血壓95/51 mmHg,血氧飽和度99%,搶救成功。14∶30病人生命體征正常,查靜脈血生化、腎功能、肝功能均無明顯異常,未訴不適。
后期治療抗水腫、抗炎、抗過敏藥物更改為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更換藥物后無不良反應。于2018年10月20日病人復查纖維喉鏡無異常,余無不適,康復出院,1個月、3個月后隨訪恢復良好無異常。
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是一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成分為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輔料為磷酸二氫鈉。在耳鼻咽喉科通常用在急性炎癥以及聲帶息肉術后抗炎、消腫、抗過敏,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得知此藥本身也會引起過敏,國內曾報道過幾例過敏現象[8-13]。本例過敏病人為女性,確診聲帶息肉,既往有頭孢及青霉素過敏史,未使用過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無食物過敏史,在使用該藥第6分鐘時出現逐漸加重的過敏性休克,病人輸注該藥前未輸注其他藥物,經本院藥劑科、檢驗科將剩余藥液及輸液器內藥液進行成分、雜質及熱源檢測,結果:藥液澄清、PH值正常,證明藥液本身及輸液器無致敏源及細菌存在,經多科診治后確診為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過敏反應。
本例發(fā)生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藥物不良反應時,立即組織科室搶救小組按照過敏性休克搶救預案進行搶救[14-15],根據過敏反應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升壓、擴容、建立雙靜脈通道、生命體征監(jiān)測、呼吸器輔助呼吸、吸氧、電解質監(jiān)測、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等措施,并積極尋找過敏原因,經醫(yī)護配合及時搶救,病人康復出院。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工作人員應提高用藥警惕,使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時注意用藥前須詳細詢問過敏史;用藥開始控制輸入速度,用藥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不良反應,重視病人主觀感受[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