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
向來以“大膽直言”著稱的法國“平民議員”弗朗索瓦·魯芬近日因為“工資連中國人都不如”而惹火上身,引來法國多位政要對其“歧視亞洲人”的批評。
據(jù)法國RT電視臺10日報道,執(zhí)政黨“共和國前進黨”議員羅斯和代歐菲娜·歐在推特上感嘆魯芬“拿錢不出力”。羅斯說:“難得在議會席上見到魯芬!他享受著津貼卻投身到公路電影和電視活動中?!贝鷼W菲娜·歐則稱魯芬“在議會上就像一個‘幽靈議員,但靠出書和拍電影大賺外快”。對此,魯芬在8日一段公開視頻中回應(yīng)稱他只領(lǐng)法定最低工資,是國民議會里“成本最低的成員”。他強調(diào)拍電影及寫書的酬勞都捐給了慈善組織和政治運動,還自嘲道:“按照這個標準,我還不如一個‘在國民議會工作的中國人,甚至不如印度人、孟加拉人……”
“工資不如中國人”的說法為魯芬招來“種族歧視”的猛烈抨擊。亞裔混血議員代歐菲娜·歐質(zhì)問魯芬是否認為“中國人就該是廉價勞動力”,并稱他的言行是“歧視亞裔最好的例子”。“共和國前進黨”議員阿維阿也指責魯芬說:“魯芬的種族偏見和刻板印象很好理解:就是廉價便宜等于中國人。那以后呢?如果他工資變高了,就說自己是猶太人?”法國政府發(fā)言人格里沃也批評說以前就知道魯芬是個“煽動者、民粹主義者、反議會制者”,現(xiàn)在他又“陷入卑劣的種族主義”。
隸屬于左翼政黨“法蘭西不屈服”的魯芬向來作風特立獨行,在2017年當選議員時就保證只領(lǐng)取法定最低工資,將剩余收入進行捐贈。作為馬克龍高中同學的他從不穿西服打領(lǐng)帶,議會主席多次點名批評他不把襯衫塞進褲子的著裝問題,因而獲得“平民議員”稱號。針對此次歧視危機,有網(wǎng)友為他打抱不平:法律規(guī)定議員每月的津貼為7239.91歐元,魯芬履行承諾只拿最低工資(1498.47歐元)而捐出其余部分,的確收入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