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中學校園霸凌事件中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問題

2019-03-09 11:29:39王芳芳
大經(jīng)貿(mào) 2019年12期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越來越多關于中學校園霸凌事件的新聞被曝光。人們感到震驚的同時,也紛紛開始思考校園霸凌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中學校園霸凌現(xiàn)象地產(chǎn)生除了我們通常認為的與學生自身道德素質(zhì)、家庭教育方式、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之外,還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之間發(fā)生霸凌事件實際上是由施暴者先天或成長中習得的攻擊性行為、受害者的自卑或某種缺陷以及旁觀者的冷漠共同構成的。因此在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時,不能片面地從道德修養(yǎng)、家庭教育、學校氛圍、社會壞境等方面入手,而應該深入分析霸凌事件中每一個相關者卷入霸凌事件的原因及其曾經(jīng)或當下存在的某種心理健康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尋找有效處理校園霸凌事件的措施。

【關鍵詞】 中學生 校園霸凌 心理健康 教育

一、校園霸凌的概念

關于校園霸凌概念的界定,重點是對“霸凌”的理解。霸凌(bully)一詞來源于西方,是對英文單詞bully的音譯。挪威著名學者奧維斯認為“霸凌是指一個人長期處于他人的負面言語和行為當中,并且遭受到了傷害?!比毡菊牟渴≡?996年、2006年對霸凌概念進行了兩次修訂后認為“青少年遭受到的讓他們感受到被傷害的行為都可稱為霸凌行為?!蔽覈_灣地區(qū)的學者明確界定“霸凌屬于暴力行為,形式包括肢體、語言、關系上的排擠,或是通過其他方式給他人精神或身體施加壓力,并且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強迫被害者反復遭受攻擊的行為。”綜上我認為校園霸凌是指通常發(fā)生在校園中或校園附近的學生與學生之間因某種矛盾所引起的一方對另一方在肢體或心理上造成傷害的行為,通常情況下有一個或多個施暴者,而受害者往往只有一個,且施暴者的體格往往更加健壯或在某一領域更強勢。

二、中學校園霸凌事件產(chǎn)生的心理因素

導致中學生校園霸凌事件產(chǎn)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從家庭關系、學校氛圍、社會環(huán)境三大因素入手,探究中學校園霸凌事件產(chǎn)生的心理因素。

(一)非正常家庭關系造成的心理疾病埋下霸凌隱患

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大多來自具有某種缺陷的家庭,例如父母離異、留守兒童、單親家庭、極其貧困家庭、家庭成員中有殘疾或違法犯罪者等等,這樣的中學生通常處于周圍人的嘲笑之下。他們既可能是長期處于被欺辱狀態(tài)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欺辱他人的施暴者。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關愛缺失

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家庭問題。從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來講,家庭關愛的缺失會導致他們無法滿足歸屬與愛的需要。這種缺失性需要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如果這種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滿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教育方式

Baumrind在 1978 年首先提出父母教育方式(Parenting style)的概念,他通過父母對子女控制程度將教育方式分為權威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權威專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方式都容易導致校園霸陵事件的發(fā)生。

權威專制型教育方式的父母通常認為只有嚴苛的教育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長成才。在這種嚴苛且權威專制的教育方式下,學生通常會缺乏主見、膽小怯懦。另外一些家長長期對孩子實施暴力,而這種情況則非常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叛逆和暴力傾向,甚至養(yǎng)成用武力解決問題的不良習慣。這兩種家庭教育方式的學生在校園霸凌事件中通常是被欺負的對象或?qū)嵤┍┝Φ娜恕7湃涡徒逃绞酵ǔJ潜O(jiān)護人因忙于工作或其他事情無暇顧及學生或太過寵溺而放任其做任何事。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生很容易自私、狹隘,缺乏包容心,在學校遇到矛盾和糾紛時往往也會有暴力解決問題的傾向。

(二)唯分數(shù)論的校園環(huán)境加深的心理不滿引發(fā)霸凌行為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資源有限,高校選拔的依據(jù)通常是學生的分數(shù),因此人們衡量學生的好壞、學校的實力往往都是以學生的分數(shù)為標準。這也就使得學校、家長和學生個人都更重視分數(shù)的高低,而忽視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為了升學率,很多學校按照學生考試分數(shù)排名劃分班級。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需要承受極大的學習壓力,長期處于這樣壓抑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更容易抑郁、厭學或是通過自殘、施暴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成績差的學生由于得不到學校、老師的重視,往往會自暴自棄、甚至更早的步入社會,習染不良的社會行為。這樣唯分數(shù)論的校園環(huán)境也是引發(fā)霸凌事件的重要因素。

(三)不良社會風氣形成的心理扭曲誘發(fā)霸凌傾向

當前社會,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得到了明顯地改善。但是人們的精神生活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還存在諸多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目前我國的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還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國家的管控力度不夠,市場上出現(xiàn)了許多帶有暴力傾向的書籍、影視作品,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身心健康。中學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對許多事情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極容易去模仿書中描述的行為。另外,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與普及,中學生更容易獲取各種資源,這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可另一方面問題少年也更容易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習得更多的霸凌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霸凌行為的蔓延。

三、處理中學校園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方法

(一)受害者的信心重建與心理輔導

1.及時安撫學生的身心,重建學生的安全感與自信心

在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后,受害者往往會產(chǎn)生極大的恐懼,嚴重缺乏安全感。因此,處理中學生校園霸凌事件時,首先要安撫受害者,給予盡可能多的關愛,讓其感受到來自周圍人的善意和愛,從而逐漸恢復受害者的自信心。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細心關注受害者的一舉一動,避免其因受到欺辱、暴力而選擇自殘或自殺行為。

2.進行心理輔導,引導學生消極報復心理

在校園霸凌行為中,有一類學生屬于受害者兼施暴者。他們開始通常都是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由于遭受霸凌后沒有及時地得到相應的心理輔導,漸漸地從長期的欺辱、壓抑中爆發(fā),通過對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施加暴力以宣泄內(nèi)心的憤怒,最終從受害者變?yōu)槭┍┱?,并給他人帶來極大的傷害。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必須要及時的對受害者進行心理輔導,從而消除其報復心理。

(二)施暴者攻擊行為的干預與消除

1.運用暫時隔離法干預施暴者的行為

對于校園霸凌事件中的施暴者,一定要使其受到相應的懲罰。如果沒有受到處罰,只會助長其向他人施加暴力的行為,并使其通過施暴宣泄內(nèi)心壓抑的習慣得以強化。因此在對施暴者進行處罰時可以采取暫時隔離法。對于施暴者,教師也可以采取暫時隔離的措施,從而改變其攻擊性行為。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有效地終止某些不良行為,還不會傷害學生的身體和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本身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這種方法不僅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加劇其孤僻、冷漠的性格。

2.運用交流法了解學生的施暴動機及不良心理

沒有無理由的惡,面對每一起霸凌事件,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施暴者做出這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后的原因。了解原因并不是要無條件的原諒,而是從根源上找到解決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避免施暴者再次對他人實施霸凌,同時也能從根源上幫助施暴者治愈心理健康問題。當前大多數(shù)學校都是借助學生間的交流活動,讓施暴者談自己做出這種暴力行為的原因以及在施暴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并及時的做好記錄,尤其要觀察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交流過后,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地告知其監(jiān)護人和心理醫(yī)生,從而在根源上幫助學生解決其攻擊性行為。這一方法易于操作,因此受到了眾多學校的歡迎。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還需注意,在交流中,每一位參與者要真誠、真實地講出自己的經(jīng)歷,才能夠使施暴者放下警惕,敞開心扉真誠的交流。這樣也才能真正地幫助到施暴者。

四、預防中學校園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措施

(一)家庭關愛與學生心理發(fā)展需要的滿足

1.運用傾聽法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

家是避風的港灣。每個人對家都有一種特殊的依戀。通常情況下父母的行為、態(tài)度對孩子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極容易與父母產(chǎn)生矛盾。而此時父母如果能夠以對待朋友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心聲,并在其迷茫、困惑時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那么就能夠幫助孩子有效地避免校園霸凌事件的發(fā)生,并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2.運用需求層次理論滿足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需要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諾將個體行為的動機按需要性質(zhì)由低到高劃分了七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識和理解的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边@七個層次的需要可以分為兩類,前四層需要屬于缺失性需要,是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導致的,它們是生存所必需的,必須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需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安全、歸屬與愛以及尊重需要,從而使其能夠身心健康發(fā)展。在缺失性需要得到滿足之后,父母還應在認知、審美自我實現(xiàn)需要方面加以指引和幫助,使孩子能夠身心健康且有遠大的理想抱負。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同理心的培養(yǎng)

運用學科滲透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當前我國許多中學都開設了心理咨詢室,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提供幫助。但是由于國民尤其是中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認識不足,將其狹隘的歸為精神問題,并對其抱有一定的偏見,心理咨詢室的開設并未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為了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和應對心理健康問題引發(fā)的校園霸凌事件,教師可以在開展常規(guī)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讓學生在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質(zhì),從而真正遠離校園霸凌行為地侵擾。

(三)社會良好氛圍的營造

1.運用榜樣示范法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

社會就像一個大課堂,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所處的社會。通常情況下什么樣的社會環(huán)境就會形成什么樣的人。因此借助榜樣示范的方式,引導人們向榜樣學習,便會逐漸為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在校園霸凌事件中,如果學生看到施暴者因其攻擊行為而受到處罰時,其他學生就會抑制自己這種行為的發(fā)生;如果看到榜樣因某一行為受到獎勵時,學習者也會增加這種行為發(fā)生的頻率。因此,樹立榜樣不僅有助于改善校園霸凌事件頻發(fā)的現(xiàn)狀,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人們在眼見、耳聞了眾多有關校園霸凌事件的新聞后,逐漸改變了原有對校園霸凌事件簡單片面的認識,改變了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但是目前我國中學生仍然面臨著校園霸凌問題的影響,因此,僅僅從心理健康極其教育方面入手是很難改變這種現(xiàn)狀的。有效避免校園霸凌事件的發(fā)生需要由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以及學生、家長、教師每個群體的共同參與才可能從根源上制止校園霸凌事件的發(fā)生。

目前國家已經(jīng)意識到校園霸凌事件的嚴重危害,并開始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在家庭方面,父母為孩子提供物質(zhì)財富的同時,更應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關愛以及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導;學校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管理情緒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而不僅僅是以分數(shù)評價學生;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良好秩序的維護,因此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社會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也應健全。只有關注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外因和學生自身心理健康等內(nèi)因,從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夠有效地解決校園霸凌事件。

【參考文獻】

[1] 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6

[2] 于佳楠.初中生校園霸凌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J].法制博覽,2018.05

[3] 劉旭東.以學校為主導:臺灣校園欺凌治理經(jīng)驗[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

[4] 符子嬌,高昕.校園霸凌與學校的應對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08

[5] 周曉曉.美國中小學校園欺凌預防干預措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6] 周盈丹.農(nóng)村初中校園霸凌現(xiàn)象的成因與對策研究—以安康市M中學為例[D].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7] 王康秀.校園“霸凌”研究——基于中學德育有效性的探討[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作者簡介:王芳芳(1995.11),女,漢族,湖北省十堰市,學歷:碩士在讀,江西師范大學,學科教育語文

猜你喜歡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生》征稿啦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石台县| 庆元县| 如东县| 沅江市| 龙泉市| 基隆市| 阿城市| 宿州市| 巴里| 中牟县| 鄄城县| 高邑县| 秦皇岛市| 防城港市| 武安市| 浦城县| 灵宝市| 白玉县| 寿光市| 阿尔山市| 京山县| 济阳县| 广东省| 金溪县| 玉环县| 上高县| 宁武县| 广安市| 剑阁县| 义马市| 梨树县| 陇西县| 黎川县| 龙州县| 昌图县| 祥云县| 都昌县| 东兴市| 米泉市| 正镶白旗| 社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