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亮
正常人腹腔內有少量游離液體,一般為50毫升左右,起著維持臟器間潤滑作用。當腹腔內游離液體積聚過量時,稱為腹水。
任何病理狀態(tài)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超過200毫升即稱為腹水。產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心血管病、肝臟病、腹膜病、腎臟病、營養(yǎng)障礙病、惡性腫瘤腹膜轉移、卵巢腫瘤、結締組織疾病等。
肝腹水即肝硬化腹水,是一種慢性肝病。由于大塊型、結節(jié)型、彌漫型的肝細胞性變,壞死、再生,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致使肝質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不吸收而滲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癥。
肝腹水是肝硬化的終末階段,亦即代償期肝硬化與失代償期肝硬化的一個分水嶺,一旦肝腹水產生,說明肝臟自身功能已經很差了。肝腹水屬中醫(yī)的“鼓脹”或“單腹脹”范疇。其發(fā)病機理與肝、脾、腎功能障礙,導致氣滯、血瘀、水停積于腹內有關,證屬本虛標實。治療宜扶正祛邪、攻補兼施、化瘀利水,可試試鯉魚導水湯。
材料及制作:鯉魚1條250克左右,黃芪、茯苓各45克,豬苓、褚實子、水紅花子各30克,陳皮、縮砂仁各15克,田三七10克。先把鯉魚洗凈去鱗,除掉魚腮和內臟,加入黃芪、茯苓、豬苓、褚實子、水紅花子、陳皮、縮砂仁、田三七及清水1500毫升,煎煮后取出藥物,再加少量紅白糖及米醋即可。
服法及功效:吃魚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完,連服1周為1療程。有利水消腫、益氣化瘀的功效,凡由肝、腎、心、肺疾患及營養(yǎng)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癥性水腫、腹水、小便不利者,均可化裁加減應用。注意服時應忌鈉鹽。
鯉魚性味甘平,主入肝、脾、肺、腎經,利水消腫、下水氣;黃芪甘溫,歸肺、脾經,能益氣健脾、利水消腫;茯苓性味甘淡平,主入心、肺、脾、腎,可利水滲濕、健脾于心;褚實子、水紅花子同用,性味甘寒,既能活血化瘀、養(yǎng)陰利水,又能滋補肝腎、健脾消腫,更加田三七注入肝、胃經,止血化瘀、活絡止痛:陳皮、縮砂仁二味則理氣、化濕、健胃、醒脾。本方鯉魚及諸藥配方服食,共奏扶正利水、護肝健脾、益胃止血、化瘀軟堅、回縮肝脾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