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鹽
我生于陽春三月,或許天生就跟桃花很有緣,所以有關(guān)桃花的詩句,我都很喜歡。經(jīng)典的如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處覓,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緣于一次采風(fēng)活動,我來到小河淌水的故鄉(xiāng)——彌渡,真正認識了“十里霧本看桃花”的靚麗與魅力,我覺得此生與桃花結(jié)緣,一定“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不負春光不負卿”了!于是,我仿佛游弋于霧本村孔尚任筆下的《桃花扇》里不能自拔。
這次到彌渡的采風(fēng)活動本來沒有提及霧本村桃花,是同車的一位好友說彌渡有個“桃花源”值得一去,文人都是癡戀山水之人,不是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案頭之文章”嗎?既然有這么一個充滿詩情畫意之地,那么在春天去尋一場有關(guān)桃花的遇見吧。車上的人都沒有去過霧本,所以經(jīng)過路口曾擦肩而過。車子掉頭重新找到路口進入。
去霧本的路還真像陶淵明說的:“初極狹,才通車”,村中人“怡然自樂”生活在這個不被打擾的地方。文化墻上畫著古樸的民風(fēng),透視出山居生活的寧靜安詳。車子拐過幾個山坡,不久便有幾家裝點特色的農(nóng)家樂,母雞領(lǐng)著小雞在菜園中悠哉樂哉地覓食。山回路轉(zhuǎn),一波清碧之水映入眼簾,有文友搜索出此潭名叫:“霧波潭”!好美的名字,不難想象大霧籠罩在水潭上面時的情景,跟塘邊的茅舍、漁人、山林、村落相映成趣,如果邀約三五好友在水邊煮魚把酒,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霧本村原名阿霧白,在彝語中是蝌蚪比較多的地方。蝌蚪多預(yù)示著雨水相對集中,霧氣時常籠罩著村落,這就是“霧本”村的來歷。我發(fā)現(xiàn)霧本村的梯田村莊四周皆是,其中以霧波潭周邊的那一片為最美,大約500余畝。梯田形態(tài)規(guī)整、造型獨特,曲線優(yōu)美;不同種類的農(nóng)作物整齊排列在其中,從高處看,梯田中間的線條,像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八”字規(guī)則地排列著,形成了“八卦”奇觀景,眼前時令正是豆麥金黃時節(jié),陽光照射下梯田像一塊塊七彩染布,將霧本村裝點得格外耀眼。
車到霧波潭停了下來,不遠處桃花已經(jīng)隱隱約約露出它粉紅的嬌羞。同車的文學(xué)女青年突然提到現(xiàn)在熱播的一場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看看她一臉興奮的驚喜,我想霧本桃花一定是與她在電視劇中的景象有一場邂逅了。眼前霧本的桃花或高或矮,或大或小,那粉紅嬌艷的花團,密密匝匝,層層疊疊,滿枝,滿樹,滿園。伴著春風(fēng)徐來,桃花漫灑,如紅紗輕飄,在藍天映襯下,像是一片片胭脂,染著泛青的春野,醉倒在大山的春天里。面對眼前這些小家碧玉、著裝粉黛的花枝,眼睛、相機和手機自然要美餐一頓桃花大餐。我穿梭于株株桃林下,時光宛若回到揚州十里,陽春三月,桃瓣紛飛,春風(fēng)帶雨走進古舊的詩歌中。當我徜徉在古詩的想象中時,幾位女性朋友嫣然開懷在桃樹下舞動著自己的絲巾擺弄著各種姿勢,在大地的舞臺來一場時裝秀。另幾位朋友在桃園中像一只忙碌的蜜蜂,在不同角度欣賞桃花的美,完全沉浸在花蕊吐艷的芬芳里。此情此景,我突然想到歌手阿牛唱的一首歌《桃花朵朵開》:“暖暖的春風(fēng)迎面吹,桃花朵朵開”,在桃花芬芳的春天,全身的疲憊和彷徨都會全部忘記。
霧本村的桃花之所以美妙,最恰到好處是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遠望霧本村后面大山掩映大片森林,有霧露泉、龍樹箐、龍樹林、情人谷、麻栗樹林等美輪美奐的自然風(fēng)光,村前有霧波潭碧水之美,村中有隨著四時交替的田園美景,而今又種植上一大片十里桃花,有人進入其間真正體驗到:“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意所在?!对娊?jīng)·國風(fēng)》的《桃夭》,用現(xiàn)代漢語說就是: 桃樹茂盛、桃花燦爛、女子出嫁、和美一家,是一路高歌地賀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我們今天常說的“桃花運”,也源出于此詩。想必這次和我們一同前來的單身友人也能通過這次與桃花的邂逅后會遇到屬于自己真心的桃花運吧。
在霧本桃林中時常會遇到勤勞耕作的村民,他們的動作悠然,滿臉地?zé)崆?。在這樣桃花源中生活是幸福的,連稚氣未干的孩童背上竹筐也是一道風(fēng)景。他們將零落的桃花收集起來,釀成桃花酒。有的農(nóng)家樂還推出味道鮮美的特色菜譜——桃花雞,烏骨雞配上朵朵桃花,黑紅相間,勾起我的食欲。喝著桃花酒,看著彌渡花燈《十大姐》,聽著東方小夜曲“小河淌水”,我的心情美了醉了。
彌渡的飲食很有特色,這次來我肯定不會錯過?!皬浂删硖恪笨赡艽蠹叶疾荒吧?,或蒸或炒,濃濃的清香中夾雜著一絲的酒氣,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佳品。彌渡大芋頭我不知怎么形容它的香糯。它個頭大,煮時加點白酒和食鹽,還配上青菜,棉花一樣雪白的芋頭,青綠的雨水菜用排骨湯熬制,吃到嘴里潤滑爽口。朋友說如果在霧本多停留些時日,彌渡大廚還會推薦你品嘗彌渡的大餐——“豆腐宴”,全是用豆腐制作的形形色色食品,甚至是制作佛家素食的佳品珍肴。這些豆腐制成的菜肴可以做到“魚和熊掌共同兼得”的地步!盤子里的“三線肉”、“魚丸子”、“熊掌”,惟妙惟肖,吃到嘴里才知道,原來豆腐食品就是這么“任性”。
后來桃熟的時候我又去了霧本一次,這次也有不少的收獲。霧本的桃樹并不高,結(jié)出的桃子卻鮮紅碩大,吃到口中很甜很脆,汁多味美。在桃熟的季節(jié),如果邀約三五好友,來霧本摘桃,一樣會有“艷遇”。如果不輕易間踏入桃園從中,偶遇摘桃的女子,穿著古代的服飾,提著花籃,不要以為是穿越時光隧道,也不要認為某劇組在拍電影,其實這是彌渡霧本旅游的一個特色,那就是“七仙女摘桃”。其實,現(xiàn)代版的女子也經(jīng)常穿梭在桃園中,發(fā)發(fā)微博微信。
在彌渡的霧本,看著這些燦爛的桃花,在我們即將離開霧本村的時候,農(nóng)家樂的老板特意泡了一壺美容養(yǎng)顏的“桃花茶”給我們喝,樂得一同前去的文學(xué)女青年笑得面若桃花般燦爛,是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作為步入中老年的我,品一品“桃花茶”,只是尋求心中那一點點藉慰和寧靜。如果能在霧本的桃園中,煮茶論詩,那更是人生中的一大暢事。
編輯手記:
五印山包裹了自然和人文的豐富與靜謐,在安靜的時光中充滿著神秘的秘境詩韻,《探幽五印山秘境》中,作者細膩的情感在美景中得到釋放,真實流露出平靜且豁達的心境。徒步游不僅可以鍛煉人的體魄與耐力,陶冶人的心靈和性情,同時能夠激發(fā)人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使久居都市的疲憊心靈得到放松。《徒步雞足山》是作者徒步雞足山的旅行筆記,在路途中融入靈山圣境,尋找那浮華背后的寧靜,在挑戰(zhàn)中不斷超越自我,用堅定執(zhí)著的腳步丈量充滿意義的生命。鄉(xiāng)村旅游作為連接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紐帶之一,促進了社會資源和文明成果在城鄉(xiāng)之間的共享與交流,遵循鄉(xiāng)村肌理、突出鄉(xiāng)村特色、挖掘鄉(xiāng)土味道、記住美麗鄉(xiāng)愁,大理的鄉(xiāng)村在以新的面貌和姿態(tài)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豐源行記》里的豐源,《走進東坡》里的東坡,《霧本遇桃花》里的霧本,三個美麗的村莊以各自不同的特點吸引著游客來探訪游歷,在三位作者筆下均將鄉(xiāng)村純凈的環(huán)境和村民的生活融入旅行的視野,重構(gòu)“美”對于鄉(xiāng)村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