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
青山說:世人推崇李白,李白卻崇拜謝靈運,而謝靈運呢,喜歡曹植。謝靈運說,天下才華共一石,曹植八斗他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那么曹植,到底寫過什么?
都說洛神的原型是曹植的嫂子、曹丕之妻甄氏,更有人言之確鑿地說,《洛神賦》原名《感甄賦》。
較真的人指出,甄氏生于183年,而曹植生于192年,她足足大了曹植9歲??墒牵?歲就不會發(fā)生愛情嗎?青春期的曹植,驚異于成年女子的美,也不是特別奇怪。不管是不是,反正甄氏一定很美是沒錯了。然而,我們細觀甄氏的一生,會發(fā)現(xiàn)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卻還是擋不住行差踏錯,最后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她出身無極甄家,是中山國的名門望族,再加上她天生麗質(zhì),長大后順理成章地嫁入了有“四世三公”名頭的汝南袁家,成了袁紹次子袁熙的妻子。然而,亂世之中,人人身如飄蓬。一時豪杰如袁紹,官渡之戰(zhàn)后元氣大傷,沒兩年就送了命。又過了兩年,曹氏大軍打進袁氏府邸所在的鄴城。曹丕見到兩個處于恐懼中的女人:年輕的那個把臉伏在年長者膝上,后者則讓人把自己的手綁起,這是在當時她們發(fā)布的一份安全聲明。
綁起雙手的年長女子是劉氏,袁紹的妻子。她的做法收到了效果,曹丕有點不好意思了,說:劉夫人何必這樣呢?讓你的兒媳婦也把頭抬起來吧。松了綁的劉氏親自把甄氏整張臉捧起來,使得甄氏不得不往后仰去。這行為有點像獻寶,而甄氏的臉也的確像珠寶般發(fā)出光華,照亮了曹丕的眼睛。精明的劉氏看出這一點,她冷靜地告知甄氏,我們可以不用死了。
這一年甄氏22歲,曹丕17歲。曹操毫不介意地為曹丕迎娶了甄氏,她美得很有說服力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只怕和她的出身亦有關系。甄家的品牌,也是有吸引力的。而甄氏要做的,就是將這品牌的含金量加以鞏固。她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賢良淑德,曹丕越是寵愛她,她就越是低姿態(tài)。對婆婆卞夫人,甄氏也特別孝順。
甄氏跟婆婆過招從來沒輸過。曹丕的世界里許多星辰來來往往,都不曾動搖過甄氏的地位,直到郭女王橫空出世。郭女王這名字霸氣吧?還真的不是綽號,也不能算名字,女王是曹丕寵妾郭氏的字,據(jù)說是她爹從小覺得這丫頭不同凡響,真是女中之王,就給她起了個“女王”的字。
郭女王雖然有個看好自己的爹,奈何這爹命不長,和她娘一起死于戰(zhàn)亂之中。后來她不知怎么著漂流到曹丕這里。野路子出身的郭女王,不做道德文章,她的核心競爭力,是懂得世故人心,她知道曹丕想要什么,也知道怎樣幫助曹丕取得。如此一來,甄氏就被比了下去,真正的危險,終于出現(xiàn)了。甄氏感受到了恐懼,幾近失控。她撕破過去的溫良恭儉讓,一再發(fā)出激憤之聲,這令曹丕厭倦。
很多文學作品把曹丕刻畫成一個很干燥的人,事實上,讀他的詩文逸事,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很多情。但是,多情與刻薄并不完全矛盾,又有一個野心勃勃的郭女王在旁邊候著,最終曹丕賜了甄氏死罪,下葬時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第二年,郭女王當上了皇后,雖然有大臣反對曹丕以妾為妻,但曹丕根本不理會。
甄氏的時代徹底結束,這看似是兩個女人之間的輸贏,實際上,卻是缺乏戰(zhàn)斗力的貴族,在生機勃勃的草根面前敗下陣來。在亂世里,和曹丕同樣有著僭越之志的郭女王,才是他最好的拍檔。而曹植輸給曹丕,又何嘗不是他文人氣太重、現(xiàn)實感太差?與其將《洛神賦》看作是一種愛情表達,不如視作失意者的自我安慰。在曹植的記憶里,甄氏永遠那么優(yōu)雅美麗,他們相遇,然后又擦肩而過,就像他和那個已經(jīng)逝去的時代。
李金鋒摘自《環(huán)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