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生
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在蘇北鹽城舉行皖南事變后重建軍部大會。根據(jù)中共中央和華中局指示,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5縱隊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黃克誠擔任3師師長兼政委。
蘇北地區(qū)由于受日偽的殘酷“掃蕩”和經濟掠奪,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抗日軍民的生活極度困難。在這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下,黃克誠帶領官兵厲行節(jié)儉之風,靠發(fā)揚勇敢戰(zhàn)斗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來支撐蘇北抗日大局。
1942年秋,根據(jù)地開展生產運動,駐在板湖孫西舍的3師師部也開荒種菜,黃克誠與官兵一樣打起赤腳下田勞動。那段時間,戰(zhàn)士們時常會看到全師上下十分敬重的老師長背著糞筐拾糞積肥。
1943年初,3師供給部在趕制夏季服裝時,出現(xiàn)了棉布不足的問題。黃克誠提議,改革制服樣式,3師的軍服上衣去掉翻領和兩個口袋,褲子由寬大的中式褲腰改為西式小褲腰,軍帽減掉翻沿,官兵不發(fā)綁腿布。這樣積少成多,整個3師部隊一下節(jié)約服裝布料萬余米。
黃克誠
新四軍戰(zhàn)士的軍帽,沿用了國民黨陸軍軍帽的式樣。這種軍帽,在后腦勺處有一道雙層布箍,放下來前面部分可以拉到下巴。實際上,這種帽箍平時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作為裝飾性的線條。黃克誠早就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要把這道帽箍由雙層改為單層。于是,在黃克誠建議下,軍部軍服廠立即把軍帽的雙層箍改成單層箍,為部隊節(jié)省了成千上萬尺布。
1943年底,當3師師部開展評選“節(jié)約標兵”活動時,師部上下不約而同地推選師長兼政委的黃克誠為“節(jié)約標兵”。
1949年10月下旬,黃克誠率領一批干部從天津南下湖南。此行,他是奉毛澤東的命令赴任湖南省委書記。跟著他的還有夫人唐棣華和1歲的小兒子黃晴。途經武漢時,黃克誠又去其岳母家接上了兩個孩子——6歲的大女兒黃楠和5歲的大兒子黃煦。這一對兒女,是黃克誠1945年從蘇北進軍東北時寄放在岳母家里的。
那一刻,一向覺得為革命舍小家是理所當然、把小家的聚散看得平常的黃克誠也禁不住熱淚盈眶?,F(xiàn)在好了,解放了,一家五口終于可以團聚,可以有一個真正的家了。
一到湖南,黃克誠就對唐棣華說:“棣華,今后孩子們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了,條件比過去好了,但一定要記住,我們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高級干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子女、對周圍的人都會產生影響。從今天起我們家要定兩條規(guī)矩:一、不準動用公家的汽車辦私事;二、不準向公家伸手要照顧。”
唐棣華立即表示堅決贊成。她明白,這樣的規(guī)矩其實早在她嫁給黃克誠的時候就定下了。那時候條件艱苦感受不到,但自從進了天津,她就自覺地遠離他作為天津首任市委書記的權力。她既是黃克誠的妻子、家屬,也是他的部屬、同志,無論多么嚴格的家規(guī),她都會遵守。
黃克誠曾對子女嚴格規(guī)定:“小車是國家配給我辦公用的,不能私用?!倍嗄陙恚优畟円恢弊杂X遵守這一家規(guī)。
有一次,黃克誠老家的侄子、侄女帶著孩子們到北京看望他,受到熱情接待,并乘班車游覽了北京的很多名勝古跡。親人們最后想游覽的是八達嶺,而八達嶺沒有班車,擠公共汽車也不方便。黃克誠身邊的工作人員問:是否動用一下小車?黃克誠果斷地回答:“不行,可以坐火車,車費由我負擔?!?/p>
當時社會上盛行婚嫁講排場、擺闊氣之風,無論大小城市,誰結婚了,都是一長溜小車子。黃克誠的小兒子要結婚了,是否可以用一下小車呢?面對工作人員的請求,黃克誠嚴肅地說:“這個‘戒不能開。年紀輕輕的,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都可以來嘛,為什么要開著小車抖威風?”于是,小兒子真的用自行車把新娘接回來,全家人與工作人員一起吃頓飯,就算把一樁喜事辦完了。這就是黃克誠的小兒子結婚時用單車接新娘的故事。
黃克誠的司機王秀全后來回憶說:“我給黃老開車已10年,只一次自作主張送他的掌上明珠——當時唯一的小孫子上學,卻碰了壁。那天清晨,天下著大雨,院內外水流遍地。雷鳴電閃之中,我看到黃老的孫子黃健撐著雨傘,卷起褲腿去上學,心里不忍,便自作主張要送小孩一趟,卻被他奶奶攔住了:‘不能破了這個家規(guī)。她邊說邊撐傘,把孫子送到了公共汽車站。”
1977年,黃克誠從山西回到北京,擔任軍委顧問。組織上考慮到他眼睛不好,上下樓不方便,便安排他住到南池子的一處平房小院里。房子是1949年建的,面積還可以,就是太舊了。管理人員申請了一筆維修房子的經費,準備將房子好好翻修一下。黃克誠一臉嚴肅地說:“不行,不行!不要大修,簡單一些,哪里透風漏雨,就修哪里。我不設什么‘將軍府!”工作人員拗不過他,只好按他的意見辦。后來因為從房頂上掉下一塊朽木板,正好砸在床邊,差點傷著正在休息的黃克誠,他這才同意翻修一下。但一聽說這次翻修要用幾萬元錢,他又不同意了,只允許哪里壞了哪里修一下,只要下雨、化雪不漏水就行了。
后勤管理部得知黃克誠既不愿換房住,又不同意徹底整修,便準備將臨街的墻和門樓加高一些。黃克誠聽說要花一兩萬元,又拒絕了:“修那個東西干什么?現(xiàn)在這個鐵門雖然舊點,可是蠻結實嘛!門就是用來出出進進的,要裝那么好那么高干嗎?像這種裝門面的東西咱們寧肯將就點也不要亂花錢!”管理部門只好將準備好的材料退回去。
黃克誠家里的暖氣,是由燒煤取暖,熱量不足。就是年輕人冬天坐在屋里還凍得直跺腳,更何況一個年邁多病的老人。后勤部門打算對暖氣進行改裝,換成由熱力管道供暖,需要花3萬元。大家知道黃克誠不會同意,便想趁他不在家的時候更換管道??墒枪艿赖孛鎰偼陂_一半,黃克誠就回來了。他了解情況后死活不同意改造,并用拐杖猛戳地面說:“三萬元錢?!你們怎么能因為我這么大手大腳?現(xiàn)在我們國家還很窮,把錢用到更緊要的地方去!我這里能燒煤取暖已經不錯了,趕快停工!”
直到黃克誠去世,他所住的房子也未大修。
1986年,黃克誠的病情不斷加重,他開始拒絕治療和用藥。他說:“我已經不能為黨工作了,不必為我浪費國家的錢財……”他還多次以馬克思的女兒、女婿拉法格夫婦在晚年為不增加黨的負擔而自己結束生命為例,要求醫(yī)生不要對他進行搶救。
301醫(yī)院南樓臨床部的醫(yī)務人員沈友竹、吳衛(wèi)平,在《憶黃克誠在病房的最后歲月》一文中深情地回憶:
對黃老的飲食起居及治療用藥、護理,我們都是忠于職守,一絲不茍的。但是我們在履行職責中,卻常?!坝龅阶枇Α?,原因是黃老對自己的疾病很不在乎。他老人家非常羨慕那種“猝死”,他認為那樣第一自己可以少受罪,第二可以為國家節(jié)約醫(yī)藥費用。他常對我們說:“都80多歲的人了,又雙目失明,不能為黨工作了,死了又有什么遺憾?按全國男子平均壽命算,我已經是多占了,夠本了。”在黃老身邊工作過多年的我們,從未聽到他抱怨什么。
不論是戰(zhàn)爭年代因為敢進忠言而降職,還是從1959年開始的眾所周知的被貶和下冤獄,他老人家從不提起。聽到的只是多年未為黨工作而產生的遺憾。在病房常聽到他對前來探望的老部下說:共產黨人對名譽、地位、待遇要淡薄。他深情地說:“我今天受到黨組織如此的待遇,心里很不安。”
黃老經常對我們部領導說:“我的病情你們是了解的,想根治是沒有可能了。希望你們不要給我再用貴重藥品了,將貴重藥品用在別的病人身上吧!”
1986年12月28日,84歲的黃克誠大將那顆歷盡磨難、飽受創(chuàng)傷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李聚奎生于湖南漣源一個下中農家庭,從小務農。他曾讀過一年多私塾,后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目睹社會的種種不平等,他的心里充滿困惑。1926年,大革命的風暴席卷湖南,他開始聽到有關革命的新鮮事,心里充滿希望。當北伐軍路過家鄉(xiāng)時,22歲的李聚奎和同鄉(xiāng)的4個伙伴,背著家里投奔了北伐軍。為防止家人到部隊找自己,他改名為李聚奎,走出了把握自己命運的第一步。
在北伐軍中,他接觸到了彭德懷、黃純一等共產黨員,很快接受了進步的思想。在大革命失敗后革命處于低潮的1928年7月,他毅然參加了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的平江起義,并在8月初與敵人激戰(zhàn)時,火線入黨,成為部隊起義后發(fā)展的第一批黨員。
李聚奎
起義勝利后,彭德懷、滕代遠等決定帶領起義部隊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4軍會師。當時軍情緊迫,周圍都是敵人,天天行軍打仗,最多的一天打了8次仗。有不少人犧牲了,也有人因忍受不了艱苦條件,堅持不住而逃跑回家。更有甚者,拉著部分部隊投敵叛變。起義部隊原來有2500多人,經過兩個多月的轉戰(zhàn),只剩下500多人。在此期間,部隊轉移到一個叫白沙的地方,彭德懷集合部隊講話,預謀叛變投敵的大隊長雷振輝突然沖上來,伸手就奪彭德懷警衛(wèi)員薛洪全手中的駁殼槍,企圖射殺彭德懷。事發(fā)突然,人們都愣住了,彭德懷也沒有躲閃,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李聚奎猛地向雷振輝撲去,雷振輝被狠狠地摔在地上。另一個大隊長黃云橋反應過來,從側面給了雷振輝一槍,結果了他的性命。
后來,了解當年這件事情的老戰(zhàn)友夸獎李聚奎反應快,從槍口下救回了彭大將軍,李聚奎總是笑笑,從不多說什么。李聚奎跟同志們講,為革命做什么都是應該的,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自己是幸存者,還有什么好宣揚的。
李聚奎的女兒李衛(wèi)雨,這樣評價自己的父親——
父親一生都是非常低調的,他從來不宣傳自己,也不讓別人宣傳他。有一次,一位《解放軍報》的記者來到家里對他說:“您是我軍一位功高的老將軍,我想了解一些您過去的戰(zhàn)斗、工作情況,在軍報上發(fā)表,好嗎?”父親回答道:“所有的功績都是整個革命事業(yè)的一部分,我只不過是一個幸存下來的老戰(zhàn)士,個人功績最好不提?!庇浾卟凰佬?,又問:“紅軍長征時,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您是紅1師師長,是您親自在江邊指揮紅1團打的一場漂亮仗,可是所有宣傳材料上都沒有提您的名字。您能給我講講當時的戰(zhàn)斗情況嗎?”父親回答得更干脆:“那場戰(zhàn)爭體現(xiàn)的是革命軍隊的精神,很多年后,所有的名字都會淡化,只有那種豪氣和勇敢,能夠永遠流傳下去!”他不愿照相,免得別人拿來宣傳他;他不愿給別人題詞,實在無法推辭時,落款常是“老戰(zhàn)士李聚奎”。
李聚奎之子李生雨,在文中曾這樣回憶自己的父親——
他經常告誡我們不要忘記過去,不要忘記先烈,我原來認為這只不過是他老人家對我們的一句勉勵之詞,從來沒深入想過他為什么老跟我們提起先烈。我是通過對紅軍西路軍那段歷史的了解,才真正感受到,在父親內心深處懷有一個纏繞很緊的結,這就是“幸存者”情結。父親是紅軍西路軍將領中可數(shù)的幸存者之一,但他很少給我們講西路軍的事。
有一次在聊天中無意說到了西路軍,他不吭聲了,我突然發(fā)現(xiàn)他沉著個臉,眼圈發(fā)紅,眼睛里含著淚水。我一下緊張起來,怕他犯病,趕緊走到他身邊問:“爸,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啊?”他沖我擺擺手說:“你不要講了,我心痛?!闭f著眼淚就流下來了,我這才知道,是我講西路軍讓他老人家傷心了。
我從此理解了父親作為“幸存者”的那種沉重而復雜的情感——在榮譽和待遇面前他總會感到歉疚和不安,在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他總是那么剛毅和堅定。“幸存者”三個字,是父親對自己的基本定位,是對先烈的感恩,是對自己的誡勉,更是對責任的擔當。
在整理李聚奎遺物的時候,子女們發(fā)現(xiàn)了他日常記事用的一個小本子,其中一頁上有三句話,是在1984年12月31日寫的,這一天正是他80歲的生日。顯然,這是李聚奎在自己80歲生日的時候默默寫下的內心獨白。這短短的三句話不僅是李聚奎將軍給自己寫的座右銘,更是給后代留下的無價之寶:
縱然給我更大的權力,我也決不以權謀私;縱然給我更多的金錢,我也決不丟掉艱苦奮斗;縱然讓我再活80歲,我也決不止步不前。
楊至成是新中國57位開國上將中唯一的侗族上將,1903年11月30日生于貴州省三穗縣。1967年2月3日,在“文革”的腥風血雨中,楊至成因被批斗而引發(fā)心臟病逝世。楊至成一生戎馬,身經百戰(zhàn),在幾十年革命生涯中,大部分時間從事軍事后勤領導工作,是我軍后勤工作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人民解放軍的“后勤之父”。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館藏了楊至成將軍的6封家書。這6封家書雖塵封半個世紀,記述的也只是一些家庭小事,但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楊至成大公無私、清正廉明、嚴于律己的高尚品德以及他熱愛家鄉(xiāng)、關心家鄉(xiāng)、眷戀親情的真實情感。
信件基本情況是:2012年7月下旬,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展陳調整進入緊張的布展階段,保管部同志在整理文物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珍藏有楊至成將軍寫給其侄子楊應林的6封信(其中一封是寫給三穗縣委的),時間是1964年,十分珍貴。1964年正是楊至成擔任高等軍事學院(國防大學前身)副院長期間,三年后楊至成去世,信中所述內容可以說是其晚年家庭日常生活的縮影。楊至成的這6封家書分別為1964年1月4日、2月1日、2月6日、6月7日、10月6日和10月21日所寫(以下依信件所寫時間先后分別將上述6封信簡稱為信一、信二……信六)。所有信件系楊至成用毛筆親筆書寫,收信地址均為“貴州三穗縣人委”;除信三是寫給縣委負責人外,其余收信人均為“楊應林”(其中信二為“楊科長應麟啟”;信三另有“如本人外出,請交趙瑞芬老人”字樣);寄信地址為“北京九八一信箱”。除信五、信六的信箋紙沒有函頭外,其余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九○三六部隊公用箋”或“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公用箋”。6封信由物主楊應林本人捐贈于三穗縣滾馬鄉(xiāng),征集人楊精林(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原副館長),信件于2001年8月2日入藏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收藏號為1804。
李聚奎之子李路雨淵右冤向漣源市捐獻李聚奎上將的文物
信一是楊至成收到從未謀面的侄子楊應林第一封信后的首封回信。信中楊至成對意外收到家書十分高興,告訴侄子楊應林自己有四子二女,除最小的在家外,其余均在上學。信中透露1963年4月楊至成曾到過貴陽,原本打算攜家人一起回家鄉(xiāng)看看,惜因心臟病發(fā)作未能如愿,留下終生遺憾。信中楊至成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以及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叭爰亦l(xiāng)是好地方,有美麗的山,有清明的水,這是我?;貞洸煌摹D惆阉斣敿毤毜貙懮锨闆r并家族中的情況告訴我?!贝送?,還在信中要侄子楊應林尋找一位政治可靠、沒有家庭生活拖累的女保姆到北京為其操持家務,并表示可支付每月35元至41元工資。在信箋天頭空白處,楊至成還要其代問候趙嬸娘,并請縣委照顧她。同時詢問侄子楊應林多大年紀,有幾個兄弟、孩子。
信二是楊至成收到楊應林回信后回復的信件。他對家鄉(xiāng)解放后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十分高興,并勉勵侄子努力學習和工作,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皫资陙恚兓艽?,正如秋風掃落葉,把舊社會一切腐臭的東西掃得一干二凈,新的繁榮正在成長,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優(yōu)勢,希望你們努力學習和工作,擔負新社會建設的接班人。這是我對你們唯一要求?!蓖瑫r,對縣公安局推薦女保姆石玉珍的材料表示認可。信中叮囑侄子楊應林記住他在北京的住址,陪同保姆從三穗坐車到長沙,再從長沙坐火車到北京。信中他特別要求侄子楊應林自帶3個月糧票以及衣被等。如無路費可向他人借,以后再還。最后,楊至成還特別提到順便捎帶家鄉(xiāng)榨辣椒、腌酸菜等特產讓他解饞。
信三是楊至成寫給三穗縣委的,主要是代為侄子楊應林請假,讓其帶保姆石玉珍到北京順便探親。
信四是批評侄子楊應林以及縣公安局推薦的保姆石玉珍辦事不稱職,指出保姆石玉珍做事偷懶、不勤勉,“她的生活完全不是農村人的行為。這樣也不能做那樣也不能吃。吵吵鬧鬧,弄得我在療養(yǎng)中很不愉快”。家里養(yǎng)的雞兔也不管,兔子丟了,雞被野貓吃了。走的時候還私拿家里東西,“雖然是小事,可見這個人的私心也有些厲害了”。信中楊至成除批評侄子“以后對于幫人做的事情一定做好,免得給人添加麻煩”,還特別叮囑侄子在三穗遇到石玉珍本人要告誡她注意保密,“不要她隨便亂說,弄得影響不好”。
1956年秋袁楊至成與夫人唐慧文在北京五老胡同
信五是專門為查實情而寫的。信中透露趙嬸娘來信說有人以楊至成名義派管理員到過她家,并說放有100元錢在縣人委等語。因并無此事,楊至成擔心有人冒用其名“做不好的事”,要楊應林至縣人委核實清楚情況后,即回信給他。
信六是楊至成要楊應林勸說趙嬸娘搬出縣委,不要讓縣委長期照顧以免影響不好。值得注意的是,信末有“木界情況來信告知”。
楊至成19歲背井離鄉(xiāng),走上革命道路后,跟隨革命隊伍轉戰(zhàn)南北,軍令重任在身,身不由己,即便是1935年隨中央紅軍經過黔東南,也沒有機會回家鄉(xiāng)看看。1963年4月他原本打算回三穗一趟,未曾料到突發(fā)心臟病,只得取消行程,空留遺憾。直到去世,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他一生戎馬倥傯,多次負傷,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以致不得不到蘇聯(lián)治病多年。新中國成立后,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又不得不長期離崗療養(yǎng)。
1964年當時國家經濟條件并不好,即便是開國上將之家,生活也很困難,甚至靠養(yǎng)雞兔以貼補家庭日常生活,跟普通百姓家沒有什么區(qū)別。楊至成對侄子楊應林及其他親戚要求非常嚴格,信一、信二中他要求侄子要好好工作學習,做新社會建設接班人,楊家子子孫孫都應為革命作出貢獻,這是分內的事,“更要鼓足干勁踏步前進趕上時代不落在后面,是所至囑”,“這是我對你們唯一要求”。
楊至成沒有利用上將職權要求縣委、縣政府為侄子楊應林謀私利。聯(lián)系上楊至成之前,楊應林已是縣人事科科長,后來到桐林區(qū)公所(今桐林鎮(zhèn))當副區(qū)長。此后長期在縣知青辦當副主任,退休時僅是縣老干部局局長職務。包括楊應林在內,家里的其他親戚從沒有沾過楊至成的光,沒有得到過任何好處。其叔母趙瑞芬是楊至成最牽掛的一個親人。因為她孤寡一人,無田無地,生活沒有著落,又年事已高,故楊至成不得不寫信讓縣委照顧一下。沒有想到搬進縣委不久,因為政治運動清查階級成分,楊至成尊重縣委意見,讓趙嬸娘搬出縣委大院回木界老家居住,但又擔心老人傷心難過,故在信六中特別要求楊應林,“對于趙嬸娘要好好地做工作,不要發(fā)生意外,注意注意”。
這幾封家書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黨我軍這樣一位高級領導干部大公無私、清正廉明、嚴于律己的高貴品質,而這些正是楊至成將軍留給后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