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單單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閱讀知識和技巧,更多的是要通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邮浇虒W主張“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進而促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現(xiàn)教學目標。互動式教學若想將自身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所謂互動式教學情境,就是教師根據(jù)閱讀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與之相符和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或氛圍,讓學生參與其中,通過有效互動來體會文章的內涵,感受作者的情感,進而加深創(chuàng)設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對互動式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互動元素,利用別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后續(xù)教學活動順利開展。需要注意的是,若想保證互動式教學情境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教師一定要做好角色轉變工作,從最初的課堂主宰者向引導者轉變,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與此同時,還要盡可能增強課堂趣味性和多樣性,保證閱讀教學課堂的新鮮感。
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中韓愈所作的《馬說》為例,教師在采用互動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可以從文章的寫作背景為出發(fā)點,以“馬”相關的文化作為主要元素,構建互動式教學情境,并在情境中合理設置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自主探究意識,也可以就一些問題展開討論,以此來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共同分析,共同總結?;咏虒W不僅是過去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是真正意義上讓學生親自參與教學的一種互動。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能培養(yǎng)學生態(tài)度?;咏虒W主動性,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的方面。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在學習時顯得很被動。
在新課改教學模式下,課堂主體正在由教師向學生轉變,“以學生為中心”已經(jīng)成為當下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發(fā)散性思維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互動式教學也要圍繞這一重點來開展。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比較注重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全新教學理念下,閱讀教學除了要達到這一目標外,還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開放的閱讀思維。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應知道,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字里行間都會設計一些“空白點”來供讀者思考,給讀者預留一個想象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這些“空白點”充分利用起來,科學、有效地設計互動教學,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去對文章內涵和道理進行思考和領悟,強化學生對文章的深度理解,全面把握文章宗旨。
比如,在對朱自清的《背影》進行閱讀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空白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文章從開篇到結尾,父親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背影:“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去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沒有濃墨重彩的抒情,就這樣質樸的文字,平平淡淡的敘事,每一個字卻都蘊含著濃烈的情感。畫面表現(xiàn)的東西越少,讀者能夠接受的東西就越多,因為這些簡單質樸的文字可以把讀者帶入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令人向往,使人回味。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向來比較注重閱讀,但忽略了思與議,造成閱讀教學僵化,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閱讀興趣激發(fā)不出來,教學效果自然有些不盡人意,教學效果普遍偏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思、議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在教學活動中都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教師應根據(jù)閱讀教學內容,在堅持讀的基礎上突出思與議,構建多元化的閱讀課堂。具體措施如下:第一,教師基于初中語文教材,以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結合學生的思維過程組織設計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展開互動式教學,引領學生思考分析,掌握閱讀技巧。第二,教師立足于讀、思,圍繞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設計多樣化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學會“議”,提高閱讀質量。
綜上所述,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有效,對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直接影響,互動式教學法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體驗文章的內涵,進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在互動式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與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教師和學生在互動的學習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改善教與學的策略,才能從實際的教學中取得互動式課堂教學經(jīng)驗。在新的互動教學過程中,學生還能鞏固學習的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學能力,樹立了學生自主的信心,加強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與探究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