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
英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要記住一個單詞的多種意義,我們真的只能死記硬背嗎?當然不是,詞義的衍生也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隱喻就是詞語獲得其他意義的一個重要手段。
比如angry這個詞,我們知道它是“憤怒的”意思,但它也可以用來修飾sea、wind,angry sea表示“洶涌的大?!保琣ngry wind表示“狂風”,這就是用了隱喻的手法,將“大?!薄帮L”比喻成人,實現(xiàn)了angry詞義的轉(zhuǎn)移。再比如branch這個詞,最初是指“樹枝”,后來用來喻指“家族的分支”,到17世紀又用來喻指“公司、機構(gòu)的分部”。還有bar一詞,12世紀的時候它還只是表示“門閂”,到了19世紀,開始喻指各種“障礙,阻礙物”。我們再來看幾個通過隱喻手法獲得新義的詞。
Then the chilling truth dawned on him.然后,他開始意識到這冷酷的現(xiàn)實。
(dawn的意思從“破曉、黎明”轉(zhuǎn)變?yōu)椤伴_始領悟、開始理解”,即以字面意義上的“光明出現(xiàn),可以看見萬物”轉(zhuǎn)變?yōu)楸扔饕饬x上的“事物變得可以理解”)
需要提一下的是,不僅單詞的詞義會這樣逐漸演變,產(chǎn)生新義,詞組也是一樣的。以2019年高考江蘇卷中考查到的一個詞組blow up為例,考題原文如下:
做過這道題的同學應該都知道這里blow-up是“高清大圖”的意思。但這個意思是怎么演變過來的呢?古英語中,blow表示“吹,使產(chǎn)生氣流”,到了14世紀,衍生出“將氣體吹進(某容器),使其膨脹”這一層意思,所以blow up這個詞組有“給(氣球)吹氣,給(排球、輪胎)打氣,使其變大”的意思,如:
Balloons are a peffect choice for parties.However the real pain is to blowup all those balloons.氣球?qū)k派對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吹起那么多的氣球卻是件痛苦的事。
blow up balloons是“將氣球吹大”,那么“將照片吹大”(blow uppictures)可不就是“將照片放大”嗎?blow up通過比喻手法獲得了“放大(照片)”這個新義。如:
He wants these photos to be blown up to 16 inches by 20 inches.他想將這些照片放大到16*20英寸。
動詞詞組blow up有了“放大(照片)”的意思,再借助連接符“-”實現(xiàn)詞類的轉(zhuǎn)換,變成名詞性詞組blow-up,得到考題語境中“高清大圖”這個意思。
了解隱喻在詞義延伸和變化中的作用,我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就可以理解性地記憶,在閱讀中遇到詞語的新義時,也可以試著用這個方法去推斷這個詞在語境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