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出版的回顧與思考*

2019-03-01 01:26:54陳劍光楊國富
中國出版 2019年3期
關鍵詞:漢學家典籍譯本

□文│陳劍光 楊國富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談到傳統(tǒng)文化時,強調(diào)“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文化經(jīng)典,包括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等典籍。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思想的結晶,是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載體。早在16世紀,歐洲來華傳教士已嘗試將中國古典文化典籍翻譯成拉丁文和歐洲國家語言,開啟了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西譯和傳播的歷史。

在400多年的漢籍西譯史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的英譯占據(jù)了主要部分。20世紀以來,西方對中國經(jīng)典的翻譯出版不再局限于學術研究的小圈子,大眾出版業(yè)競相推出適合普通讀者閱讀的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譯作,推動了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本文在整理出版書目的過程中,梳理了百余年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海內(nèi)外的英譯、出版、傳播歷史,從翻譯學和傳播學的角度考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英譯版本的市場接受出版情況?;谑袌鼋邮芎蛡鞑バЧ难芯勘砻?,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翻譯應以海外漢學家為主,其主要市場也是海外國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業(yè)應遵循翻譯出版的基本規(guī)律,根據(jù)海外國家的市場情況制定相應的最佳翻譯出版模式,才能有效推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國際傳播。

一、百余年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出版與海外傳播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時間和內(nèi)容上有很大的跨越性,百余年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主要集中在哲學經(jīng)典中的先秦諸子著作和《史記》等歷史典籍,文學作品是英譯的重點,從《詩經(jīng)》到明清小說,歷代各種題材作品皆有覆蓋。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英譯出版的特點,筆者分類匯編了百余年來海內(nèi)外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書目,選擇了英譯版本最多的五種典籍——《易經(jīng)》(《周易》)、《論語》《道德經(jīng)》 《莊子》(《南華經(jīng)》)和《孫子兵法》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解剖典型,反映百余年來我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出版的特點。

1. 5種經(jīng)典翻譯出版的統(tǒng)計分析

譯者,是體現(xiàn)翻譯活動的主體。5種典籍英譯本中,以歐美譯者作品居多,也不乏華人(華裔)譯本,而由中國譯者翻譯并在中國出版的占比不大,在10%~20%之間。表1所示為5種典籍英譯版本總數(shù),中國譯者翻譯并在中國出版的版本數(shù)及其比例。

表1 1900~2017年5種典籍英譯版與中國翻譯版本的對比統(tǒng)計

根據(jù)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特點,將1900~2017年劃分為4個不同階段,對上述5種典籍英譯版在不同階段的出版情況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世紀上半葉(1900~1949年),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出版尚屬起步階段。1950~1979年的30年,美國承接西方國家漢學研究的重任,成為海外中國學(Chinese studies)研究的世界中心,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出版逐漸增加。1980~1999年,中國發(fā)展成就引起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海外中國學研究迅速發(fā)展,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明顯增多。2000年之后,承接之前的發(fā)展勢頭。5種經(jīng)典的出版史反映出中國古典文化經(jīng)典的翻譯出版與中國國家實力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2. 5種經(jīng)典的海外傳播與接受分析

歐美西方國家是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出版物最主要的消費市場,在英譯版本最多的5種典籍中,可以分為由海外國家翻譯出版和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的兩種不同譯本。出版物在圖書館的收藏是衡量媒介到達率的一個標志,是檢驗出版物文化傳播效果的重要指標。通過分析英譯文本在海外國家圖書館的收藏情況,能夠發(fā)現(xiàn)中外兩種不同出版模式下所出版圖書的傳播效果及其原因。

中國英譯5種經(jīng)典的海外傳播與接受?;?種圖書的分析樣本,抽取由中國譯者翻譯并在中國出版的66種英譯版圖書,利用世界最大的聯(lián)機編目數(shù)據(jù)庫(OCLC)的世界聯(lián)合目錄(WorldCat)數(shù)據(jù)庫,來檢索這66種圖書在西方國家圖書館的收藏情況。檢索結果表明,上述66種中國翻譯出版的圖書中,有3種圖書國外圖書館累計收藏為零,6種圖書國外圖書館累計收藏只有1冊,多數(shù)圖書的收藏介于十至幾十冊之間,少數(shù)圖書達到100多冊。我國對外出版物在海外國家圖書館收藏不多的原因有多方面,國際銷售渠道和營銷力度都決定著出版物的銷量。目前,對外翻譯出版圖書的海外銷售主要依靠國有圖書進出口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及其海外合作書商,渠道相對單一。

5種經(jīng)典暢銷版本的統(tǒng)計分析。5種經(jīng)典都有眾多譯本,通過統(tǒng)計圖書的再版次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每種經(jīng)典的最暢銷版本。一部翻譯作品的不斷再版(包括以其他題名出版),說明了讀者對這部譯作和譯者翻譯水平的肯定。表2所示為5種經(jīng)典的暢銷版本譯者情況。

表2 1900~2017年5種經(jīng)典的英譯暢銷版譯者

從表2可見,英譯暢銷版譯者多數(shù)是海外國家漢學家。華人譯者中,香港著名學者劉殿爵先生在英語世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二、海外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版本選擇的邏輯與分析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英譯和出版是一個由出版市場主導的消費行為,歐美國家主導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翻譯、出版和銷售。從海外國家權威教科書或文集選編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譯本的情況,能夠發(fā)現(xiàn)海外國家在譯本、譯者選擇方面的偏好,顯示出海外國家對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翻譯出版方面的基本理念。

美國有幾部反映西方文學研究史觀的世界文學作品選,其中尤以《諾頓世界文學選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Literature) 和《 朗 曼世界文學選集》(The Longman Anthology of WorldLiterature) 這兩種選本的發(fā)行最廣。[1]現(xiàn)以這兩部代表西方“世界文學”編選原則的選集,通過統(tǒng)計和分析各自選錄的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來揭示歐美國家對中國文學譯本選用的基本邏輯。

1.《諾頓世界文學選集》對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的選錄

《諾頓世界文學選集》出版于1650年,幾個世紀以來所選的主要作品為西方作家作品,進入21世紀以來才開始選入中國古典文學。現(xiàn)以2009年第2版為例,[2]該文選選錄了6位西方著名漢學家的譯本:《 詩經(jīng)》11首、《五柳先生傳》、李白詩10首、杜甫詩8首、李清照的《金石錄序》及其6首詞來自哈佛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權威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1946~)譯本;陶潛的《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及其他詩選、元稹的《鶯鶯傳》來自哈佛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名家海陶韋(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 2006)的譯本;《論語》選譯本為香港著名翻譯家劉殿爵(D. C. Lau,1921~2010)作品;《莊子》選譯本為美國著名漢學家華茲生(Burton Watson,1925~2017)作品;《西游記》第1、第14回是20世紀英國杰出漢學家韋利(Arthur Waley, 1889~1966)的譯作;《 石頭記》第1、第27、第28回是英語著名翻譯家霍克思(David Hawkes,1923~2009)的譯作。

2.《朗曼世界文學選集》對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的選錄

《朗曼世界文學選集》第2版是2009年出版的最新版本,[3]該文集選錄的中國古代文學經(jīng)典作品內(nèi)容遠多于《諾頓世界文學選集》。韋利(Arthur Waley,1889~1966)被選的作品有《詩經(jīng)》 《木蘭辭》《鶯鶯傳》、李白的《戰(zhàn)城南》;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的譯本有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曹丕的《典論·論文》、劉勰的《文心雕龍》;海陶韋(James Robert Hightower,1915~ 2006) 的 譯本有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陶潛的《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美國著名中國文學家余寶琳(Pauline Yu,1949~)的譯本有《大學》、王維的《輞川集》、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劉殿爵(D. C.Lau,1921~2010)的譯本有《道德經(jīng)》 選譯;華茲生(Burton Watson,1925~2017)的譯本有《莊子》選譯;英國著名漢學家葛瑞漢(A. C. Graham,1919~1991)的譯本有《列子》節(jié)選和杜甫的《江漢》;美國詩人龐德(Ezra Pound,1885~1972)的譯本有《詩經(jīng)》和李白的《長干行》;禪宗詩研究權威斯奈德(Gary Snyder,1930~)的譯本有寒山詩選譯;美國華人學者余國藩(Anthony C. Yu,1938~2015)是《西游記》節(jié)選本的譯者,其他選用譯本都無一例外由著名漢學家署名。

以上兩部文學選集在采用文本時都遵循了相同的原則,即入選譯本的譯者是該領域杰出的研究者或公認的權威。歐美國家在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翻譯出版上,采用了先由權威漢學家譯出,以學術著作出版,進而根據(jù)市場反響,將學術出版轉化為大眾出版的出版模式,即通過去除煩瑣的學術性腳注,增加簡單的解釋,壓縮改編后可以爭取在高檔大眾讀者中取得較好的銷售,諾頓(Norton)就是一家在高檔大眾讀物發(fā)展相當成功的出版商。[4]

三、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翻譯出版的思考和對策

回顧和總結了百余年來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出版的歷史,筆者認為有必要重新認識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翻譯出版中涉及的幾個關鍵問題,并從長遠戰(zhàn)略定位提出建設性對策。

1.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譯者和市場的定位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外譯,涉及語內(nèi)翻譯(古文翻譯成現(xiàn)代文)和語際翻譯(現(xiàn)代文譯成外文)兩個方面。這就要求譯者首先必須是精通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漢學家。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英譯文本的讀者是歐美國家的民眾,這又要求翻譯者還必須精通譯入國的文化和語言。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譯者是擔任英譯的最好人選,海外漢學家是翻譯的主體。北京外國語大學張西平教授曾指出中國文化外譯工作存在的一個誤區(qū)是:“忘記了一個基本的語言學規(guī)律:外語再好,也好不過母語,翻譯時沒有對象國漢學家的合作在知識和語言上都會有不少問題?!盵5]著名翻譯理論家謝天振教授也有類似的結論:“實際上可以說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的國家和民族主要都是通過他們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翻譯家來接受外國文學和外國文化的,這是文學、文化跨語言、跨國譯介的一條基本規(guī)律?!盵6]可以說,與一般的對外宣傳翻譯不同,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對外翻譯對譯者的要求是最高的,海外漢學家的譯本更加適合海外國家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興趣,翻譯作品的讀者接受度決定了其市場接受和傳播效果。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譯本的主要市場是海外國家,海外國家出版機構主導著中國古代文化海外傳播的市場。究其原因,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外譯文本的使用對象是海外國家的讀者,海外國家出版發(fā)行機構有著獨特的市場營銷渠道和優(yōu)勢,只有借助于海外的媒體渠道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作為人類文明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的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已成為海外漢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在歐美發(fā)達國家一直被主動翻譯出版。據(jù)張西平對400年來中國典籍的西譯史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中國古代文化的典籍都是由西方漢學家翻譯的。[7]

2.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策略和機制的創(chuàng)新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非常重視對外翻譯出版工作,紙質(zhì)媒體對于增強國家軟實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當前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索不同文化產(chǎn)品輸出的最佳模式,需要策略和機制的創(chuàng)新。

首先,我國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主要力量,對外翻譯出版的主導地位不可撼動。在海外國家對中國文化典籍的翻譯史中,西方學者對中國文本的解讀,不可避免地受到譯者自身文化背景和中英兩種語言隔閡的影響,“歸化”翻譯曾一度占據(jù)主導地位,由誤讀引起的誤譯也不可避免。有關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版本考訂、文字訓詁、意義闡釋等方面的中國國學的根始終在中國,中國出版機構有責任把中國古代典籍蘊含的文化和思想傳遞給西方世界,使命光榮,任務重大。

其次,以“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為契機,建立以海外國家出版機構為主的出版機制。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增強,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國文化在世界各國備受推崇,海外國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需求越來越多。2016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沙特、埃及、伊朗期間,宣布了將開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譯的計劃,為推動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文化交流注入動力。事實上,除了英、日、法語譯本,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非通用語譯本還不多見,完全依靠中國非通用語界的學者們是無法完成外譯任務的,我國需要重新設計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的策略和機制。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的重點應該放到非通用語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以建立海外市場為工作中心,選擇有實力的海外國家權威出版社進行合作,創(chuàng)建中外雙方能夠共享版權和收益的合作機制。

最后,推動中外翻譯出版的互動,重視出版物的海外傳播效果。翻譯質(zhì)量是影響書籍銷售的重要因素,應主動邀請海外國家的漢學家參與到我國的翻譯工作中來,可考慮由海外國家漢學家為翻譯主體、中國譯者參與校對的中西合作翻譯模式。[8]類似“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的外譯出版基金應酌情放寬申報者的國籍限制,讓世界各國的漢學家、翻譯家參與到中國文化典籍翻譯出版的宏偉事業(yè)中來。建議在推進“一帶一路”的倡議中設立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國典籍翻譯出版專項基金,促進中國文化典籍在海外的出版和傳播??梢远ㄆ谂e辦中外漢學家、翻譯家的翻譯學術交流會議,不斷提高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翻譯水平。可采用海外國家讀者樂于接受的裝幀設計來出版圖書,爭取最佳的譯介傳播效果,避免把對外翻譯出版項目做成“形象工程”的做法。此外,對外出版可以聯(lián)合孔子學院總部,發(fā)揮其遍布全球的漢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網(wǎng)絡,向世界各國漢語學習者推薦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翻譯作品,推動中國文化典籍的閱讀和傳播。

猜你喜歡
漢學家典籍譯本
著名漢學家史景遷逝世,享年85歲
英語文摘(2022年3期)2022-04-19 13:01:24
《典籍里的中國》為什么火?
金橋(2021年4期)2021-05-21 08:19:24
美國漢學家巴托爾德·勞費爾的首次中國考察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2:34
當漢學家用上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 甲骨文,不再靠裂痕“識字”
當代陜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4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海外漢學家影廊
在詩詞典籍中賞春日盛景
學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53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典籍翻譯模式的構建與啟發(fā)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民丰县| 通州区| 东源县| 桃园市| 伊春市| 天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横峰县| 巫山县| 平湖市| 阿克苏市| 开平市| 新乡市| 施秉县| 藁城市| 定州市| 洛浦县| 陕西省| 靖西县| 浏阳市| 拉萨市| 霸州市| 靖边县| 诸城市| 长泰县| 鄯善县| 黄冈市| 兰西县| 聂拉木县| 德安县| 淳化县| 唐山市| 施秉县| 青河县| 长丰县| 丰都县| 丰镇市| 垦利县| 桂东县| 南昌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