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出生人口大幅下滑 人口危機漸行漸近

2019-02-28 21:14:46任澤平熊柴周哲
投資與理財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生育率生育人口

任澤平 熊柴 周哲

中國2018年出生人口降至1523萬,這與我們之前的判斷基本一致,預計2030年將降至1100萬左右。

與其他危機不同,人口危機具有長期性,其影響顯現(xiàn)較慢,但一旦爆發(fā),則很難遏制。如果當前生育趨勢不改變,未來將出現(xiàn)如下三大場景,且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難改變:一是勞動力規(guī)模持續(xù)萎縮,2050年將比2018年大幅減少24%。二是人口老齡化加快,養(yǎng)老負擔日益加重,2018-2050年中國老人比重將從12%快速升至30%,人口年齡中位數(shù)從2015年的37歲上升至2050年的50歲。三是人口峰值臨近,遠期中國人口總量將急劇萎縮,2015-2100年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將從19%降至7%,2100年人口萎縮至8億,2200年降至2億。

盡管中國人才紅利潛力很大,但只能部分對沖漸行漸近的人口危機,解決人口危機根本之策仍在人口發(fā)展本身。我們呼吁,立即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堅決摒棄人口是負擔觀念,更加以人為本,加快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下滑,人口危機漸行漸近

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下滑200萬,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1100多萬。國家統(tǒng)計局近日公布2018年出生人口為1523萬,較2017年大幅下降200萬,創(chuàng)1949年以來除1960-1961年自然災害時期外的新低。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后,當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萬,但隨后兩年持續(xù)下滑,政策效應明顯消退。未來10年左右,中國育齡婦女規(guī)模將快速下滑,20-35歲主力育齡婦女規(guī)模將減少約30%,25-30歲最佳生育年齡婦女將減少超過40%,加上晚婚晚育、不孕不育、單身丁克等情況,到2030年出生人口將降至約1100萬,到2050年僅約900萬。

與其他危機不同,由長期低生育率引發(fā)的人口危機具有長期性,其影響顯現(xiàn)較慢,但一旦爆發(fā),則很難遏制。如果當前生育趨勢不改變,我們將在未來看到如下場景。

一是勞動力規(guī)模持續(xù)萎縮,2050年將比2018年大幅減少24%。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及規(guī)模分別在2010年、2013年見頂,而日本、美國、英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分別在1991、2009、2013年見頂,當時的人均收入遠高于中國。從邊際上看,中國人口紅利已經(jīng)結(jié)束,面臨“未富先老”局面。到205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將在2018年的基礎(chǔ)上再減少2.4億至7.5億,即減少約24%。根據(jù)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別為2.19億、1.88億、1.47億,90后比80后少約3100萬,00后比90后少4100萬。隨著勞動力供給總量持續(xù)萎縮,勞動力成本將日益上升,部分制造業(yè)已經(jīng)開始并將繼續(xù)向東南亞、印度等地遷移。

二是人口老齡化加快,養(yǎng)老負擔日益加重,2018-2050年中國老人比重將從12%快速升至30%。隨著生育率下行和壽命延長,老齡化是全球普遍現(xiàn)象,但中國由于計劃生育長期實行,人口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2018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已達近1.7億,預計到2050將達3.9億,屆時平均每3.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三是人口峰值臨近,遠期中國人口總量將急劇萎縮,2015-2100年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將從19%降至7%。1950年中國人口占全球比例為22%,2015年小幅降至約19%,2100年將大幅降至約7%。如果進一步展望至22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僅約2億,人口占全球比例還將繼續(xù)下降。隨著人口總量萎縮,中國的大市場優(yōu)勢將逐漸喪失,綜合國力也將受到影響。

為什么不生?——機會成本、教育成本和房價抑制生育行為

從現(xiàn)實看,教育、時間精力、房價是限制生育的三大因素。根據(jù)我們近日在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平臺的3.3萬人調(diào)查,教育是影響生育行為的第一大因素,有71.6%的人選擇。

教育的問題一方面是費用高,比如公立幼兒園供給嚴重不足,家庭被迫選擇費用較高的私立幼兒園。根據(jù)教育部數(shù)據(jù),由于公立幼兒園數(shù)量大幅縮減,1997-2017年中國公立幼兒園在讀人數(shù)比例從95%降至44%。

另一方面是費心,比如孩子上學放學時間造成的接送問題、輔導功課問題,部分學校把“家庭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等。第二大因素是時間精力問題,有66.7%的人選擇,包括沒人帶孩子、擔心影響工作等。

第三大因素是房價,有66.4%的人選擇。隨著房價快速攀升,居民債務壓力快速上升,2004-2017年房貸收入(居民房貸余額/可支配收入)比從17%增至44%,帶動居民債務收入比(居民債務余額/可支配收入)從29%增至80%。此外,還有53.1%的人選擇醫(yī)療費用高,37.6%選擇養(yǎng)老負擔重。

全面放開生育并鼓勵生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近年來,“計劃生育”一詞在十九大報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中逐漸消失,2018年計生機構(gòu)取消、民法典分編草案不再保留計劃生育內(nèi)容、個稅改革將子女教育費用納入專項抵扣等生育政策調(diào)整信號頻發(fā)。我們呼吁,立即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堅決摒棄人口是負擔觀念,更加以人為本,加快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拯救漸行漸近的人口危機。

一方面,立即全面放開生育,讓生育權(quán)重新回歸家庭?!傲⒓础笔且驗槿丝谛蝿菥o迫,當前正處于第三波嬰兒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一旦錯過,未來再想提升出生人口、改善人口結(jié)構(gòu),則將事倍功半。

“全面放開”是因為原本不想生的人還是不會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根據(jù)2018年1月的3.3萬人生育意愿調(diào)查,選擇生0個、1個、2個、3個、4個及以上孩子的人的比例分別為14.6%、25.7%、37.1%、15.3%、7.3%。這意味著,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調(diào)查樣本的意愿總和生育率僅為1.45;如果全面放開,意愿總和生育率將上升19%至1.75。

另一方面,加快構(gòu)建生育支持體系,大力鼓勵生育。根據(jù)1月生育調(diào)查,發(fā)放經(jīng)濟補貼、增加托幼服務成為民眾最希望享有的鼓勵生育政策,分別有69.0%、59.4%的人選擇。2013年OECD國家家庭福利開支與GDP的比例平均約2.4%,一般家庭福利開支占比越高,生育水平越高;OECD國家0-2歲平均入托率為34.2%。一般0-2歲入托率越高,生育水平越高,中國0-3歲入托率僅為4.1%。

建議加大教育醫(yī)療投入,降低撫養(yǎng)直接成本

我們建議,一是實行差異化的個稅抵扣及經(jīng)濟補貼政策,覆蓋從懷孕保健到18歲或?qū)W歷教育結(jié)束。探索建立從懷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歲或?qū)W歷教育結(jié)束的全面鼓勵生育體系,包括孕期保健補助、住院分娩補助、托育津貼、教育津貼、家庭個稅抵扣、以及對不符合交個稅標準的低收入人群實行直接經(jīng)濟補貼等。并且,各地根據(jù)實際情況,可在全國政策基礎(chǔ)上進一步差異化。

二是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大力提升0-3歲入托率從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對隔代照料發(fā)放補貼。

三是進一步完善女性就業(yè)權(quán)益保障,并對企業(yè)實行生育稅收優(yōu)惠,加快構(gòu)建生育成本在國家、企業(yè)、家庭之間合理有效的分擔機制。

四是加強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權(quán)利。盡管不鼓勵非婚生育,但對非婚生育的女性及其子女仍需給予一切平等權(quán)利,特別是落戶、入學等方面,不得歧視。

五是加大教育醫(yī)療投入,保持房價長期穩(wěn)定,降低撫養(yǎng)直接成本。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大力增加公立幼兒園供給,將9年義務教育延伸至12年,同時推進教育改革,切實根除“家庭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現(xiàn)象。

猜你喜歡
生育率生育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轉(zhuǎn)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低生育率:懷疑、再調(diào)查與重復驗證
江淮論壇(2022年2期)2022-05-29 23:29:08
中國低生育率研究進展:一個文獻綜述
人口最少的國家
1723 萬人,我國人口數(shù)據(jù)下滑引關(guān)注
決不允許虐待不能生育的婦女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0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應對生育潮需早做準備
不能生育導致家庭破裂
枣强县| 大安市| 抚顺县| 水富县| 阿克苏市| 上思县| 伊通| 石河子市| 上犹县| 济南市| 句容市| 鱼台县| 津南区| 苍梧县| 尼玛县| 塘沽区| 肇东市| 揭阳市| 绥江县| 富平县| 定边县| 托里县| 美姑县| 兴业县| 修武县| 盱眙县| 海淀区| 铜川市| 肃南| 新龙县| 全州县| 灵石县| 桂林市| 贵南县| 太康县| 九台市| 和政县| 正镶白旗| 宜黄县| 常山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