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荒田
從抗戰(zhàn)時期援華美國飛虎隊老兵及其親屬的回憶錄中,讀到一篇朱先生的女兒對父親的追述。朱先生1925年出生于舊金山,祖先來自廣東臺山,是第三代移民,早年就讀于柏克萊加州大學。1943年朱先生從軍,加入飛虎隊屬下的407航空服務隊,駐扎中國。退伍后,他回到舊金山,在屠宰公司工作至退休。他娶的妻子,也是在舊金山土生土長的臺山人。早在上幼兒園時,他們就認識了。朱先生夫婦養(yǎng)育了六個兒女,最小的女兒在父親去世以后,回憶童年往事,舉出兩樁:
一是吃晚飯。每天傍晚,在母親監(jiān)督下,孩子們都坐在飯桌旁。下了班的父親進門,大家必同聲說:“爸爸回來了!”爸爸把外衣脫下,掛好,走向母親,親吻她的臉頰,輕聲說:“甜心辛苦了!”然后,在柔和的燈光下,一家子動筷子。家口多,菜式難免簡陋,氣氛的和樂卻彌補了物質上的缺陷。這樣的儀式,一直延續(xù)到孩子長大,離家自立。
二是睡前。六個孩子在兩個相連的臥室就寢。臨睡前,爸爸必進來檢查,看每一個睡下沒有。然后,爸爸站在臥室之間的門前,把所有電燈按熄,只留下門上的小燈。爸爸輕聲說:“祈禱?!鳖I著孩子們,用他祖先所來自的縣份的方言——臺山話,念出禱辭:“多謝耶穌,有衫著(有衣服穿),有嘢吃(有飯吃),有屋企(有屋子?。?,愛媽媽,愛爸爸?!?/p>
孩子的嗓音,從嬰兒時代的奶聲奶氣,到少年的變聲期,爸爸的引領從來不曾缺席。這場面之所以教我震撼,是因為朱先生把一代代傳遞的鄉(xiāng)愁,滲透于家庭生活的宗教情懷和對兒女的深深愛意之中。借此可知,大半個世紀前的唐人街,即便是不大會說中國話的“香蕉”型同胞,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
想起另外一個場面。六年前,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在全美最熱門的訪談節(jié)目——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由大衛(wèi)·雷特曼主持的“深夜脫口秀”,談到獨生女的出嫁:露天婚禮上,結婚進行曲快要奏響,披雪白婚紗的女兒,挽著老爸微微顫抖的手,即將走上草地之間的小道,女兒對老爸來個“約法三章”:一,不要踩在草地上。二,不要打踉蹌。三,不要哭。克林頓對主持人驕傲地說:我全做到了!他又說,把女兒交給新郎那一刻,想起女兒學步的第一步,仿佛是昨天……我借此斷定,這位品行不無瑕疵的政治家,給予女兒的總體印象是正面的,為父者于其從小到大所示的愛意與文明,永遠在女兒的心里延伸。
此刻,仿佛聽到朱先生家中的晚禱和克林頓陪女兒踏在紅毯上的腳步,我沉思:作為父親,在兒女的記憶中,留下什么呢?作為祖父、外祖父,將被長大后的孫輩描繪為怎樣的形象呢?也許,比諸給后代留下多少遺產(chǎn),比諸為兒女所作的或隱或顯的“犧牲”,美好的記憶更為緊要。
何為“美好”?我們這“倒霉的一代”所留下的童年記憶,是不多的撒野之趣,加上大量的“反證”,如:放學回家,灶膛和父母的臉都是冰冷的,父母從來不會說:“寶貝,我愛你。”“孩子,你好棒!”飯桌上,喂不飽小小的胃,卻常常因為“不聽話”被擰耳朵。家里總是入不敷出,總是嘆息和咒罵。但是,能責怪忍辱負重的雙親嗎?他們單為了把一群餓鬼托生的孩子養(yǎng)大,已耗盡全部心力,何況還有一波波讓人心驚膽戰(zhàn)的“政治運動”?今天,這些不幸已離我們遠去。但是,為何還有那么多家庭,毫無理性祥和可言——家庭成員似乎都是情緒的俘虜,相互怨恨,整天吵架?
為了孩子,記住一句話吧:要后代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先做這樣的人。
(郭淮安薦自《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