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湖南省普通話推廣工作背景(下)

2019-02-26 00:19:44馮傳書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2期
關鍵詞:土語苗語瑤族

馮傳書

四、豐富的民族語言與湖湘文化———湘方言保護與推普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湖南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省份。除了漢族以外,省內居住的少數(shù)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等51個少數(shù)民族。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少數(shù)民族占全省總人口的10.9%。

湖南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湖南各少數(shù)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他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繁衍生息在祖國廣大的土地上。商周以后被稱為‘南蠻,隋唐以后被稱為‘僚‘莫徭‘苗徭‘土人‘僮等。元明清時期,大部分地區(qū)實行了土司制度。改土歸流后,實行了流官統(tǒng)治?!保ā逗仙贁?shù)民族》)其中苗族、土家族、侗族、瑤族等民族屬于本地少數(shù)民族,他們長期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從縣市州名稱可以看出,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州。湖南以民族自治縣命名的有通道侗族自治縣、新晃侗族自治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等7個自治縣。它們是湖南少數(shù)民族的主要聚居區(qū)。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的少數(shù)民族呈現(xiàn)聚居分布的特點,主要居住地在湖南西部和南部。

湖南少數(shù)民族語言情況比較復雜。“湖南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除回族、維吾爾族使用漢語外,其他幾個主要少數(shù)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土家語和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苗語和瑤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侗語和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在一般情況下,這些有民族語言的少數(shù)民族在本民族內部以本民族的語言為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工具,對外民族則以漢語為交際工具。在這些有民族語言的民族中,相當數(shù)量的人完全使用漢語。在民族雜居地區(qū),也有不少人會幾種民族語言。湖南少數(shù)民族大多無民族文字,皆用漢文記事。1958年,黨和政府幫助苗族、侗族和瑤族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方案。苗文、侗文的創(chuàng)制和在我省的試點及逐步推廣,為苗族、侗族人民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湖南各少數(shù)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學藝術和音樂舞蹈,在居住、飲食、婚姻、生育、喜慶、節(jié)日、喪葬、禁忌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還保留有濃厚的民族習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他們不斷改革,把本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充實完善、發(fā)揚光大,推動著本民族的繁榮與發(fā)展?!保ā逗仙贁?shù)民族》)

總的來說,湖南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主要有土家語、苗語、侗語和瑤語等。

土家族是湖南境內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畢際卡”。土家族歷史悠久,他們在史前時期就居住在湘西一帶,大約在唐宋時期形成了“一個以湘西武陵山區(qū)為共同地域,以土家語為主體,吸收其他部族的詞匯最后形成的土家族語言為共同語言,同時在互相交往中形成了共同的經濟生活和風俗習慣的民族共同體———湖南土家族?!保ā逗仙贁?shù)民族史》)土家族先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里有不同的稱謂。殷周時期稱“巴人”“彭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廩君蠻”“板楯蠻”。秦漢時期稱“武陵蠻”“澧中蠻”“溇中蠻”“零陽蠻”。魏晉時期稱“五溪蠻”“溇中蠻”“酉溪蠻”“零陽蠻”等。唐宋時期稱“溪州蠻”“辰州蠻”“慈利蠻”“石門蠻”“北江蠻”等。元、明、清時期,在土司制度下,稱“土兵”“土丁”“土民”“土蠻”等?!啊良易鳛樽宸Q的出現(xiàn),是和漢人遷入其地直接相關的。宋代以后,漢人陸續(xù)遷入土家族地區(qū),特別是清初‘改土歸流以后,漢人大量遷入,于是出現(xiàn)了‘土民、‘客民、‘土籍、‘客籍之分。為了區(qū)別于新進入的不同于本族類的外來人,‘土家一詞開始出現(xiàn),他們用漢語自稱‘土家,稱外來遷入的漢人為‘客家?!保ā逗仙贁?shù)民族史》)

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生活習俗和語言文化。土家語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順、龍山、保靖、吉首、鳳凰、桑植、張家界、古丈等縣市。目前,只有龍山、永順、保靖、古丈、瀘溪等一些交通閉塞的山區(qū)的土家族人還在使用本民族語言。

土家族稱自己的語言為“比茲”,但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土家族語言的基本特點是:“有聲調、無復輔音;復合元音較多,輔音韻尾較少;詞匯以復音詞占優(yōu)勢;句子基本語序是‘主語—謂語、‘主語—賓語—謂語的結構形式;名詞和領格代詞定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形容詞、數(shù)量詞定語在被修飾語之后,指示代詞位于所修飾的名詞之前?!币哉Z序為例,漢語的語序是:主—謂—賓,土家語的語序是:主—賓—謂。漢語句子“我看電影”,在土家語里則成為“我電影看”。在土家語中,動詞的重疊可以表示疑問,如漢語的疑問句:“你去嗎?”土家語會表達為:“你去去不?”

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自稱“果雄”或“縮”。有人提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就是苗國。楚之先君熊渠、熊通一向自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當時,中原諸國,把以“荊蠻”為主建立的楚國視為“非我族類”。呂思勉說:“苗是蠻的轉音?!碧拼郧岸喾Q“蠻”,宋代開始有“苗”的名稱。秦漢之際,苗族先民多次遷徙。魏晉時期,苗族先民已到達五溪地區(qū)。隋唐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仍然居住在五溪一帶。明清以后,由于戰(zhàn)爭等多種原因,苗民有的遷入黔、滇、鄂等地。

苗族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鳳凰、吉首、瀘溪、保靖、古丈、龍山等縣市,還有湘西南懷化市的靖州、麻陽、新晃,邵陽市的城步、綏寧等地。全國苗族語言分為三大方言區(qū),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湖南苗族大部分屬于湘西方言。湘西方言又分為兩個次方言,即東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境內的苗族使用的則是黔東方言。

東部次方言,范圍包括瀘溪縣西部、吉首市東部、古丈縣東部和龍山縣南部。這個次方言區(qū)里又可以分為三個土語區(qū),即南部土語、中部土語和北部土語。南部土語通行于瀘溪縣的小章、大章一帶,說這種土語的人比較少。中部土語通行于瀘溪縣西部、吉首市東部和古丈縣南部。北部土語通行于龍山縣南部的部分苗族地區(qū)。

西部次方言,范圍包括湖南省的鳳凰、花垣、保靖、吉首、古丈、新晃、麻陽、城步的部分地區(qū)。說這種次方言的苗族人數(shù)最多。西部次方言又分為東部和西部兩個土語。

東西兩個次方言在語言和詞匯上有一定差別,但在語法結構上基本一致。苗語是既有語言又有文字的。1956~1957年,政府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和苗族代表,在苗語的基礎上,創(chuàng)制了三種拼音文字,同時改革了滇東北的老苗文,形成四種拼音文字推廣使用至今,分別是湘西苗文、黔東苗文、川黔滇苗文和滇東北苗文。湘西苗語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規(guī)則。與漢語比較,苗族語言有六個方面的特點:⑴苗語名詞和形容詞都有為數(shù)較多的詞頭,但無詞尾,故在構詞方法上,苗語與漢語有所不同,苗語用的多數(shù)是前附加(詞頭),即虛詞素在前,實詞素在后,漢語則相反,一般用的是后附加,即實詞素在前,虛詞素在后。⑵苗語與漢語在構詞順序上有些不同,在偏正式的合成詞中,當名詞和形容詞作限制性修飾語時,漢語習慣把修飾語放在中心詞前面,苗語則往往放在中心詞后面。⑶苗語的同義詞比漢語少,而多義詞則比漢語多。⑷苗語句法結構中,動詞后也不用“得”做補語。⑸苗語中有一種固有的特殊詞組,俗稱“四字格”,如“吉表吉刀”(房屋)、“吉列吉權”(想念)等。⑹由于受漢文化影響,苗語中出現(xiàn)了許多漢語借詞。

侗族是湖南境內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有自稱還有他稱。他們自稱為“干”“更”或“金”。侗族還有他稱,指其他民族對侗族的稱謂,如漢族稱他們?yōu)椤岸奔摇薄岸比恕薄岸弊濉?,苗族稱其為“呆故”,瑤族則稱其為“金坦”。在歷代的漢文獻中,侗族的稱謂也經歷了由泛稱到專稱的演變過程。

侗族先民屬先秦百越一支,歷史上有多種稱呼。到宋代,才出現(xiàn)了侗族的專稱———“仡伶”或“仡佬”。元、明時期,侗族的專稱為“洞蠻”“洞民”“洞人”。到了清代,侗族的專稱有“洞苗”“洞民”“洞家”“洞人”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定名為“侗族”。這與他們是“依山傍水而居之民”有關。

湖南境內的侗族主要聚居于新晃、通道,另外,在芷江、靖州、城步、綏寧、會同等地,也聚居有侗族。侗族地區(qū)崇山峻嶺,侗族村寨一般分布在風景如畫的山谷里。獨特的生產生活條件,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習慣和民族文化。

湖南侗族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1958年,學者采用拉丁字母形式創(chuàng)制侗文,在侗族地區(qū)推廣。侗語“和同語族諸語言有很多共同特點。例如語音方面:每個音節(jié)都由一定的聲母、韻母結合而成,每個音節(jié)都有聲調,而且聲調系統(tǒng)基本一致;一般都有i,u,m,n,η,p,t,k八個韻尾。詞匯方面:有很多同源詞,絕大部分音節(jié)都有意義,構詞方式大致相同。語法方面:詞序的作用占主要地位,詞與詞結合的基本詞序也大致相同;句子主要成分的次序是:主語+謂語+賓語;以名詞為中心的修飾詞組,除數(shù)詞、量詞外,修飾成分都在中心成分之后;有一定數(shù)量的虛詞,虛詞在語法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有相當多的量詞,量詞有表示數(shù)量和區(qū)分事物類別的作用。”(《民族問題五種叢書》)

侗族的居住區(qū)主要在貴州、湖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交界處。在其分布區(qū)域里,侗語又分為南北兩個方言,每個方言又各自劃分為三個土語區(qū)。湖南境內的通道侗族自治縣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的大部分侗語屬南部方言第一土語區(qū);新晃侗族自治縣侗語屬北部方言第二土語區(qū);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的濫泥沖一帶的侗族語言屬北部方言第三土語區(qū)。各方言之間,語音差別較大,語法和詞匯方面差別較小。由于侗族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族長期在經濟和文化上交往密切,因此,侗語吸收了不少漢語成分,在侗語詞匯中,有不少漢語借詞。

瑤族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幨瞧渌褡鍖Μ幾宓姆Q呼?,幾遄苑Q繁多,有數(shù)十種,大致有兩大系統(tǒng),一大系統(tǒng)是自稱為“優(yōu)”的瑤族,如優(yōu)勉、東本優(yōu)、土優(yōu)等。他們都屬于盤瑤支系,盤瑤人口最多,占整個瑤族人口的60%以上。另一大系統(tǒng)是自稱為“布努“”布諾“”布育”的布瑤族。他們的人口僅次于盤瑤支系,占瑤族總人口的30%左右。此外,還有一些其他自稱的瑤族支系,如“勉”“門”“吉門“”秀”“敏”等。

盤瑤支系源于夏商之時的“尤人”。三國時代又演變?yōu)椤坝扇恕?。布努瑤支系在春秋?zhàn)國時期謂之“搖民”,三國時稱“山越”。隋唐之際,瑤族統(tǒng)統(tǒng)被稱為“莫徭”“蠻徭”“徭”等。這一時期的文獻中,“莫徭”的名稱大量出現(xiàn),標志著瑤族名稱開始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統(tǒng)稱瑤族。

湖南境內的瑤族歷史悠久,瑤族主要分散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素有“五嶺無山不有瑤”之說。他們有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瑤語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瑤語支,主要分布在永州市的江華、江永、藍山、寧遠、道縣、新田等縣,郴州市的蘇仙區(qū)、北湖區(qū)、桂陽、宜章、資興,衡陽市的常寧市,邵陽市的隆回、新寧、城步,懷化市的辰溪、溆浦等縣。由于瑤族居住分散,其內部語言差異很大。一般說來,自稱相同,其語言相同或接近;自稱不同,其語言就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有的差異甚至非常大。約占瑤族人口總數(shù)50%、自稱為“勉”、“金門”的瑤民屬于瑤語支。另有40%自稱為“布努”“努努”“瑙格努”的瑤民使用的語言接近苗語。還有少部分瑤民使用的語言接近侗語。由于瑤族長期與漢、壯等民族接觸交往,所以瑤族人民多通漢語或壯語。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符號,只有深入了解湖湘文化,才能了解湖南方言。普通話推廣工作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認識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尋找其間的對應關系,這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少數(shù)民族來說,民族語言與普通話的差異更大,也就愈發(fā)需要我們掌握各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化特點。尊重民族語言文化,既要保護民族語言的多樣性,又做好普通話推廣工作的普及性。

【本文系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guī)劃項目(ZD1135-46)課題;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3YBB092)課題】

(作者單位:湖南省語言文字培訓測試中心)

猜你喜歡
土語苗語瑤族
苗語典型存在動詞初探
論巴爾虎土語的特殊詞語特征
瑤族織錦
黔東南地區(qū)苗語的使用現(xiàn)狀及其保護傳承
——以凱里地區(qū)為例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2
瑤族舞曲
苗語漢語互譯工具設計與實現(xiàn)
消費導刊(2020年23期)2020-07-12 12:47:34
我打算這樣過寒假
論蒙古語元音[i]-基于扎賚特土語
試論現(xiàn)代維吾爾語和田方言的土語劃分
語言與翻譯(2015年2期)2015-07-18 11:09:56
吴旗县| 聂荣县| 重庆市| 富锦市| 邢台市| 缙云县| 西华县| 成安县| 仙桃市| 邯郸县| 巴东县| 霍州市| 恩施市| 蒲城县| 建瓯市| 孙吴县| 峡江县| 墨玉县| 眉山市| 社会| 尤溪县| 荥经县| 秭归县| 扶沟县| 临湘市| 永定县| 金乡县| 耒阳市| 将乐县| 孝义市| 水富县| 黑山县| 高台县| 绥宁县| 德令哈市| 广安市| 永济市| 阳新县| 桐梓县| 阿坝| 广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