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異 周 甦 劉 娜 黃愛國 鄭 錚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當前國際心理治療體系的核心理論之一。近年來,國內(nèi)CBT的熱度也在不斷提升。CBT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改變?nèi)说姆沁m應性思維和行為模式來幫助來訪者改善情緒與行為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系列心理治療方法的總和。實際上,許多西方認知行為研究者認為,最早的CBT誕生于中國,例如佛陀、孔子的教導[1]。但是,這些內(nèi)容遠未實現(xiàn)科學化。因此,尚無法規(guī)范化地被運用于中國人的心理健康維護活動中。
文化被認為在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轉歸等整個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文化不僅會影響到個體精神障礙癥狀的表現(xiàn)、診斷;同時,還會通過對咨詢關系的影響進而影響心理治療的過程與結果[2]。換句話說,心理治療的技術、過程、效果等都不能回避文化的影響。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說:“天災人禍不足奇,想不開才出問題?!边@句話被后世CBT治療師,特別是認知治療師們廣泛引用。然而,“想不開”在不同文化中的描述卻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中國,“鉆牛角尖”可能是“想不開”的一種更典型的描述。在中國人看來,鉆牛角尖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現(xiàn)各種身心癥狀,更容易對其社會功能造成負面影響。這都說明,即便CBT具有文化的普適性,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就象翻譯一樣,同樣的內(nèi)容,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讀。因此,在CBT本土化的道路上,我們似乎需要重新評估CBT的一些核心概念在中國文化中的表達,進而深入探討CBT的本土化問題。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哲學研究開始試圖對中國自身的特色進行探討,特別是本體論方面出現(xiàn)了許多創(chuàng)新觀點,李澤厚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李澤厚是著名的美學家、哲學家。他的哲學從美學入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系列反思。他以實踐論入手,而不是以傳統(tǒng)的心物對立觀入手展開了他的討論。他提出的系列概念,如歷史本體論、巫史文化、實用理性、情感本體、樂感文化等讓文革后的中國哲學面目一新,極大影響了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后哲學的發(fā)展。
本文試圖以李澤厚的理論為例,來討論本土化的CBT的邏輯,以期為CBT的本土化拓展思路。
實踐本體論(或歷史本體論)是當代中國哲學發(fā)展的一大亮點[3]。李澤厚認為歷史本體“即是指人的實踐和生活的總體進程是根本、最后的實在”,他更重視的是現(xiàn)實的、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所以李澤厚的哲學思想是在現(xiàn)實個人的視域下呈現(xiàn)的。從李澤厚的觀點來看,中國哲學的起點并非唯物或唯心,而是實踐。這是中西哲學的重大差異之一。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有許多差異,例如在中國,先人們的經(jīng)驗常常以歷史故事的形式在中國的文化中流淌,這使故事在中國文化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一特點使中國文化中,諸如成語、說書、戲劇等內(nèi)容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發(fā)揮著與西方完全不同的作用。例如,如果西方的CBT強調(diào)認知在異常心理中的決定性作用,那么,故事則在中國人的心態(tài)調(diào)適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巴撕笠徊阶匀粚挕薄ⅰ吧礁F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類似的說法在中國文化中,常扮演著幫助那些處于困境中的人走出心理陰影,重獲新生的功能。歷史的經(jīng)驗在中國文化的演變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李澤厚[4]看來,“歷史意識的發(fā)達是中國實用理性的重要內(nèi)容和特征”。我國近年來獲得承認的“道家認知療法”的治療中,道德經(jīng)的32字保健訣的引入是關鍵步驟,其作用類似于CBT中的不合理認知調(diào)整[5]。然而,這32字訣背后則是豐富的歷史經(jīng)驗,而不僅僅是理論的說明或認知的論辯。雖然目前尚無對此間機制的研究與證明,但是文化對心理治療本土化的影響卻顯而易見。實際上,中國人的這些心理調(diào)適之道并不是完全用邏輯的方式傳遞的,而是廣泛地通過多種文化符號,如成語、故事、俗語等方式傳遞的。但既然是故事,也就意味著千人千面,每個人對故事的解讀都可能會有所差異。于是古人用“言不盡意”來描述這種感覺。這樣,成語或成語性質(zhì)的內(nèi)容,對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話語的方式,而是一個意義核團,其意義接近于CBT中的信念。只不過這些信念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因境而變的。它是一個故事,一種傳承的經(jīng)驗,而不僅僅是一種判斷或邏輯。
實用理性亦是李澤厚哲學的一個核心詞匯。他將“實用理性”定義為“經(jīng)驗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6]。換句話說,實用理性也可稱為理性適用。理性要有用才會去理性,如果沒有用,雖然是理性,也沒有意義。實用理性的核心是合理性,它不強調(diào)先驗性、思辨性、邏輯理性。實用理性將理性的原則貫徹于塵世的生活中,而不做抽象的玄思,其基本特征是懷疑論或無神論的世界觀和現(xiàn)實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觀[7]。在這一點上,其實與CBT的理念暗合。當然,由于大多數(shù)人在社會生活中是需要一些固定的模式的,因此會存在一些在當前文化背景下相同或相似的規(guī)則。而這部分就構成了適應性的理性思維,而那些與當前文化背景格格不入的內(nèi)容則被歸納為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導致心理障礙的各種表現(xiàn),合理信念則讓個體與社會保持適應。
對中國人來說,實用理性意味著據(jù)環(huán)境而變的理念體系。在中國文化背景下,那些存在不合理信念的人,往往被稱為“鉆牛角尖”的人,也就是缺乏變通的人。無論在CBT還是傳統(tǒng)文化來看,只要人的理念體系還存在可變性,那么這個人就能夠避免心理障礙的影響,或消除心理障礙所帶來的負面后果。
貝克強調(diào)負性核心信念對個體身心健康的影響,并認為這些負性核心信念受到童年經(jīng)驗的明顯影響。但與此同時,又強調(diào)核心信念本身在人類中是廣泛存在的。也就是說,所謂負性主要是針對當下的。對某些人來說,這時候的核心信念可能是負面的,但對于這個特定個體的過去,也許是適應性的。例如,一個在家里被父母寵愛有加的孩子,他認為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shù)模⑦M而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如此(核心信念)。這種信念在他的家庭中并非意味著不適應,相反,這種信念可能是適應性的。任何行為或信念的出現(xiàn),都一定是對個體有益的,或曾經(jīng)有益的。只不過人生是多變的,當環(huán)境改變時,而你的信念沒有相應地進行調(diào)整,那么,個體就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因此,核心信念本質(zhì)上并無好壞之分,而只有時機、場合的恰當與否。
從實用理性的角度來看,適應當前的環(huán)境,可能需要各種不同的經(jīng)驗,而這些經(jīng)驗往往是個體化的(因為要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因此,東方人強調(diào)是適應,而不是絕對的理性。在這一點上,實用理性的特點正好與CBT治療的最終目標是相互接近的,甚至有所超越。
李澤厚從藝術研究中提出了中國人的樂感文化[8]。在他看來,樂源自實踐,完成某種任務時的完美動作帶來的快感構成樂感的核心,或者說,樂感從起源來看,實際上就是人們完成某種技能性動作時的那種一氣呵成的感覺?;蛘哒f,一種肢體動作能完美地達成某種目的時的完滿或樂的狀態(tài)。與西方文化的恥感文化相對,李澤厚強調(diào)東方文明的樂的內(nèi)涵。尋求那些讓人愉悅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李澤厚所謂的樂與郭沫若所謂的樂不完全相同,李澤厚更強調(diào)技能動作或動作系列的美感所導致的樂)構成了東方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儒家將其與禮整合,在禮的行為過程中體驗樂的感覺;而道家將其整合進入自然中,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去尋找最恰當?shù)哪且粋€瞬間,進而體驗樂的感覺。因此,樂感文化更是一種協(xié)調(diào)一致而帶來的美感。這使中國哲學或中國人對樂感的尋求過程不僅僅是理性的討論,而更多帶著情感的特征。所謂天人合一,是理性與感性的整合狀態(tài)。反映在道德倫理方面,中國人其實也是極為靈活的。李澤厚[9]強調(diào)樂感文化反對“道德秩序即宇宙”,反對以倫常道德作為人的生存的最高境地,反對理性統(tǒng)治一切,主張回到感性存在的真實的人。
修齊治平的古代修養(yǎng)之道認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學》)。站在東方哲學的角度來看,要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首先需要做的是實踐(格物),在這個基礎之上形成邏輯(致知)、改變觀念。然而,觀念的改變并不是終極的目標,身心與世界的天人合一才是終極目標(正心誠意)。在這里,所謂正心誠意,王陽明有言“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傳習錄·正心誠意》)。換句話說,正心誠意似乎是將物與理整合到實踐中來,讓實踐成為天人合一的基礎。因此,從格物致知的過程中逐步上升到正心誠意,進而在實踐或體驗的基礎上達成身心安適的狀態(tài),與近代的認知療法極為相似。
從CBT而言,觀念本身是需要調(diào)整的,但調(diào)整的最終目標卻是身心的協(xié)調(diào),而不是觀念本身。雖然艾利斯、貝克等CBT的開創(chuàng)者都強調(diào)不合理信念、自動思維等錯誤的認識,但是只有那些會導致病理性問題的錯誤認識才是真正需要去干預或糾正的。換句話說,CBT的核心問題是調(diào)整身心狀態(tài),而不僅僅是認知、行為本身。
李澤厚情感本體理論將情緒情感視為中國哲學的基石[10]。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偏重于抽象思維的進路不同,中國哲學在其開端處就十分重視人在實踐過程中的體驗??档掳训赖路Q之為先驗實踐理性,對于中國文化來說,李澤厚將其稱為以“理性凝聚”為特征的“人性能力”。在漫長的人類實踐中,人類不斷嘗試創(chuàng)造出人化的自然。而美即起源于在這一實踐過程中人類力量在自然對象上的沉積。在他看來,情是性(道德)與欲(本能)不同比例的配置和組合,它沒有固定的架構或體系。中國儒家一貫重視生活、生命、生生,并在此過程中去追尋生命的意義。情感本體的特點是解讀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新思路。強調(diào)體驗、強調(diào)經(jīng)驗、強調(diào)這一過程中的美感是情本體的核心內(nèi)容。
因此,諸如點化這樣的詞匯便成為了更具有中國特征的幫助個體改變觀念的描述。點化是一種道教或佛教用語,最初指神仙使用法術點化,使物或人成仙,后借泛指對人的啟發(fā)或開導。在中國傳統(tǒng)宗教中,點化一詞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對那些處于迷惑中的信仰者的開導或啟發(fā),點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從心理的角度來看,點化意味著在恰當?shù)膱龊?,采用語言為主的方式,對對方進行適時的影響,以推動其發(fā)生積極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看,心理咨詢的過程就是一個點化的過程。不過中國人用一種更生活化、更形象化的詞匯來表達了這一過程。
CBT治療的操作大致有四個過程:首先是確認問題(如不合理信念或錯誤認知等),即透過癥狀,尋找功能不良的思維;其次是確認特定思維與癥狀的關聯(lián);再次是與功能不良思維進行辯論、改造;最后是讓新的思維穩(wěn)定、維持,以及回歸現(xiàn)實生活。從情感本體論與點化來看,這其實就是一個通過情緒感受尋找問題,通過情緒感受發(fā)現(xiàn)邏輯,通過情緒感受尋找新的邏輯,通過情緒感受讓新思維、新邏輯生根的過程。每一個階段向下一階段過渡的關鍵則通過點化來完成。
哲學是心理學發(fā)展的母體,從心理學誕生的第一天,哲學就一直對心理學有著巨大的影響。CBT源自根植于西方哲學的土壤中,那么在東方文明的背景下,CBT的本土化應該如何開始?雖然許多研究者已經(jīng)開始進行嘗試,但哲學基礎無疑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哲學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是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心理或精神的調(diào)適,但是我們的文化體系與西方以二分為基礎的哲學體系存在著許多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CBT本土化的過程中密切關注哲學的發(fā)展,關注中西方哲學差異對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與實踐可能造成的影響。多年的研究證實CBT是一種臨床上極為有用的心理治療思想,那么在普適性的前提下如何去思考文化差異性的問題?因此,CBT的本土化工作需要關注中國哲學研究的進展。哲學研究的進步會為CBT本土化提供豐富的思路與方向。
人類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心理調(diào)適的問題,文化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不同的民族都有自身心理調(diào)適的獨特的策略與方法。因此,作為CBT,其理論與方法在各種不同的文化中,必然會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李澤厚提出的中國哲學的實踐本體論觀點強調(diào)中國人對實踐的重視,這使CBT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建構,在東方文化中的意義卻有所不同,例如,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的人,被認為是有認知錯誤的人,這樣的人在我們的文化中往往被認為是鉆牛角尖的人。這是一種非常實踐化的描述,它并不是一個理論的抽象,而往往與實際的某種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而對這些人的“治療”,在中國文化背景下,人們往往不是通過簡單的講道理這種方式來幫助這些人。實際上,在傳統(tǒng)中,我們更多地通過各種靈活的啟發(fā)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如用打拳、練字、靜坐等方式來幫助他們?nèi)ンw驗全新的處理問題的方式。這些方法是否亦可以引入到CBT的本土化治療策略中來?這都需要我們對CBT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基于中國文化背景的再解讀。正如文中所述,無論從治療對象、治療措施、治療結果來看,我們在CBT的本土化過程中似乎需要在一個更抽象的層面上對這些CBT的要素進行再解讀與再分析,并以此作為后續(xù)研究的基礎。
就像理性情緒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艾利斯所提出的不合理信念一樣,在我國傳統(tǒng)中,實際上也有許多這樣類似的對錯誤信念的總結,例如,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增廣賢文》,從兒童期開始,我們就在不斷教育孩子們,不必去強調(diào)“必須”,而應該堅持“莫怨天來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的心態(tài),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事實。可以想象,能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更有可能維持心理健康。雖然《增廣賢文》中有許多內(nèi)容是對倫理道德的說教,但毫無疑問的是,正是這些讀物或?qū)W習的內(nèi)容塑造了中國人穩(wěn)定的心態(tài)與堅韌的性格[11]。如果按照CBT的觀點來看,這些在中國文化中廣泛存在的現(xiàn)象,例如成語、蒙學讀物、家訓、諺語等,它們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過程,不就是一個CBT治療嗎?當中國面對戰(zhàn)爭、饑荒、瘟疫以及國家民族的各種災難時,許多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正是念誦著“三貧三富不到老”、“窮莫失志,富莫癲狂”的句子,去經(jīng)歷生命中一段段痛苦與傷心,卻仍然保持著對未來的積極心態(tài)。未來,也許我們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探討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對中國人心態(tài)調(diào)整的作用過程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