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崇江 邱存舟
摘 要:本文通過綜合分析“UFO飛碟”目擊事件及相關報道和相關的研究,提出“UFO飛碟”事件是自然現象,其成像機理為凸透鏡成像,成像物體可能是土星或木星及其光環(huán)(或宇宙空間的其它天體),成像所需的光學器件是特殊條件下及大氣層的特殊分布所形成的“大氣層凸透鏡”,“ UFO飛碟”成像于“云霧幕”中、或成像于目擊者的眼底---視網膜上。
關鍵詞:“不明飛行物” 光學成像 “UFO飛碟”
中圖分類號:TB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0-02
關于“不明飛行物”(英文簡稱UFO)的目擊事件報道及探索研究由來已久,但時至今日許多親厲目擊“不明飛行物”的目擊者及相關報道直到現在也還沒有把“不明飛行物”描述清楚。許多“不明飛行物”的目擊者所提供的圖片資料或視頻資料要么模糊不清,要么這些圖片資料或視頻資料被圖片視頻分析專家鑒定為假冒偽劣,或被相關部門證實為飛機或火箭在空中飛行時因觀察角度及特殊氣象條件下產生的錯覺,被目擊者誤認為是“不明飛行物”。這都給“不明飛行物”的探索、研究設置了許多迷局、障礙;同時也使更多人對“不明飛行物”產生幻覺,對“不明飛行物”更加感到神秘莫測,甚至神化“不明飛行物”,其中典型的例證就是把“不明飛行物”定性為“天外來客”,或認為“不明飛行物”是外星智慧生物入侵地球等神話。
縱觀自“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報道及探索、研究到現在為止,仍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這一事實,我們有必要從全方位的、宏觀的角度去再認識、再研究“不明飛行物”現象,歸納分析“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及研究經驗,排除“不明飛行物”探索、研究障礙及假象,最終揭密“不明飛行物”真相。我們因長期關注“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報道及研究進展,近期通過網絡搜索、查閱了大量關于“不明飛行物”、“UFO”、“飛碟”等目擊事件的相關報道和相關的研究成果,對其中外觀形狀象碟盤的“不明飛行物”特別關注,我把這類“不明飛行物”定義為“飛碟狀不明飛行物”(簡稱“UFO飛碟”),特提出我們對“UFO飛碟”的研究設想。
通過收集眾多的“UFO飛碟”目擊事件的相關報道和相關的研究發(fā)現,相當多的“UFO飛碟”目擊事件報道和記錄概括起來可以歸結為:
⑴“UFO飛碟”來無影、去無蹤,突然出現,迅速消失;
⑵“UFO飛碟”運動較快,可能突然改變運動方向,其形狀和大小有時也會發(fā)生變化;
⑶有些“UFO飛碟”看起來耀眼刺目,而有些“UFO飛碟”影像暗淡。
根據以上關于“UFO飛碟”目擊事件的相關報道即所顯現出來的特征,綜合分析這些現象后,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這是大自然的杰作,這是特殊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所發(fā)生的光學現象。理由如下:
第一、既然“UFO飛碟”事件是光學現象,那就應該有產生這種現象的客觀事實依據,如果是光學成像的話,那就應該找出光學成像的物理學原理。一般情況下,光學成像主要有幾大類:①面鏡成像(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成像等);②光的干涉、光的衍射成像;③透鏡成像(凸透鏡、凹透鏡成像等);④小孔成像;⑤光的全反射成像(例如海市唇樓現象)等等。
通過分析研究“UFO飛碟”目擊事件可以肯定:“UFO飛碟”現象是某些特定物體因特殊原因而在大氣層內、并且是人們可以觀察到的范圍內所成的實像,那么平面鏡、凸面鏡因在一般情況下成虛像因而可以被排除。光的干涉及光的衍射成像因成像條件苛刻,而在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較難出現也可以被排除,那么剩下就可能是凹面鏡成像、小孔成像、透鏡成像及光的全反射成像。
第二、光學成像中成像的主體-----“物”是什么呢?
既然“UFO飛碟”事件是自然現象,就應該從我們周圍的客觀環(huán)境中去尋找成像的主體,我們認為:成像的主體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而應該在更大的范圍去尋找。例如太陽系、銀河系或廣袤的宇宙空間去尋找成像的主體。通過對比綜合分析眾多“UFO飛碟”目擊事件報道,我們可以初步把成像主體鎖定為太陽系中的土星(木星也可能為成像主體之一),因為土星的內部結構顯示其表面能夠發(fā)出一定的光,
并且圍繞土星的帶狀環(huán)也在反射太陽光,如果土星及土星環(huán)通過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特殊的光學器件成像于地球的大氣層內的話,其所成的像看起來最為接近“UFO飛碟”。
第三、如果我們假設“UFO飛碟”事件是自然現象,是光學成像而形成的話,又假設成像的主體是土星及土星環(huán),那么成像的光學器件是誰、怎么形成的?又在哪里?屬于哪類光學成像機理?如果我們僅在太陽系及地球的范圍內來考慮“UFO飛碟”的形成機理的話,凹面鏡成像及光的全反射成像是要被排除的,因為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通過地球表面及大氣層的反射而成像后,像可能成于大氣層以外的某個地方,我們無法觀察到!那么是小孔成像還是透鏡成像呢?在太陽系及地球的尺度范圍內來研究此類問題時,考慮到地球表面附近是大氣層,形成小孔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而大氣層的分布特性及可透光性使我們最終可以確定“UFO飛碟”現象的成像機理可以假設為凸透鏡成像。
第四、綜合分析大氣層的結構及分布,產生“UFO飛碟”現象的成像機理為凸透鏡成像是最佳的推論。那么凸透鏡從何而來?
我們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轉而導致重力在赤道附近空間的分布較強而兩極分布較弱,也因此使大氣層的分布與此相對應為:赤道附近上空大氣層分布較厚、密度較大,而靠近兩極的上空大氣層分布較比較薄且密度較小。這就使在特殊氣象條件下形成“大氣層凸透鏡”成為可能。
第五、“UFO飛碟”光學成像的最后一步就是“UFO飛碟”的像成于何處?通過綜合分析“UFO飛碟”目擊事件報道及上述四個方面的討論分析,我認為可以歸納為兩種可能的情況:①第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土星及土星環(huán)成像于大氣層在特殊情況下所形成的“云霧幕”中,即“UFO飛碟”通過“大氣層凸透鏡”所成的像投射在空氣因特殊條件下產生的“云霧幕”中【可以理解為:目擊者看到了漂浮于空間中的某處的“土星及土星環(huán)”所成的像因“云霧幕”漫反射而顯現出來,看起來就像“飛碟”一樣!】。②第二種可能的情況是像直接成像于目擊者的眼底---視網膜上,使目擊者看到了一個耀眼刺目的“UFO飛碟”,其具體位置目擊者很難說清楚,這種情況也容易引起目擊者的幻覺【就像我們經??吹脚c等厚干涉(油膜)圖樣相似的情況一樣,我們可以認為等厚干涉圖樣成像于油膜附近,也可以認為成像于目擊者視網膜上】。
綜上討論分析,關于“UFO飛碟”事件產生的真實原因我們可以以假設的形式歸納成以下幾點結論:
①我們把“UFO飛碟”事件可以初步假定為自然界所發(fā)生的特殊的光學現象;
②“UFO飛碟”現象的光學成像機理為凸透鏡成像;
③成像物體可能是土星及其光環(huán)(或宇宙空間的其它天體);
④成像所需的光學器件是由大氣層在特殊氣象條件下及地球對大氣層的重力作用產生的特殊分布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大氣層凸透鏡”;
⑤“UFO飛碟”成像于“云霧幕”中,或成像于目擊者的眼底---視網膜上。
第六、通過以上對“UFO飛碟”目擊事件的討論分析,我們把該事件假設為自然界所發(fā)生的光學現象,并就成像要點根據物理學原理給出合理推測后,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用這一假設來解釋“UFO飛碟”目擊事件。首先,“UFO飛碟”目擊事件只可能被少數人群觀察到是因為要發(fā)生這一現象并且能夠被人們所觀察到,需要具備諸多因素,而且有些因素還必須同時具備:在大氣層因特殊原因所形成“大氣層凸透鏡”時,土星的位置也應該大約在該“大氣層凸透鏡”的主光軸的范圍內,同時要有“云霧幕”顯像或成像于地面附近剛好被目擊者看到。其次,“UFO飛碟”來無影、去無蹤,突然出現,迅速消失,運動變化快等現象表明:因地球及土星都在運動,并且“大氣層凸透鏡”也在運動變化過程中,考慮到,所以即使物體運動速度很小時,也可以導致凸透鏡所成的像“UFO飛碟”會快速運動;
土星在地球大氣層內成像構想示意圖
又因為“大氣層凸透鏡”及“云霧幕”產生和存在時間都不是很穩(wěn)定,這就可能會使“UFO飛碟”來無影、去無蹤,突然出現,迅速消失。第三,目擊者看到耀眼的“UFO飛碟”,其成像可能在地面附近正好成像于目擊者的視網膜上,所以目擊者看到的“UFO飛碟”耀眼刺目;而成像于“云霧幕”中的“UFO飛碟”則比較模糊暗淡,其形狀、大小、位置都可能發(fā)生變化。
事實上,正因為“UFO飛碟”是一種自然界所發(fā)生的光學現象,所以我們地球人至今沒有擊落或俘獲任何一個“UFO飛碟”來進行實體分析研究。另外,就像我們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及氣象條件下才能看到沙漠中或近海附近的“海市唇樓”現象一樣,我們也只可能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由那些極少數幸運兒才能目擊“UFO飛碟”事件。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將“UFO飛碟”現象神秘化、把“UFO飛碟”目擊事件想象成外星智慧生物的杰作的原因。
參考文獻
[1]張克濤.UFO—飛碟之謎(上)[J],世界知識,1981(03).
[2]司長.究竟有沒有飛碟[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綜合版),2008(12)
[3]張繼成.UFO探索新發(fā)現——“飛碟”光顧春城[J].質量與可靠性,1999(02).